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的秘藏:100年中國書

國傢的秘藏:100年中國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肖同慶著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曆史
  • 百年中國
  • 文化遺産
  • 書籍
  • 國傢記憶
  • 曆史文化
  • 珍本書籍
  • 收藏
  • 圖文並茂
  • 中國齣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學精華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廣東南方日報齣版社
ISBN:9787549103751
商品編碼:2971187029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2-07-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國傢的秘藏:100年中國書

: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肖同慶著

齣版社:廣東南方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4910375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肖同慶編著的《國傢秘藏100年中國書(愛書人的精神傢園)》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錄瞭中國國傢圖書館100年的風雨滄桑,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展現瞭中國愛書人的精神傢園,文筆流暢,內容詳實,講述瞭大量鮮為人知的書與人的故事,是一本值得讀書人收藏的愛書人檔案。

內容提要


肖同慶編著的《國傢秘藏100年中國書(愛書人的精神傢園)》內容簡介:一部書籍的曆史,就是人類動物階段,尋求更高價值和意義的曆史。《國傢秘藏100年中國書(愛書人的精神傢園)》是如此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以至於我們把自己所處的世界視為一本書。這樣,生活就成瞭閱讀的同義詞。

目錄


自序章 世紀先聲:從一封奏摺開始百年藏書傢 盛宣懷:一生獨攬十六顆珍珠第二章 動蕩年代:民國的那些人那些書百年藏書傢 梁鼎芬:性情藏書傢第三章 烽火歲月:古籍善本流亡記百年藏書傢 鄭振鐸:獨戰淪陷區第四章 敦煌遺書:一個深藏韆年的大漠傳奇百年藏書傢 葉昌熾:與敦煌遺書擦肩而過第五章 殷墟甲骨:改寫瞭世界文明史百年藏書傢 李盛鐸:近代藏書奇人第六章 《四庫全書》:盛世經典風華鎮館百年藏書傢 葉恭綽:佛門藏書人第七章 《永樂大典》:一部奇書的命運沉浮百年藏書傢 葉德輝:藏書傢之死第八章 風雨蒼黃:彆問是劫還是緣百年藏書傢傅增湘:雙鑒樓主人第九章 《趙城金藏》:一部秘籍的前世今生百年藏書傢 周叔弢:裸捐藏書人第十章 薪火相傳:人與書的百年情緣鎮館之寶:國圖秘藏選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歲月的迴響:百載風雲下的中國書信珍藏》 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物件,它們承載的不僅是文字,更是時代的氣息、人心的溫度,以及無數個被歲月衝刷卻依然閃耀的瞬間。《歲月的迴響:百載風雲下的中國書信珍藏》便是一部穿越百年時光的文獻史詩,它精心擷取瞭自民國初年至今,一百年間湧現齣的,或樸實無華,或情深意切,或字字珠璣的中國書信。本書並非對宏大敘事的堆砌,也不是對政治事件的流水賬式記錄,而是從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生命視角齣發,通過那些泛黃的信紙,那些或娟秀或雄渾的筆跡,為我們徐徐展開一幅幅波瀾壯闊又細膩動人的時代畫捲。 本書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其史料的稀缺性與獨特性。在信息爆炸、溝通瞬息萬變的今天,書信這種承載著慢時光與深思熟慮的媒介,其價值愈發凸顯。本書收錄的書信,大多來自私人收藏、傢族傳承,或是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輾轉流傳,其中不乏大量首次麵世的珍貴文獻。它們如同一扇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那些隱匿於曆史教科書之外的真實生活,感受那個時代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傢國情懷。我們能讀到一位遠在南洋的遊子,寫給傢人的每一筆收入與支齣,字裏行間是落地生根的辛勞與對傢鄉的深深眷戀;也能看到一位在戰火中輾轉的青年,寫給戀人的信,字句中雖有生死彆離的悲愴,卻更有對未來的堅定信念與對愛情的執著守候;還有那些在運動風潮中,人們小心翼翼寫下的傢常問候,字縫裏透齣的謹慎與不易。這些書信,如同分散在曆史沙海中的珍珠,未經精雕細琢,卻閃爍著最原始、最真實的光芒。 其次,本書在內容的選擇與呈現上,力求展現中國近百年間社會生活的全景圖。我們打破瞭傳統的按時間綫或主題劃分的敘事方式,而是將書信按照其所摺射齣的不同麵嚮進行組織。 傢國情懷的血脈相連:本書收錄瞭大量涉及傢庭、親情、故土的書信。從父母對遠方子女的殷殷期盼,到兄弟姐妹間的互相扶持;從離傢學子對傢鄉的思念,到海外赤子對祖國命運的關切。這些書信,勾勒齣中國傳統傢庭觀念在時代變遷中的傳承與演變,展現瞭無論時局如何變幻,血濃於水的親情始終是中國人心底最柔軟也最堅韌的力量。例如,一封民國時期遠赴日本求學的學生寫給傢人的信,詳細描述瞭其求學艱辛、生活睏頓,但字裏行間透露齣的卻是報效祖國的決心;另一封,則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一位身處內陸的母親,寫給身在邊疆建設的兒子,叮囑其保重身體,並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這些信件,是時代背景下個體命運與國傢命運緊密相連的生動注腳。 時代浪潮中的個體命運:近百年來,中國經曆瞭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從解放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每一個曆史節點,都深刻地影響著普通人的命運。本書精選的書信,恰恰是這些宏大敘事中最微觀、最動人的見證。我們能讀到在動蕩年代,知識分子在顛沛流離中,寫給同行或親友探討學術、交流思想的信件,字裏行間充滿著對真理的追求與對未來的迷茫;也能看到普通勞動者,在艱苦條件下,寫給傢人的報平安信,字跡雖不工整,但樸實的話語中飽含著對生活的堅韌與對未來的憧憬。書中還有大量涉及戰爭時期,前綫將士寫給後方的信件,這些信件往往充滿瞭對傢人的思念,對戰爭殘酷性的描繪,以及對和平的渴望,它們比任何官方的戰爭史都更能觸動人心。 情感世界的細微流露:愛情、友情、師生情,這些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在書信中得到瞭最真摯的錶達。本書收錄瞭許多充滿詩意的戀人間的書信,它們記錄瞭在禮教森嚴的年代,情感的萌動與掙紮;也展現瞭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樸素的愛戀如何能抵禦一切。我們還能看到師長對學生的諄諄教誨,學生對師長的感激與敬仰。這些情感的書信,如同曆史長河中的點點繁星,雖然微小,卻能照亮人心,讓我們感受到即使在最艱難的時代,人性的光輝也從未熄滅。例如,一封20世紀50年代,兩位大學教授之間的通信,字裏行間透露著他們對學科發展的熱忱,以及對後輩的栽培之情;另一封,則是20世紀80年代,一對戀人分隔兩地,互相鼓勵、憧憬未來的信件,充滿瞭時代特有的樂觀與朝氣。 生活百態的煙火氣息:除瞭重大的曆史事件與情感的抒發,本書還收錄瞭大量記錄日常生活的書信。這些書信可能涉及節慶的問候、鄰裏間的藉貸、求職的谘詢、或是對物價的抱怨。它們瑣碎,卻真實,如同老照片一樣,將我們拉迴到那個時代的生活場景中。我們可以通過這些信件,瞭解當時的飲食習慣、穿著打扮、娛樂方式,甚至城市街道的麵貌。例如,一封20世紀30年代,一位上海傢庭主婦寫給親戚的信,詳細描述瞭如何用有限的食材做齣美味的年夜飯;另一封,則是20世紀70年代,一位知青寫給父母的信,匯報瞭其在農村的勞動情況,以及對未來的簡單期望。這些生活化的細節,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數字和事件,而是變得鮮活、可觸。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精心設計的編排與解讀。每一封入選的書信,都經過瞭細緻的校對與考證,確保其文字的準確性。同時,針對部分書信,我們邀請瞭相關的曆史學者、民俗專傢,撰寫瞭精煉的背景介紹與解讀。這些解讀,並非是簡單地復述信件內容,而是深入挖掘信件所處的曆史語境,分析信件背後的人物關係、社會背景,以及其可能蘊含的深層含義。通過專傢的視角,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些書信的價值,更能體會到它們所承載的厚重曆史信息。例如,對於一封涉及到某個政治運動的書信,專傢解讀會側重於當時的曆史事件,以及信件作者所處的立場與處境,從而避免讀者産生片麵的理解。 最後,本書在視覺呈現上也力求精美與典雅。每一封信的原文,都經過精心排版,盡可能還原其原貌,讓讀者能夠欣賞到不同時代、不同人物的書寫風格。同時,書中穿插瞭大量與書信內容相呼應的老照片、曆史圖片,它們或描繪瞭書信中提及的場景,或展現瞭書信作者所處的時代風貌,進一步增強瞭本書的可讀性與藝術感染力。書的裝幀設計,也力求體現齣懷舊、厚重又不失雅緻的風格,使其成為案頭珍藏的佳品。 《歲月的迴響:百載風雲下的中國書信珍藏》是一部獻給所有熱愛曆史、珍視情感、探求真實的人們的作品。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能夠超越宏大敘事,從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生命齣發,去感受中國近百年來的風雲變幻,去觸摸那些被時光掩埋卻依然溫暖人心的真實情感。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一段與曆史靈魂共振的旅程。閱讀此書,你將聽到歲月的低語,看到情感的流淌,感受到時代的脈搏。它將讓你明白,曆史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那些泛黃的紙頁間,藏在那些字裏行間的深情裏。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尤其喜歡那種能夠帶我進入曆史現場的敘述方式。那種仿佛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讓我更好地理解當時的社會氛圍和人們的情感。我曾讀過一些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書籍,但很多都偏重於宏觀事件的羅列,或是過於學術化的分析,讀起來總覺得少瞭點人情味。而這本書的名字,卻給我一種溫暖而親切的感覺。我猜想,它可能會通過講述一些普通人的故事,來摺射齣時代的變遷,那些鮮活的個體,他們的奮鬥、掙紮、希望和絕望,或許更能打動人心,也更能讓我體會到曆史的厚重。我期待它能夠有豐富的細節,生動的描畫,讓那些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個體。我想看到的是,通過那些“秘藏”的片段,能夠串聯起整個時代的脈絡,讓我對“100年中國”有一個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對於一本關於“100年中國”的書,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夠展現齣時代的復雜性和多麵性。曆史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它充滿瞭矛盾、衝突,也充滿瞭希望和突破。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到那個時代的肌理之中,去感受那些錯綜復雜的關係,去理解那些看似矛盾卻又真實存在的現象。我期待它能夠提供給我豐富的故事和細節,讓我看到不同階層、不同地域、不同群體在中國近現代史中的經曆。我想要看到那些被曆史風吹散的故事,那些在時代變革中閃耀的微光。這本書的題目,“國傢的秘藏”,讓我感覺它會挖掘齣一些不那麼為人所知的、但卻極具價值的信息。我希望它能夠拓寬我的視野,讓我對中國這100年的曆程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知,並從中獲得一些關於人生和社會的感悟。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瞭,那種復古的紙張質感和泛黃的色調,仿佛真的帶人迴到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我一直對近代史特彆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在曆史洪流中被忽略但卻至關重要的人物和事件。聽說這本書會深入挖掘那些塵封的記憶,讓我對“國傢的秘藏”這個名字充滿瞭好奇。我期待它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帶領我穿越時光,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往事,去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喜怒哀樂,去理解那些決定國傢命運的瞬間。想象一下,翻開書頁,眼前呈現的是一張張珍貴的曆史照片,或是泛黃的書信,抑或是塵封的日記,那該是多麼激動人心的體驗!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能觸動人心,引發思考,讓我對“中國”這個概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的功力如何,能否將曆史的宏大敘事與個體命運巧妙融閤,這正是我最期待看到的部分。

評分

我一直覺得,曆史的魅力在於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和故事。官方的史書往往過於宏大和籠統,而民間流傳的傳說和未被記載的片段,則更能展現曆史的真實肌理。這本書的題目,就給我一種挖掘寶藏的期待感。我很好奇,“秘藏”究竟指的是什麼?是那些不為人知的政治博弈,還是被掩蓋的民間智慧?抑或是那些在時代洪流中被忽略的普通人的聲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一個與我以往認識有所不同的中國。我期待它能夠有紮實的史料支撐,但又不會流於枯燥的學術論述,而是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秘藏”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我沉浸其中,不忍釋捲。我想從中看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浪漫與悲壯,看到那些在曆史角落裏閃耀的光芒。

評分

說實話,我對曆史的興趣,更多的是源於對人性和社會的探索。每一次閱讀曆史,都是一次與過去對話,也是一次對當下和未來的反思。這本書的名字,讓我感覺它會涉及很多關於國傢發展、民族命運的重大議題。我希望它能夠以一種深刻而不失溫度的方式,去探討這些問題。我期待它能夠揭示那些影響中國100年發展的關鍵因素,分析那些隱藏在曆史深處的邏輯。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夠關注到普通人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睏境,以及他們所展現齣的堅韌和智慧。我想要通過這本書,去理解那些塑造瞭我們今天所處世界的深層力量,去思考那些我們應該如何麵對未來的挑戰。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啓發,讓我對“中國”這個概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更廣闊的視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