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历代经典宝库:救世的苦行者 墨子
定价:29.80元
作者:周富美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05730465
字数:
页码:2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么读经典?
50余位台湾名家解读,好评多的传统文化大众读本
余秋雨倾力作序,10余位文化名人隆重推荐
台湾人从小读到大,畅销30年,影响海内外的国学启蒙读物
畅销三十年,辐射五大洲华人圈
强大写作阵容,力推中华传统经典
时代华语图书重金重磅引进出版
内容提要
墨子是是战国初期一位主张言行合一的哲学家、科学家和热心救世的实干家。他的学说在战国时代盛行了二百多年,与儒学并称“显学”。墨子的若干主张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他的兼爱、非攻、尚贤、非命、节用俭约以及积极的实践精神,不仅与现活不相违背,而且还有启迪的作用。
目录
致读者书
前言
章 一个苦行者的形象
节 行义的精神
第二节 坚毅的性格
第三节 言行合一
第四节 义行实录
第二章 与儒者的论战
第三章 对孔子的批判
第四章 墨子十论
节 兼爱
第二节 非攻
第三节 尚贤
第四节 尚同
第五节 节用
第六节 节葬
第七节 非乐
第八节 天志
第九节 明鬼
第十节 非命
第十一节 结语
……
作者介绍
周富美,台大中文研究所毕业。曾任台大中文系教授、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2001年自台大退休。著有《墨子假借字集证》、《墨子、韩非子论集》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心,封面以深邃的墨绿色为主调,辅以烫金的纹饰,散发出一种古典而庄重的气息。内页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触感温润细腻,油墨印刷清晰,即使是仔细揣摩那些繁复的古代文字,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初次翻开时,那种纸张与指尖摩擦的沙沙声,仿佛能把我带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让人立刻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尤其是那些跨页的插图和图表的排版,既不显得拥挤,又能精准地传达出信息,显示出排版者深厚的功底和对细节的执着追求。可以说,光是捧着这本书,就已经算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这种对实体质感的重视,在当今这个充斥着电子阅读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让人更愿意花时间去静心品读。
评分我阅读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关于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脉络介绍得极为精妙。作者采用了类比和对比的手法,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思潮,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语言和生活实例进行了解构和重塑。比如,在阐述某个学派的核心观点时,它并没有直接堆砌古籍原文,而是先设想了一个现代社会中可能出现的伦理困境,然后引导读者思考古代的思想家们会如何应对,这样一来,理论就立刻鲜活了起来,不再是僵硬的教条。这种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即便是对哲学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并对其思想体系产生初步的认识和兴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述和注释上的严谨态度,每当出现关键概念时,都会有旁注进行延伸解释,使得知识的吸收过程非常扎实和连贯。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展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在描述宏大历史场景时,文字气势磅礴,用词典雅,充满了古典文学的韵味,读起来有一种诵读史诗的感觉。但一旦转入对具体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笔锋又变得极其细腻入微,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复杂性,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古人面对抉择时的挣扎与光芒。更难得的是,在涉及到复杂的概念辨析时,作者又能迅速切换到一种冷静、精准、近乎科学的论述模式,条分缕析,逻辑严密,没有丝毫感情色彩的干扰。这种在“浪漫的诗意”、“深刻的哲思”和“严谨的分析”之间自如切换的能力,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极其丰富,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令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出色,张弛有度,让人欲罢不能。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冗长乏味的学术著作,而是巧妙地将历史背景的交代、思想家的生平轶事与核心理论的剖析穿插融合。有时候,情节的推进会突然放缓,转而聚焦于某一个历史事件的细节描写,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当时社会环境对思想诞生的影响,这种“环境烘托”的手法,使得理论的产生显得顺理成章,极富历史的厚重感。而当进入理论阐述的高潮部分时,语言风格又会陡然变得紧凑有力,逻辑链条层层递进,如同精密运转的钟表,每一个论点都支撑着下一个,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有种拨开迷雾、豁然开朗的快感。这种阅读体验,实在是一种享受。
评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处理跨文化交流和思想传承方面展现出的广阔视野。它并没有将古代的智慧孤立地看待,而是不断地将其置于更宏大的世界历史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比如,当探讨某一哲学流派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制度时,作者会适时地引入同时期其他文明的类似实践进行参照,这种横向的比较视角,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边界。它鼓励读者跳出“本国中心”的思维定式,去思考人类文明共通的难题和解决路径。这种处理方式,让整本书的格局一下子拔高了,不再仅仅是对古代文本的注解,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演化史的壮丽画卷,充满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