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服裝十講:風格 流行 搭配
:33.00元
售價:22.4元,便宜10.6元,摺扣67
作者:高秀明
齣版社:東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6690425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我原本期待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關於“流行周期”的深度剖析,比如如何預測下一季的趨勢,或者某個街頭風格是如何從亞文化走嚮主流的社會學機製。然而,這本書對“流行”的解讀,停留在羅列過去幾十年的爆款單品的層麵。它展示瞭A款裙子在1950年代的流行,以及B款褲子在1990年代的復興,但對於驅動這些流行的消費心理學、媒介傳播力,以及設計師間的“對話”,幾乎是隻字未提。書中對於“風格”的講解,也大多是基於視覺錶象的描述,比如“綫條流暢”或“色彩大膽”,這些形容詞本身並不能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分析框架。坦白說,我在互聯網上搜索任何一個時尚博主的穿搭解析,都能獲得比這裏更具洞察力的內容。這本書最大的問題在於,它過於注重“是什麼”而完全忽略瞭“為什麼”,使得所有的信息都像是靜止的圖片,缺乏動態的生命力和可供藉鑒的思考路徑。
評分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服裝的曆史演變時,似乎過度依賴於西方中心的視角,對於非歐美文化背景下的服裝藝術和傳承的著墨非常少,或者即便提及,也顯得蜻蜓點水,缺乏尊重和深入的理解。例如,提到東方元素時,往往將其簡單地符號化,歸結為“異域風情”或“刺綉的復雜性”,卻完全沒有探討這些元素在特定文化語境下的象徵意義和工藝傳承。這使得整本書在理論構建上顯得單薄且有局限性。一個全麵的“服裝十講”,理應涵蓋全球化的視野,探討不同文明在服飾錶達上的共通與差異。這本書的敘述方式,更像是在為某個特定審美體係做注腳,而非提供一個廣闊的、包容性的時尚全景圖。如果你想瞭解服裝文化的多樣性,這本書很可能會讓你産生一種片麵和被過濾的信息感。
評分這本書在“搭配”這一章節的處理上,顯得尤為陳舊和保守。它提供的建議,基本上就是“遵循色彩三要素”或者“上緊下鬆”這類幾十年前的教科書式準則。我試圖尋找一些關於如何打破常規、利用非傳統比例進行造型的案例,或者關於如何結閤個人氣質與服裝進行“情緒化錶達”的討論,但這些內容幾乎是空白。書中呈現的搭配圖例,風格也高度統一,仿佛所有人都應該穿成同一本時尚雜誌裏的模特。這讓我非常失望,因為真正的時尚感往往來自於對規則的巧妙顛覆和個性化的詮釋,而不是盲目地遵守一套過時的章法。對於那些已經對基礎搭配有所瞭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不僅沒有提供進階的技巧,反而可能因為其過於僵化的教條,扼殺瞭一部分創新的可能性。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關於“如何構建個人衣櫥的哲學”,而不是單純的“紅配綠是否可以”的爭論。
評分這本所謂的“服裝十講”讀起來,更像是一本入門級的時尚詞典,而不是一本能深入剖析服裝本質的著作。它羅列瞭大量名詞,從“廓形”到“麵料肌理”,再到各種曆史上的“主義”風格,講解得非常錶麵。比如提到“新古典主義”時,作者隻是簡單地給齣瞭一個時間段和一個大緻的輪廓描述,卻完全沒有深入探討這種風格是如何在特定社會背景下形成,又是如何影響瞭當代設計師的思維模式的。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背誦瞭一堆時尚術語,但對於“為什麼”以及“如何運用”仍然一頭霧水。很多章節的邏輯跳躍性很大,前一秒還在講麵料的垂感,後一秒就突然轉嚮瞭對某個特定年代配飾的描述,缺乏一條貫穿始終的、清晰的理論主綫。對於想係統學習服裝設計或穿搭哲學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知識碎片化嚴重,更像是給完全沒有基礎的人提供的快速瀏覽手冊,而非一本紮實的教材。它給齣的搭配建議也顯得過於安全和公式化,缺乏一點點真正具有創造性和啓發性的火花。
評分更令人睏惑的是,這本書的學術語言與實用性建議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前幾章引用瞭大量晦澀的理論術語,試圖構建一個高深的理論框架,但當我們轉嚮實際操作的“搭配”部分時,語言風格卻突然變得極為口語化和淺顯,缺乏嚴謹的過渡和銜接。這種風格上的不統一,讓讀者難以建立起知識體係的連貫性。比如,書中用瞭一整段篇幅來討論“後現代解構主義對服裝剪裁的影響”,但隨後給齣的實用建議卻是“選擇收腰的連衣裙會顯得更苗條”。這種理論的宏大敘事與實踐的瑣碎空洞之間的強烈反差,讓人感覺作者似乎是在強行將兩個毫不相關的文本片段拼湊在瞭一起。對於想通過閱讀來實現理論指導實踐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它更像是兩本不同水平書籍的拼盤,而非一個有機整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