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象棋实用布局新招
:18.00元
售价:12.2元,便宜5.8元,折扣67
作者:葛维蒲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01
ISBN:97875427274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81kg
这是一本介绍现代象棋布局新战术——新招的专著。象棋布局又称开局,是一局棋的开始阶段,是全局的基础。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局的结果,因此,专业棋手研究的重点是放在布局上的。为使广大象棋爱好者能对当今的布局发展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部分将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大赛至2003年8月起举行的“千年银荔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象棋特级大师与象棋大师们使用的布局新战术(新招)分门别类,综合整理成100局布局新招。其中部分内容尚未见于实战,是笔者的心得。每一局新招的结尾处均附有提示,向读者讲明该布局新招的优劣以及实用价值。第二部分选录了名手对局60局,局局都有新招,读者可与部分布局新招对照着演练,在开局时定能抢占先机,确保优势。
部分 布局新招
一、中炮对屏风马(共77局)
局 红进七兵 黑进7卒右炮压马
第2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巡河(一)
第3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巡河(二)
第4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巡河(三)
第5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巡河(四)
第6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封车(一)
第7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封车(二)
第8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封车(三)
第9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封车(四)
0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封车(五)
1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封车(六)
2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封车(七)
3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封车(八)
4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右炮封车(九)
5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一)
6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二)
7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三)
8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四)
9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五)
第20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六)
第21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七)
第22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八)
第23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九)
第24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十)
第25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十一)
第26局 红左马屯边 黑进7卒左炮封车(十二)
第27局 互进三兵(卒) 红直横车(一)
第28局 互进三兵(卒) 红直横车(二)
第29局 互进三兵(卒) 红直横车(三)
第30局 互进三兵(卒) 红直横车(四)
第31局 互进三兵(卒) 红直横车(五)
第32局 黑进3卒右横车 红右车过河
……
二、中炮对反宫马(共3局)
三、顺炮(共4局)
四、中炮直车对左炮封车转半途列炮(共3局)
五、中炮对右三步虎(共2局)
六、仙人指路(共7局)
七、飞相局(共3局)
八、起马局(共1局)
第二部分 对局实例
一、中炮对屏风马(共41局)
二、中炮对反宫马(共2局)
三、顺炮(共3局)
四、中炮直车对左炮封车转半途列炮(共2局)
五、中炮对三步虎(共1局)
六、仙人指路(共7局)
七、飞相局(共3局)
八、起马局(共1局)
葛维蒲,1958年生,上海市人,6岁习弈,启蒙教练为父亲,少年时代师从沪上名将朱玉龙。1984年、1990年、1994年、1996年四度夺得上海市象棋赛冠军。1985年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象棋团体赛,为沪队荣获第三名立下战功。1993年获第七届全国城区象棋赛个人冠军。1999年获第三届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它不仅仅是关于“下什么”,更是关于“怎么想”。作者在行文中展现出的那种冷静的、系统性的思维模式,极具感染力。我发现自己不仅仅在学习新的招法,更在学习一种如何构建自己的布局体系的方法论。比如,书中对“平衡”这个概念的探讨,远超出了棋子价值的简单计算,而是涉及到对空间控制、时间抢占以及心理预期的多维度平衡。读完某个章节后,我常常会放下书本,自己重新在棋盘上推演几遍,去感受那种“不得不走”的必然性。这种强迫读者主动思考、验证的教学方式,远比被动接受知识更有效,让这本书成为了我案头常备的工具书,每一次重温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启发。
评分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似乎是为一位渴望快速提升实战能力的棋手量身打造的。章节的划分不是完全按照传统的开局名称,而是根据“攻击倾向”、“防守韧性”、“特定中局结构”等功能性维度来组织的。这种组织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当前最薄弱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突破。举个例子,当我在研究如何应对对方的快速马飞边时,可以直接跳到那个专门分析“应对急进式边马布局的慢速渗透策略”的章节,而不是在厚厚的开局目录里大海捞针。此外,书中的很多小贴士,比如“何时该提掉自己的兵,何时应忍耐”,这些经验性的总结,比复杂的棋理推导更容易内化为直觉,对提升临场反应速度很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社对内容的尊重。封面设计得很有现代感,但又不失传统象棋的韵味,那种深邃的红与黑的对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棋盘上的激烈搏杀。内页的纸张质感非常舒服,阅读体验极佳,即便是长时间盯着棋谱研究,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排版布局更是体现了专业水准,每一步棋的走法标注清晰明了,图文并茂的解析穿插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跟上思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章节间的过渡处理,非常自然流畅,仿佛在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一个精彩的棋局世界。这本书的细节处理,比如索引做得非常详尽,方便查找特定的布局变化,这种对读者便利性的考虑,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少见的。整体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棋谱,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光是翻阅的过程就充满了乐趣和期待。
评分我带着一种略微挑剔的心态翻阅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不得不承认,作者在理论深度上的挖掘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他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布局背后的深层战略意图和微小的变化对全局的影响。书中对一些经典布局的“新招”阐述,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走法,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战案例和作者本人的独到见解,提供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思路转换点。特别是对于中局转换时,如何利用先手优势或后手劣势来调整兵力结构和子力协调性的论述,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让我对以往一些固有的“定式”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反思。这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充满了各种精妙的陷阱和制胜的哲学,迫使我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开局准备库。这本书的分析深度,绝对是面向有一定基础,渴望精进的棋手准备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务实”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很多象棋布局书籍往往在创新上用力过猛,导致理论过于超前,脱离了实战的检验,读起来像是空中楼阁。然而,这部作品的“新招”显然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我注意到作者在介绍新变化时,总是会附带说明该变化在对抗不同风格对手时可能产生的效果和风险评估,这种风险意识的培养对实战决策至关重要。比如,它探讨了一种对付传统“炮二平五”的侧翼快速展开策略,看似激进,但作者通过细致的残局推演,证明了其在特定时间点上的合理性。这种细致入微的实战模拟,远比空洞的口号来得更有说服力,让人感觉这套“新招”是真正能带到赛场上用的,而不是书架上的摆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