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穴 手指上的医院
【目录】
章引子
第二章太阳系与地球生态
第三章人为什么会生病
第四章江湖与天下
第五章经络穴位名称趣解
第六章治疗之路
第七章人体气血立体交通网
第八章人体自愈与中医康复
第九章元帅、将军与士兵
第十章用医如用兵
第十一章循证与印证
第十二章药食同源与非药物治疗
第十三章疏通经络是一切治疗的前提
第十四章人体自带药材和神奇药方
第十五章常见疾病处方遣穴
第十六章经络穴位坐标代码体系
第十七章生命科学的健康密码
第十八章穴位坐标代码名称位置对照表
【作者介绍】
宗绍峰,中国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威员、不错健康管理师、不错针灸师、指针穴位专家宗绍峰先生,苦心修习中华气功二十五载,避谷祛喘。通大小周天,贯任督二脉。遍览、拜习中华自然、人文科学瑰宝《黄帝·内经》、战国扁鹊《难经》、东汉神农氏《神农本草经》、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华佗《中藏经》、晋代医药家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王叔和《脉经》、唐朝药王孙思邈《千金方》、明代大医家李时珍《濒湖脉学》、杨继洲《针灸大成》,深得八纲、六经、脏腑辨证之精髓,合于阴阳五行、经络疏导、指针点穴辨证、处病、疗疾之开悟。
绍峰先生旨在传承、弘扬辉映人类历史数千年的中医传统文化,遵循炎黄子孙的伟大养生祖先《黄帝?内经》所倡导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法则天地,象似日月。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内容介绍】
该书介绍了手指上的医院,一根手指,一套经纬坐标体系。一座蕴含宇宙万物信息的健康医院,小到发烧,调理周身,大到疾病重病、疑难杂症,伸出你的指头,在大道至简的理论指引下,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固本,恢复健康
坦白说,《一针见穴》这本书,特别是宗绍峰老师在“手指上的医院”这部分内容,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惊喜。我一直对身体的健康保养很感兴趣,但对于中医,我总是感觉门槛很高,很多术语和理论都让我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将中医最核心的穴位知识,通过我们最熟悉的“手指”这一载体来呈现,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之前经常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失眠,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关于神门穴和内关穴的介绍,按照书里说的,睡前轻轻按揉,配合着深呼吸,坚持了几天,我发现自己入睡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而且睡眠质量也有所提升,整个人都感觉精神多了。书里对穴位位置的描述非常精准,配合着清晰的图示,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它不仅仅是教授技巧,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治未病”的理念,让我明白,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点滴养护,来预防和缓解很多健康问题。这本书就像一位随身的健康顾问,让我觉得掌握了这份知识,就像拥有了一座触手可及的“家庭医院”。
评分《一针见穴》这本书,尤其是宗绍峰老师关于“手指上的医院”的论述,让我彻底颠覆了对中医穴位保健的认知。我一直以为中医是老一辈人的专利,或者需要专业的医师才能掌握,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有观念。它用一种极其亲切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把中医的瑰宝——穴位,带到了我们普通人的指尖。书里讲解的常用穴位,几乎涵盖了我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小毛病。比如,我经常因为长时间对着电脑而感到眼睛干涩疲劳,书里介绍了睛明穴和攒竹穴的按摩方法,我试着在工作间隙按揉,发现眼睛的酸涩感真的有很大缓解,那种清爽感是以前使用眼药水无法比拟的。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穴位定位,还穿插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等,让你在学习穴位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吸收中医的精髓。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我在掌握具体方法的同时,更能理解其背后的原理,从而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坚持。
评分这本《一针见穴》真的给我打开了中医穴位治疗的新世界!以前总觉得中医玄之又玄,那些穴位更是摸不着看不见,感觉离我好远。但这本书,尤其是宗绍峰老师写的“手指上的医院”这个部分,简直太接地气了!它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把我们最熟悉的手指变成了一个浓缩版的身体地图。我一直有个小毛病,就是容易颈椎不舒服,以前都是硬扛着或者贴膏药。看了书里的介绍,才发现手指上的某个特定位置,竟然对应着我的颈椎。试着按照书里说的力度和手法去按压,真的有缓解!那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手指真的成了我身体的“诊断仪”。而且书里讲解穴位的时候,不仅仅是告诉你在哪儿,还穿插了中医的传统文化,比如“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让我更能理解为什么按压这里会有效果。这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方法,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慢慢领悟到中医的魅力。它让我觉得,原来自己在家就能做一些简单有效的保健,不必什么都依赖医生。书里的图文并茂,穴位的位置解释得非常清晰,即使是第一次接触中医的人,也能照着书上的指示操作。我特别喜欢它提到的“随身携带的医院”这个概念,真的太贴切了!
评分不得不说,《一针见穴》这本书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上做得相当出色。宗绍峰老师的“手指上的医院”理论,不仅仅是穴位定位的指导,更像是在普及一种“自我疗愈”的哲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常用穴位的讲解,它们往往集中在一些我们生活中最容易出现小毛病的地方,比如头痛、胃不适、失眠等等。这本书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非常朴实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这些穴位的功能和保健疗疾的方法。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睡眠质量很差,整个人都感觉提不起精神。试着按照书里介绍的安眠穴和神门穴,每天睡前轻轻按揉,坚持了大概一周,真的感觉入睡变快了,而且醒来后没有那么疲惫。这让我觉得,原来很多时候,我们身体发出的信号,我们是可以倾听并回应的。书里还讲到了很多穴位保养的细节,比如按压的力度、方向、频率,甚至还提到了不同季节、不同体质的人可以如何调整。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在实践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也更有信心去坚持。它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身体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一针见穴》这本书,特别是关于宗绍峰老师“手指上的医院”这个部分,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医认识的一个全新维度。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感到好奇,但又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切入点。《一针见穴》就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白。它把复杂的穴位知识,通过手指这样一个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知到的载体来呈现,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极其实用。我一直有个老毛病,就是打喷嚏流鼻涕,有时候一天要用掉好几包纸巾。看了书里关于迎香穴和上星穴的介绍,试着每天早上用指腹轻轻按揉,并且配合着书里提到的擦拭鼻翼的方法,效果出奇的好!症状明显减轻了,有时候甚至能感觉到鼻腔里通畅了许多。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穴位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这些穴位为什么有效,以及如何运用到日常保健和缓解不适中。书里的插图非常清晰,每一个穴位的位置都标记得非常准确,即使是我这种对方向感不太好的人,也能轻松找到。它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疾病,而是可以主动地去调理和呵护自己的身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