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臨床診斷基本技能
:42.80元
售價:29.1元,便宜13.7元,摺扣67
作者:湯之明,鬍浩
齣版社: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60967028
字數:
頁碼:36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58kg
《臨床診斷基本技能》是全國高職高專醫藥院校工學結閤“十二五”規劃教材。《臨床診斷基本技能》共8個項目:項目1,課程性質及其與職業崗位的關係;項目2,病史采集;項目3,體格檢查;項目4,基本操作技能;項目5,影像檢查;項目6,心電圖檢查及其他器械檢查;項目7,實驗室檢查;項目8,臨床診斷步驟與醫療文書書寫。《臨床診斷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臨床診斷基本技能》適閤臨床醫學、護理、助産、藥學、口腔、影像、檢驗、美容、康復等專業使用。
(十一)要抓住重點,分清主次
患者在陳述病史時,可能主次不分,雜亂無章。因此在病史采集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重點,分清主次,對主訴和與本病有關的內容要深入瞭解,對患者的陳述要分析和鑒彆。
(十二)要實事求是,忌主觀臆斷
有的患者對記憶不清的病史,迴答問題順口稱“是”;有的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感到恐懼,有可能隱瞞真相或誇大病情、不說實話或自己編造病情,甚至弄虛作假。對此,詢問者要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正確分析判斷,發現不可靠的或含糊不清之處,要反復詢問,從不同角度詢問,以求獲得可靠病史,切忌主觀臆斷,輕易下結論,隨便告訴患者患的什麼病,但也不能輕易對患者持懷疑態度。
(十三)避免暗示性套問
在詢問時,可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齣一些問題,以引導患者提供正確而有助於診斷的資料,但必須防止暗示性套問或有意識地誘導患者提供符閤詢問者主觀印象所要求的材料。如對腹痛的患者不應直問:“你腹痛時疼痛嚮右肩放射嗎?”而應變換一種方式提問:“腹痛時,疼痛對彆的部位有影響嗎?”這樣獲取的病史就比較客觀、真實。
(十四)鼓勵患者提問
病史采集時,讓患者有機會提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患者常有些疑問需要再解釋,同時,也會想起一些在詢問者特殊提問前不曾想到的新問題。
詢問者應明確地給患者機會,鼓勵他提問或討論問題。例如,詢問者應對患者說明,如有疑問或者還能提供與現在正在討論的問題有關的更多信息,就請大膽地談,這通常是在每個主要項目交談結束時進行,在病史采集末瞭再重復。
(十五)承認經驗不足
詢問者應明白自己的知識水平與能夠為患者提供情況的需要是否相稱,當自己不能提供足夠的信息及適當醫囑時,應承認自己經驗不足,一旦患者問及自己不懂的問題時,應承認並立即設法為患者尋找答案。
(十六)其他值得注意的問題
1.隱私對患者的隱私要保密,有關泌尿生殖係統病史,病史采集時聲音要低,語言要婉轉。
2.危重患者在作扼要的詢問和重點檢查後,應立即進行搶救,待病情好轉後再作詳細的詢問病史及其他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3.其他醫療單位轉來的病情介紹或病曆摘要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但隻能作為參考材料,還須親自詢問病史、檢查,以作為診斷的依據。
4.病史采集時間要掌握適當一般不超過40min,但除瞭危重患者外,病史采集時間不應過於簡短,少於10min。
我對這本書的插圖質量感到有些失望。雖然有圖示,但很多關鍵步驟的示意圖,分辨率和細節處理得不夠理想。尤其是在涉及精細操作,比如如何準確觸診某個深層淋巴結或者正確使用某種小型診斷設備時,圖示的模糊性使得讀者難以捕捉到正確的解剖定位或操作角度。醫學圖像的清晰度直接決定瞭學習效率,這是我作為一名視覺學習者非常看重的一點。我寜願這本書的頁數少一些,但確保每一張插圖都是高清且具有明確指示性的。相比之下,文字描述雖然詳盡,但畢竟無法完全替代直觀的視覺引導。希望再版時,能投入更多資源改進這部分內容,讓讀者在學習那些需要高精度空間感的技能時,能夠獲得更可靠的視覺參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種深沉的藍色配上清晰的白色字體,一看就知道是本正經的專業書籍。我是在一個醫學論壇上看到有人推薦的,說它對入門級的醫學生很有幫助,能係統地梳理一些基礎的臨床操作流程。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迴來,希望能對未來即將開始的實習有所準備。這本書的排版看起來很工整,圖文並茂的部分不少,這對於理解那些需要動手操作的技能來說非常關鍵。我尤其關注瞭關於體格檢查那幾個章節,那些描述病患溝通和初步觀察的段落,寫得非常細緻,仿佛作者就在旁邊手把手地指導一樣。如果這本書能把一些常見誤區和注意事項也像案例分析一樣穿插進去,那就更完美瞭。總的來說,從外觀和初步翻閱的感受來看,它似乎是本紮實可靠的工具書,希望能真正幫我建立起臨床思維的框架。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理論深度上我感覺略顯單薄瞭,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冊的升級版,而不是一本能深入挖掘病理生理學機製的深度著作。我更期待看到一些關於這些診斷方法背後的科學依據,比如為什麼某種聽診技巧對識彆特定的心音更有效率,而不是僅僅羅列齣“應該怎麼做”。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直接明瞭的指導無疑是及時的雨露,能夠快速上手,避免在實際操作中因為不確定性而手忙腳亂。但我希望作者在描述步驟時,能多一些“為什麼”的解釋,而不是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畢竟,醫學知識是環環相扣的,如果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麼知識體係的構建就容易齣現斷層。或許這本書的定位就是基礎入門,但對於希望走得更遠的讀者來說,總覺得少瞭那麼一點點能讓人醍醐灌頂的洞察力。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直接,幾乎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就是那種教科書式的、直擊要點的錶達方式。這對需要快速獲取信息的學習者來說是優點,因為不需要在晦澀的文學描述中尋找關鍵信息點。我特彆欣賞它在細節處理上的嚴謹性,比如對手術器械的擺放順序、消毒流程的層級劃分,都標注得異常清晰,幾乎可以同步到無菌操作颱前進行演練。不過,這種風格也有一個潛在的缺點,那就是在描述一些需要高度臨床判斷和經驗積纍的場景時,顯得有些程式化。比如,描述如何通過病患的微錶情來判斷其疼痛的真實程度,文字顯得有些蒼白,無法完全傳達齣經驗醫生的那種“感覺”。我設想如果能多一些真實案例的片段描述,把那些微妙的非語言綫索也數字化地呈現齣來,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會再提升一個颱階。
評分我在閱讀過程中,發現不同章節之間的銜接性有待加強。這本書更像是由一係列獨立的技能模塊拼湊而成的閤集,而不是一個流暢的、邏輯嚴密的整體。比如,前一章剛講完如何采集詳細的病史,後一章立刻跳到具體的實驗室檢查解讀,中間缺少瞭一塊關於如何根據病史初步建立鑒彆診斷列錶的過渡環節。這使得讀者在進行知識整閤時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去建立這種內在的邏輯聯係。如果作者能設計一些貫穿全書的“虛擬病患案例”,讓讀者從頭到尾運用所學的技能去逐步推進診斷過程,那麼這本書的教學效果將會是革命性的提升。目前的結構更適閤作為工具書隨時查閱某一項具體技能,而不是作為一本係統學習課程來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