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聪明围棋阶梯教室6/速成围棋姊妹篇
定价:30.00元
作者:黄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55253792
字数:
页码:13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聪明围棋阶梯教室6/速成围棋姊妹篇》通过讲下解围棋的各种方法,包括断的见合、假眼和单官、官子等让小朋友们能够快速学会下围棋,使头脑逐渐变得,提高思维能力,对弈时落子无悔还能够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品格。
目录
小链接 围棋十诀之攻破顾我
章 扳的连接
第2章 断的见合
第3章 整吃的方向
小链接 成语故事·难兄难弟
第4章 扳的枷吃
第5章 对杀-1线的立
第6章 死活-提掉也是假眼
第7章 4目、5目死活的吃棋方法
小链接 看图找宝物
第8章 4目、5目死活的活棋方法
小链接 找出不同的地方
第9章 活棋的急所
0章 吃棋的急所
1章 假眼和单官
2章 官子
小链接 基本布局1,2,3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小链接 围棋十诀之攻破顾我
章 扳的连接
第2章 断的见合
第3章 整吃的方向
小链接 成语故事·难兄难弟
第4章 扳的枷吃
第5章 对杀-1线的立
第6章 死活-提掉也是假眼
第7章 4目、5目死活的吃棋方法
小链接 看图找宝物
第8章 4目、5目死活的活棋方法
小链接 找出不同的地方
第9章 活棋的急所
0章 吃棋的急所
1章 假眼和单官
2章 官子
小链接 基本布局1,2,3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封面色彩明快而不失稳重,那种水墨晕染的几何图形,一眼就能看出蕴含着东方智慧的韵味。纸张的手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光滑,翻阅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盯着棋盘上的黑白变化,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内页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棋谱的展开非常清晰,每一步的标注都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进行了区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定位到关键的走法。很多围棋书籍为了追求内容塞满,往往忽略了阅读体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留白得当,让人在学习之余,还能感受到一种阅读上的愉悦感,仿佛在欣赏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品,而不是冰冷的学习资料。这样的细节处理,体现了出版社对围棋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用心,让人对后续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的讲解风格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似乎总能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引导读者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招法的层面。作者在解释某些定式时,会穿插一些关于“棋形美感”和“大局观”的探讨。比如在讲解“星位”开局时,不只是告诉我们如何应对,而是深入分析了为什么星位在现代围棋中如此重要——它兼顾了速度、厚度和对角部的潜力。这种将技术与哲学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学习过程变得非常有趣和富有深度。它不仅仅是在教我“怎么下”,更是在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围棋思维模式”。对于那些希望从单纯的“棋手”成长为有自己思考体系的“棋艺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维框架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接触围棋有一段时间的学习者,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入门”这个标签。很多中级棋手常犯的错误,比如“贪小失大”或者“形变判断失误”,在这本书里都有对应的“陷阱”和“对策”。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官子阶段的价值计算”,很多教材在讲官子时往往是机械地罗列顺序,但这本书却用一种更具动态平衡的视角去解读,强调了“先后手”的转换,以及在不同厚薄背景下的官子优先顺序。读完之后,我在实战中明显感觉到自己收官阶段的效率提高了,不再是稀里糊涂地抢先手,而是能更精准地判断哪一步棋能带来最大的净收益。这套书无疑是那种可以反复研读,每次都能从中挖掘出新东西的宝藏级读物。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不同的入门围棋教材,但总觉得它们要么太枯燥,要么就是跳跃性太大,让人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总感觉抓不住学习的脉络。直到我接触到这套书,才真正体会到“循序渐进”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它不是那种一下子就把所有复杂的定式和手筋一股脑砸给你的类型,而是像一个经验老道的老师,耐心地牵着你的手,一步一步地帮你建立起对围棋全局观的认知。从最基础的提子规则讲起,到简单的目外占位,再到复杂的对杀技巧,每一步的衔接都处理得极其自然流畅,仿佛是你在与棋盘进行一场和谐的对话,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心理门槛,让我从“这玩意儿太难了”的畏惧感,转变成了“原来如此,我好像有点懂了”的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案例选取角度非常刁钻,绝不是那种人尽皆知的古谱照搬,而是更侧重于现代围棋思维在基础阶段的应用。我尤其欣赏它在“活棋与死棋判断”这一章节的处理。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数气来看待生死,而是引入了“眼位构成”和“禁入点”的概念,用非常直观的图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局部手段构建或破坏对方的眼形。举个例子,书中展示了一个“曲四”的局部变化,很多书会直接给出结论,但这本书却用了好几张图,详细模拟了慢筋的各种应对,甚至连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打吃”或“贴”的价值都分析得头头是道。这种深度剖析,让我明白,围棋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赢棋,更在于理解每一步棋背后的逻辑和效率,这对于培养扎实的棋理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