基本信息
書名:來自美容醫師的101個貼心叮嚀
定價:22.80元
售價:15.5元,便宜7.3元,摺扣67
作者:魏雅川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5640100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係作者在係統研究美容基本理論、美容實踐操作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一部美容枕邊書。融科學性、理論性、實用性、通俗性於一體,側重自我美容之道和自我養顔之道。內容涉及中藥、方劑、針灸、按摩、食療等眾多手段,針對愛美之人所關心的話題,分彆從五官、毛發、身體、肌膚等方麵有針對性地談起,給予瞭讀者詳盡周全的解答。書中收錄整理瞭美容古方、驗方及臨床實用的美容方法,集知識性、趣味性、生活性、時尚性於一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變美魔法書。
目錄
作者介紹
魏雅川:孔伯華再傳弟子。1983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主任醫師。主治牛皮癬、紅斑狼瘡、硬皮、乾燥綜閤徵、過敏性紫癜、血管炎、男女痤瘡、濕疹、帶狀皰疹、斑禿、婦女經前緊張、更年期煩躁癥、周圍血管病等。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資深“成分黨”,但坦白說,市麵上太多打著“專業旗號”的書籍,充斥著大量晦澀難懂的化學名詞,讀起來像在啃高年級的有機化學教材,讀完後依然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卻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姐在跟你拉傢常,但每一個“傢常話”的背後,都有堅實的臨床依據支撐。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爭議性成分”的態度——不一棒子打死,也不盲目推崇,而是用中立的科學視角去解析其作用機製和潛在風險。比如,關於某些被妖魔化的防腐劑,書裏就詳細列舉瞭在安全劑量下它們的必要性,這打破瞭我長期以來被一些激進觀點洗腦形成的恐懼。這種平衡、理性的敘事,讓我這個挑剔的讀者也感到非常信服。它教會我的不是“買什麼”,而是“怎麼想”——如何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不受外界乾擾的科學護膚體係。這比任何一本推薦單都更有價值。
評分這本《來自美容醫師的101個貼心叮嚀》,我拿到手的時候,說實話,我對這類“醫囑式”的書籍總是抱著一絲懷疑的態度的。總覺得市麵上太多為瞭博眼球而誇大其詞的美容指南瞭,真正有乾貨的少之又少。然而,讀完前幾章,我的看法就徹底轉變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不隻是停留在告訴你“要多喝水、要防曬”這種人盡皆知的常識上,它深入到瞭皮膚生理學的細微之處,卻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釋那些復雜的生化反應。比如,它關於“屏障功能受損”的描述,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以前總覺得皮膚乾就是缺水,拼命敷麵膜,結果越敷越敏感。書裏詳細解釋瞭脂質層的重要性,以及某些過度清潔對角質層的破壞有多麼不可逆。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她不推銷任何特定的昂貴産品,而是教你如何“閱讀”成分錶,如何判斷哪些是噱頭,哪些是真的有效。這讓我立刻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美容書,更是一本關於自我皮膚管理的“科學讀本”。我開始對照著書裏的建議,調整我梳理瞭多年的護膚流程,效果立竿見影,那種踏實感,是看任何網紅測評都無法給予的。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乍一看是鬆散的“叮嚀”集閤,但細讀下來,我發現它其實是一條清晰的邏輯鏈條,從基礎的清潔、保濕到進階的修復、抗光老化,層層遞進,但又允許讀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取用。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生活習慣人群的建議做瞭細緻的區分,而不是一刀切。比如,對於經常齣差的商務人士,作者提供瞭如何在酒店環境下快速重建水油平衡的實用技巧,這顯然是基於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總結齣來的,而非書本知識的堆砌。此外,作者對“紫外綫防護”的解讀尤其深刻,她沒有停留在SPF/PA數值的比較上,而是深入講解瞭UVA和UVB對真皮層膠原蛋白的長期損害機製,這讓我立刻升級瞭我對防曬的認知,從“防止曬黑”轉變為“預防結構性衰老”。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擁有瞭一位全天候待命的私人皮膚顧問,那種被專業人士理解和引導的感覺,非常寶貴。
評分拿到書時,我正處於一個護膚的迷茫期。我嘗試過日係細膩的疊穿,也嘗試過歐美係高效猛藥的洗禮,結果就是皮膚狀態像坐過山車一樣,忽好忽壞。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沙漠裏的一口清泉,它把那些被市場過度包裝的“快速解決方案”全部剝離,迴歸到最基礎、最核心的維護上來。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對“皮膚的自然修復力”的強調。作者反復提及,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問題”,其實是皮膚在告訴你“我需要休息瞭”。這種溫柔的提醒,與當下社會追求“完美無瑕”的焦慮感形成瞭強烈的反差。書中對於如何識彆皮膚的“求救信號”描繪得極其細緻入微,比如輕微的緊綳感、不易察覺的泛紅,這些都是我們容易忽略的微小指標。通過學習如何“傾聽”皮膚的低語,我反而減少瞭不必要的乾預和摺騰,皮膚反而慢慢穩定瞭下來。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少即是多”的護膚哲學。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充滿瞭各種“抗衰老黑科技”的浮誇之作,畢竟“醫師”這個頭銜聽起來就帶著強烈的專業背書感,容易讓人期待某種能立刻逆轉時光的秘籍。結果呢,這本書的基調是極其務實且充滿“節製之美”的。它沒有承諾任何“奇跡”,反而是用一種近乎哲學傢的口吻,教導我們如何與自己的皮膚“和平共處”。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關於“情緒與皮膚關聯”的那幾節。作者非常細膩地分析瞭壓力是如何通過皮質醇水平影響皮脂腺分泌和炎癥反應的。我自己的親身經曆就是例證——每當工作壓力大、熬夜加班時,我的下巴總會冒齣頑固的小閉口。書裏給齣的建議並非“吃什麼維生素”,而是教你如何建立一個更可持續的壓力管理係統。這種將身心健康視為皮膚管理基石的觀點,讓整本書的格局一下子拔高瞭,不再是單純的錶麵功夫,而是由內而外的整體調理。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美”的理解都發生瞭一次微妙的升級,它變成瞭一種自我關懷的狀態,而非取悅他人的工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