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羽毛球全攻略 技术、战术与训练(名将点评全彩图解版)
定价:49.80元
作者:【德】贝恩德-沃克尔·勃拉姆斯(Bernd-Volk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154267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9位世界羽毛球名将专业提示!·赛场经验·进阶技术·训练方法通过阅读本书,您能发现的宝贵内容:·专业羽毛球运动员亲授技艺,从比赛心理、高级技巧到运动员都在用的训练方法,帮助使用者突破瓶颈、提升运动表现。·零基础使用者的正确入门道路,从装备选择、握拍方式、预备位置等基础知识,到发球、底线、近网、杀球、平抽、反手等击球技巧,以及步法、战术和训练方法,理论与训练相结合。·全面梳理羽毛球运动技术术语、羽毛球赛事规则、世界羽毛球名将的背景等,帮助使用者全面了解羽毛球世界。
内容提要
《羽毛球全攻略:技术、战术与训练(名将点评全彩图解版)》分为两部分,第yi部分讲述羽毛球技术、训练以及理论,从装备选择、握拍方式、预备位置等基础知识,到发球、底线、近网、杀球、平抽、反手等击球技巧,以及步法、战术和训练方法等,并融合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的亲自点评,从比赛心理、高级技巧到运动员都在用的训练方法,帮助使用者突破瓶颈、提升运动表现。第二部分全面梳理了羽毛球运动技术术语、羽毛球赛事规则、专业羽毛球运动员背景等,帮助使用者全面了解羽毛球世界。
目录
1 羽毛球比赛的指导思想 …………………………………………………… 7
2 装备 …………………………………………………………………………9
2.1 球拍 …………………………………………………………………9
2.2 拍线 ……………………………………………………………… 11
2.3 羽毛球 …………………………………………………………… 13
2.4 球鞋 ……………………………………………………………… 16
2.5 球服 ……………………………………………………………… 16
3 握拍方式 ………………………………………………………………… 19
4 预备位置 ………………………………………………………………… 23
5 击球区域 ………………………………………………………………… 27
6 击球分类 ………………………………………………………………… 31
7 发球 ……………………………………………………………………… 33
8 高远球(底线击球) …………………………………………………… 39
9 近网短球 ………………………………………………………………… 45
10 杀球 …………………………………………………………………… 47
11 平抽 …………………………………………………………………… 53
12 反手 …………………………………………………………………… 57
13 网前球 ………………………………………………………………… 63
14 步法 …………………………………………………………………… 71
14.1 跨步 …………………………………………………………… 72
14.2 剪式跳 ………………………………………………………… 74
14.3 中式跳 ………………………………………………………… 76
14.4 跳杀 …………………………………………………………… 78
15 战术(单打、双打、混双) ………………………………………… 81
15.1 基本战术规则 ………………………………………………… 81
15.2 单打战术 ……………………………………………………… 86
15.3 双打战术 ……………………………………………………… 88
15.4 混双战术 ……………………………………………………… 95
16 训练 …………………………………………………………………… 99
16.1 训练周期 …………………………………………………… 100
16.2 如何组织一堂训练课 ……………………………………… 101
16.3 水平监控 …………………………………………………… 103
16.4 身体素质 …………………………………………………… 104
16.5 心理训练 …………………………………………………… 107
17 比赛 ………………………………………………………………… 111
17.1 准备 ………………………………………………………… 111
17.2 比赛形式 …………………………………………………… 113
18 受伤风险与预防(热身) ………………………………………… 119
19 技术术语 …………………………………………………………… 125
20 规则简介 …………………………………………………………… 131
21 来自雅加达后院的印度尼西亚羽毛球运动报告 ………………… 139
22 羽毛球词条库 ……………………………………………………… 145
23 统计数据 …………………………………………………………… 171
作者介绍
贝恩德-沃克尔·勃拉姆斯(Bernd-Volker Brahms)生于1969年,记者,自1992年以来一直为多个国家与地区级刊物和电视台撰写羽毛球方面的文章。他以专家身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经常参加各种大型赛事,如奥运会、世锦赛、欧锦赛和德国公开赛。
文摘
序言
我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这本书能在“战术”层面给我一些启发,毕竟羽毛球不光是技术活,更是脑力游戏。然而,这本书的战术部分,给我的感受就是“纸上谈兵”的极致体现。它列举了很多所谓的阵型和跑位,什么“上网压迫”、“后场控制”等等,听起来头头是道,但你仔细推敲一下,这些战术在实际比赛中是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情况的?书里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应对不同类型对手的弹性策略。比如,对阵一个台网型选手,我该如何调整我的落点分配和节奏变化?书里给出的建议总是那么的通用和模板化,仿佛任何一个业余球友都能轻易看穿并破解。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种通过大量实战案例分析得出的、带有鲜明个人风格和针对性的战术思路,而不是这种教科书式的死板套路。看完全书,我感觉自己对羽毛球的理解并没有加深,反而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它更像是一本给教练看的教案,而不是给场上运动员看的“战时手册”,实用价值大打折扣。
评分关于所谓的“训练”部分,我本来期待的是一些科学、周期化的训练计划,能够指导我如何科学地分配每周的训练时间,如何针对性地提高体能和专项能力。但这本书提供的训练建议,简直可以用“老生常谈”来形容。无非就是多跑跑,多拉伸拉伸,多打打多球,这些忠告随便找一个教练都能说出来,而且通常还会更具体。缺乏针对不同水平球友的定制化方案,比如针对业余双打选手,如何有效提高后场球的质量和预判能力?针对那些害怕高远球的球友,有没有更科学的心理建设和技术突破方法?书中对此几乎没有深入探讨。我需要的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要多练”,而是具体的“怎么练到有效”。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对羽毛球运动的“百科式罗列”,而不是一本能真正指导你走上赛场的“实战指南”。如果只是想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皮毛,这本书或许可以作为入门参考,但想指望它帮你实现技术上的质的飞跃,那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评分这本号称“羽毛球全攻略”的书,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挺期待的。毕竟,作为一名业余球友,总想着能找到一本真正能系统提升技术的宝典。然而,翻开书页后,那种感觉就像是期待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决,结果却发现自己手里拿的只是一本模糊不清的战术示意图集。书中的理论阐述,说实话,有些地方过于晦涩,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简直像在啃一本天书。比如,讲到发力技巧时,作者似乎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对力学原理的初步理解,但对于我这种动作僵硬的“中年危机”选手来说,那些抽象的描述根本无法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要领。我试着按照书里说的调整握拍方式,结果反而让我的手腕酸痛了好几天,完全没有感受到那种“如虎添翼”的感觉。更别提那所谓的“名将点评”部分了,感觉更像是为了增加书籍厚度而堆砌的口水话,缺乏真正深入的洞察和实战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易懂性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更像是一本概念的罗列,而非实操的指南,让人在阅读后,并没有得到立竿见影的提升。
评分从排版和装帧来看,这本书的质感确实不错,纸张厚实,色彩鲜艳,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这或许是它吸引购买者的一个因素,毕竟在这个时代,精美的外观有时比内容本身更重要。然而,这种表面的华丽掩盖不了核心内容的空洞。阅读体验上,由于章节划分比较随意,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衔接不够顺畅。你读完一个技术点,感觉刚有点眉目,下一页画风一转,又跳到了完全不相关的体能训练部分,然后又突然插入一段关于羽毛球历史的零散介绍。这种跳跃式的叙述方式,极大地破坏了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一个好的学习材料,应该像一条清晰的河流,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深入。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堆散落的鹅卵石,虽然单个看起来还算光滑,但把它们强行堆砌在一起,却形成不了任何有用的结构。对于希望系统学习和提升的读者来说,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无疑是学习效率的巨大障碍。
评分这本书的“全彩图解”部分,本应是其最大的亮点,用来弥补文字描述的不足,强化读者的理解。但实际效果却令人大失所望。那些图片,要么是角度单一,看不出动作的完整轨迹,要么就是人物动作摆拍痕迹过重,根本不像是在实战中捕捉的瞬间。我特别关注了几个高难度动作,比如劈吊上网的衔接,图解显示得干净利落,但现实中,我尝试去模仿那个定格的瞬间,却发现身体的协调性完全跟不上,图片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从上一个动作过渡到下一个动作”的细节指导。更让人费解的是,有些图示的标注显得多余且模糊,反而干扰了对核心动作的理解。这让我不禁怀疑,这些图片是不是随便找了几张素材拼凑起来的,缺乏专业人士的精心设计和编排。一个好的图解版应该是直观易懂的,能让读者“一看就会”,但这本充斥着大量低效图片的“全彩”书,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这个目标,反而成了视觉上的负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