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VCBOT零基础机器人制作(第3版) | ||
| 定价 | 45.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8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梁玮 伍杰 李衡延 李震 | |
| 页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15427649 | |
“PVCBOT”是以PVC为主要材料来制作的机器人,也是指定位在“低成本、易实现”的一项机器人DIY活动。区别于很多其他的机器人制作书籍的泛泛而谈,本系列的机器人教程除了着重介绍制作过程之外,还强调原理的分析、解释,不仅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且为了使细节过程更细致、完整,本教程主要以图文并茂甚至是图片为主的“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展现,力求更清晰明了和通俗易懂。 “PVCBOT”是以PVC为主要材料来制作的机器人,也是指定位在“低成本、易实现”的一项机器人DIY活动。区别于很多其他的机器人制作书籍的泛泛而谈,本系列的机器人教程除了着重介绍制作过程之外,还强调原理的分析、解释,不仅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且为了使细节过程更细致、完整,本教程主要以图文并茂甚至是图片为主的“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展现,力求更清晰明了和通俗易懂。
有感于自己学习制作机器人的曲折过程,梁玮萌发了用PVC制作一系列机器人的想法,并且把过程整理成教程分享给大家,并经朋友在《无线电》、《电子制作》、《中学科技》等多个杂志上发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又通过互联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相学习,一起交流,同时也有新的成员加入一起参与PVCBOT的推广与发展。
1.概述篇 1
※ 开门见山:PVCBOT是什么?有什么来历?
1.1 什么是PVCBOT 2
1.2 PVCBOT的特点 3
1.3 PVCBOT诞生史话 5
2.材料篇 7
※ 追本溯源:什么是PVC线槽材料?如何使用PVC线槽材料?
2.1 PVC线槽的介绍 8
2.2 PVC线槽的结构 9
2.3 PVC线槽的应用 11
3.工具篇 13
※ 善工利器:制作PVCBOT需要配备哪些基本的工具?
3.1 度量标记 15
3.2 机械加工 16
3.3 材料粘贴 17
3.4 接合装配 18
3.5 电路焊接 19
3.6 仪表设备 20
3.7 工具DIY:自制简易直流实验电源 21
3.7.1 基本原理 21
3.7.2 器材准备 25
3.7.3 制作过程 25
3.7.4 使用说明 35
3.7.5 成品展示 36
4.技巧篇 37
※ 熟能生巧:制作 PVCBOT需要掌握哪些常用的技巧?
4.1 度量标记 38
4.2 机械加工 39
4.2.1 开料 39
4.2.2 切条 42
4.2.3 裁切 43
4.2.4 打磨 45
4.2.5 钻孔 46
4.2.6 开槽 49
4.2.7 折弯 51
4.3 材料粘贴 53
4.3.1 502胶水 53
4.3.2 热熔胶 54
4.3.3 透明胶带 57
4.3.4 双面胶带 57
4.3.5 电工胶布 58
4.4 接合装配 59
4.4.1 紧固连接 59
4.4.2 活动连接 62
4.5 电路焊接 65
4.5.1 焊接准备 65
4.5.2 导线上锡 66
4.5.3 焊接零件 67
4.5.4 焊接电路 68
4.5.5 电路走线 70
4.5.6 电路拆焊 72
4.6 电子测量 73
4.6.1 测量电压 73
4.6.2 测量电流 75
4.6.3 测量电阻 76
4.6.4 测量二极管 79
4.6.5 测量三极管 80
5.入门篇 83
※ 初试身手:制作*简单的零号机
5.1 什么是BEAM机器人 84
5.2 振动机器昆虫 85
5.2.1 基本原理 85
5.2.2 器材准备 91
5.2.3 制作过程 92
5.2.4 调试完善 97
5.3 项目:机械蜻蜓——振动机器昆虫 100
5.3.1 制作过程 100
5.3.2 成品展示 103
5.4 项目:机械黄蜂——振动机器昆虫 104
5.4.1 制作过程 104
5.4.2 成品展示 107
5.5 项目:机械甲虫——振动机器昆虫 108 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4, 64, 64); font-family: tahoma,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1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入门级的编程和硬件书籍,但很多都存在一个通病:要么理论讲得太枯燥,让人读不下去;要么实践部分过于跳跃,很多中间步骤被一带而过,导致新手操作时会卡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然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的结构设计得非常科学,像是搭建一座坚固的楼房,地基打得极其牢固。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每一个模块功能时的那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它不仅仅告诉你“这样做能实现A功能”,还会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才能实现A功能”,这种深层次的理解对于建立正确的工程思维至关重要。而且,它的配图质量极高,色彩鲜明,细节标注到位,即便光线不好,也能清晰辨认出元件的正负极和连接方向。对于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在于它培养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某个连接点接触不良时,我不再是盲目重来,而是能够根据书中学到的原理,快速定位并排除故障。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制作一个机器人,更是在传授一套严谨的制作方法论。
评分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这对于一个依赖视觉辅助的学习材料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作为“彩印”版本,书中的元件色彩还原度非常高,特别是在区分颜色相近的导线或者识别细微的元件标识时,清晰的色彩对比度极大地减少了我的阅读疲劳和操作失误。纸张的选择也很厚实,不易被汗水或工具刮伤,可以经得起反复翻阅和放在工作台上操作时产生的磨损。通常一些技术书籍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在插图上做手脚,导致实物和图示严重不符,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的诚意。每一次翻开它,都感觉像是在和一位专业的工程师在交流,而不是在看一份粗糙的说明书。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和出版方对读者体验的重视程度,这在同类书籍中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在技术更新迭代如此之快的今天,一本“第3版”的书籍往往意味着它已经吸收了前两版的经验教训,并且融入了最新的实践成果。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常用传感器的介绍和应用,都采用了当前社群中比较主流且稳定的方案,这为后续的扩展和与其他平台的兼容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关键的是,它没有将知识点局限于PVCBOT本身,而是巧妙地将一些通用的编程逻辑和硬件接口知识点嵌入到制作流程中。这使得我即使未来想脱离这本书的框架,去制作其他类型的机器人时,也能迅速上手。它教会了我如何“阅读”一份技术规范,如何根据需求进行模块化设计,这些都是宝贵的工程素养。对于希望将机器人制作作为一项长期爱好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是极其扎实且可持续发展的。
评分作为一名电子爱好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将理论与趣味完美结合的书籍,而不是那种只有纯粹代码堆砌或者只有电路板照片的教材。这本书在趣味性方面给了我巨大的惊喜。PVCBOT的设计本身就充满创意,它利用日常可见的简单材料,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和驱动方式,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书中对这些创意是如何实现的讲解,既有技术深度,又不失轻松幽默。阅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更像是在参与一场充满探索精神的冒险。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完基础制作后,会给出一些“进阶挑战”的建议,这些挑战并非强制要求,但极大地激发了我去尝试优化现有结构或增加新功能的欲望。这种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持续的动力。它成功地把“学习”变成了一种“玩耍”,让原本可能枯燥的调试过程,也充满了发现新乐趣的期待感。
评分这本《正版 PVCBOT零基础机器人制作 第3版 彩印》简直是我的编程启蒙导师!我本来对电子和机械一窍不通,每次看到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代码就头大。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极其友好,就像一个耐心十足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你。它没有上来就抛出深奥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元件认识开始,一步步引导我们构建一个可以动的“小家伙”。最让我惊喜的是,书里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实物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即便是像我这种动手能力基本为零的人,也能对照着操作而很少出错。我记得我第一次成功让那个小小的PVCBOT跑起来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与伦比!它把原本高高在上的机器人技术,拉到了我们普通人可以触及的高度。书中对于材料的选取和工具的使用也有非常实用的建议,避免了我们走弯路花冤枉钱去买不适合的零件。对于想要跨入DIY机器人领域,但又害怕复杂理论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做,它成功地把“不可能”变成了“我可以”。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动手制作充满好奇心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