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事典008:颠沛在命运波涛中的战舰 9787516813041

海战事典008:颠沛在命运波涛中的战舰 978751681304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查攸吟,董旻杰,指文号角工作室 著
图书标签:
  • 海战
  • 战舰
  • 军事历史
  • 海军
  • 二战
  • 历史
  • 战争
  • 舰船
  • 战略
  • 太平洋战争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13041
商品编码:2972968809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海战事典008:颠沛在命运波涛中的战舰 作者 查攸吟、董旻杰、指文号角工作室
定价 49.80元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 9787516813041 出版日期 2017-04-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时代的痕迹,昔日的荣耀,命运的拨弄,巨舰的故事。英国的G3战列巡洋舰、美国的火炮防空巡洋舰、法国的诺曼底、里昂和德·格拉斯,这些战舰的坎坷命运都是富有戏剧性的,本书回顾和梳理了它们的起源、发展及*终结局。同时,它们颠簸在命运中的挣扎和斗争史,更是那个独特时代的一个缩影。

   作者简介

查攸吟:上海人,擅长海军史、日俄战争史、美国建国史,撰写过多篇军史类文章,曾经出版过《*与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水面舰队的巡洋作战》《日俄战争:开战背景与海战始末》《血腥的民主:美国建国真相大揭秘》《二战德国的巡洋作战》《日俄战争前后的俄国海军》、《日俄战争全史》等书籍。

董旻杰:网名本垒打,曾任“知兵堂”执行总编,著有《装甲英豪:二战德军装甲兵上将温克和他的部队》、《闪击西欧》、《沸腾的雪》等二战战史类作品。

指文号角工作室:由诸多*深作家领衔,除近现代各国制服徽章文化领域外,号角工作室还致力于海洋军事文化领域的研究及创作,聚集了大量海洋军事历史作家,策划有《英国战列舰全史》、《英国驱逐舰全史》、《美国驱逐舰全史》等系列丛书,已经上市的指文“世界舰艇”系列出版物受到了读者一致认可。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由陈悦等*深海军史研究者组成,研究范围涉及中国近代海军史、舰船技术史、甲午战争史等。代表作品有《近代国造舰船志》、《甲午海战》等。






   目录
华盛顿的樱桃树:1921—1922年不列颠的末代战列巡洋舰

从“亚特兰大”到“伍斯特”:美国火炮防空巡洋舰

从“诺曼底”到“里昂”:巨兽时代的法国战列舰

多舛的命运:法国海军的“德·格拉斯”级巡洋舰

   编辑推荐
时代的痕迹,昔日的荣耀,命运的拨弄,巨舰的故事。英国的G3战列巡洋舰、美国的火炮防空巡洋舰、法国的诺曼底、里昂和德·格拉斯,它们颠簸在命运中的挣扎和斗争史,更是那个独特时代的一个缩影。

   文摘






   序言

海战事典007:风云再起——决战太平洋的航母阴影 (图书信息:ISBN 9787516813034)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战事典”系列的第七卷,聚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场——太平洋战场,特别是围绕航空母舰这一核心武器所展开的决定性战役群。我们将深入剖析这场超越传统海战范式的冲突,探讨技术革新如何彻底重塑了远洋作战的规则,以及海军将领们如何在信息不对称和技术代差中,试图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第一部分:中途岛的黎明与转折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帝国海军凭借其训练有素的航母舰队,如“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组成的“机动部队”(Kido Butai),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取得了惊人的胜利。然而,这种表面上的辉煌掩盖了其战略上的盲目和对美国工业潜力的低估。 本书开篇将详细梳理珍珠港事件后的战略态势,重点分析日本试图通过“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协作,建立的“绝对国防圈”构想。紧接着,我们将笔锋转向中途岛海战——这场被誉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的战役。我们不仅会重现航母舰载机群在清晨薄雾中升空的壮烈场景,更会细致剖析情报破译(如“AF”的破解)、指挥决策的失误与果断,以及舰载机联队(如VF-8、VB-3等)的战术执行力。重点将放在日本四艘主力航母的覆灭对日本海军元气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打击,以及美国在航母建造速度上展现出的工业优势。 第二部分:瓜岛的血与火——争夺制空权与制海权 中途岛后,战火烧到了南太平洋的“铁三角”——瓜达尔卡纳尔岛。这一阶段的冲突,不再是单一的决战,而是长期、残酷且多维度的消耗战。本书将描绘瓜岛战役中海空力量的立体交织。 我们将分析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伦加角建立滩头阵地后,日本试图通过“东京快车”(Tokyo Express)对日军进行夜间增援的努力。夜战的残酷性在此爆发,包括萨沃岛海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埃斯佩兰萨角海战)等一系列经典夜间遭遇战。这些战役凸显了雷达技术在夜间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日本海军在夜战经验和技术上的相对滞后。 同时,文章将详细阐述围绕瓜岛上空的制空权争夺。日本“零式战斗机”的性能巅峰,与美国“野猫”和后来的“海盗”的对抗,以及“轰炸机与鱼雷机”战术的演变,都将作为关键线索,展现双方如何为争夺一个简陋的机场付出惨重代价。 第三部分:中太平洋的推进——航母对决的成熟期 进入1944年,美国海军的“快速航母特混舰队”(Task Force 58/38)已形成压倒性优势。这一时期的焦点转向了马里亚纳群岛及其著名的“捕杀马里亚纳的大鱼”行动——菲律宾海海战。 菲律宾海海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母对决,但本质上却更像是一场对日本舰载机飞行员的“屠杀”。本书将详细分析美国海军的“大蓝圈”防御体系(“Alert Six”等预警战术),对比日军“小泽舰队”在缺乏合格飞行员和新型战斗机(如“烈风”、“紫电改”)支援下的无奈突击。我们将探讨“超级空中堡垒”B-29的战略轰炸,如何迫使日军将航母置于极其危险的掩护位置。 此外,本书还会触及1943年至1944年初,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航母如何在更小的规模上支援两栖登陆作战,例如拉包尔的肃清行动,以及美国海军在战术手册上如何不断吸收实战经验,使航母战术从早期的摸索走向成熟和高效。 第四部分:菲律宾的终局——神风的阴影与战术的终结 太平洋战场的后半段,日本海军在资源耗尽和技术代差面前,被迫转向非对称作战,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悲壮的莫过于“神风”特攻战术的出现。 莱特湾海战,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将占据本书的后半部分。我们将分析栗田、西村、志摩三支日本舰队的复杂部署,以及美军对日本意图的误判。重点在于区分“第一游击部队”(栗田部队)对圣贝纳迪诺海峡的突击,以及小泽诱饵舰队的行动。 我们将以客观且不带感情色彩的视角,审视“神风”战术的实施过程,分析其对美国舰队防御体系(特别是“舰队护航航母”/CVE的脆弱性)造成的巨大心理和物质冲击。同时,也会探讨美军对“神风”的防御进步,如截击机的加强、近防炮火的提升,以及这些战术的出现,最终如何宣告了传统主力舰和航母编队战术时代的彻底终结。 结语 《风云再起——决战太平洋的航母阴影》不仅是对一系列宏大战役的记录,更是对技术、工业、战略和人性在极限环境下的深刻反思。它揭示了在信息时代来临前夕,航空力量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彻底颠覆了维持海洋霸权数百年的海军传统。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细节丰富的太平洋航母战争画卷。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风格,首先就吸引了我。内页的插图和图表质量非常高,清晰度无可挑剔,这对于理解复杂的舰船布局和战术阵型至关重要。很多历史书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但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更难得的是,作者似乎并没有回避历史上的争议性事件,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触,去剖析了技术、政治、资源等多重因素如何交织在一起,塑造了历史的走向。它不像是一部颂扬史,更像是一份严谨的“技术与人性”的档案记录。我个人很欣赏这种不偏不倚,力求还原真相的态度,让人在阅读后能形成更完整、更立体的认知框架。

评分

我通常对历史题材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或者流于表面。然而,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极强,仿佛作者本人就是那位站在舰桥上,亲历风浪的观察者。文字的张力把握得恰到好处,在描述技术细节时,他能用非常生动的比喻,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快速抓住重点;而在描写人性挣扎和生死抉择时,笔触又变得沉静而有力。书中对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辅助舰艇作用的挖掘,也让我耳目一新,颠覆了我过去那种“只有主力舰才是主角”的刻板印象。阅读过程中,我时常停下来,去查阅地图和相关人物的背景资料,因为它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想去探究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类是如何用钢铁和智慧去征服海洋的宏大命题。

评分

这本关于海军历史的书籍,简直是为我这种资深军事迷量身定做的。作者在梳理那些经典战役时,那种对细节的执着简直令人惊叹。从舰船的设计理念,到每一次炮火交锋的战术部署,都描绘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关于那些关键转折点的分析,跳出了传统非黑即白的叙事模式,深入探讨了指挥官在信息不对称下的决策困境。读起来完全不像是在看一本枯燥的历史书,更像是在经历一场场身临其境的模拟推演。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国家海军战略思想演变的对比,那种跨越时代的思想碰撞火花四射,让人忍不住连夜读完。如果对纯粹的军事技术和战略思想的交织感兴趣,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它提供了一个非常高屋建瓴的视角去看待海权兴衰的逻辑。

评分

我买了很多关于军事史的书,但真正能让我产生“史诗感”的却不多。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是毋庸置疑的,它拥有古典史诗的磅礴气势,同时又融合了现代非虚构写作的精准性。当我读到关于某次著名海战的尾声时,那种波澜壮阔的画面感,仿佛能听到远去的汽笛声和海浪的拍打声。作者的选材非常独到,他没有把笔墨过多地集中在那些被反复提及的著名战役上,而是挖掘了一些相对冷门却极具启发性的冲突。这种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兼顾的努力,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军事读物,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在极端压力下,如何展现其创造力和毁灭欲的社会学观察报告。

评分

这本书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运气”和“偶然性”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作用的探讨。我们常常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引导,相信一切都是必然的。但这本书通过对一系列近乎荒谬的巧合和微小失误的细致还原,展现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一个小小的设备故障、一个错误的无线电指令,是如何瞬间逆转乾坤的。作者对于这些“蝴蝶效应”的追踪,逻辑严密,层层递进,读起来让人心头一紧,深切感受到历史的不可预测性。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海战的书,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决策风险管理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们,即便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人类的局限性依然是最大的变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