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国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实证研究
定价:28.00元
作者:段黔冰,张红坚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64720728
字数: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阳光体育运动至今已历时七载,统观我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各省、市、区(县)皆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一些地区和学校有条不紊地开展着阳光体育运动;一些地区和学校因难以找到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有效方法而出现徘徊不前的现象;也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掀起“运动式”阳光体育运动之后,出现了偃旗息鼓的现象。分化现象的客观存在,是我国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初期不可回避的必然现象,是各地区、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相关因子结构性差异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客观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基于不同地区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各类因子的结构性差异,我国阳光体育运动难以实现“齐头”式发展,但追求“并进”式发展是可期也是必须的,因为“扭转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滑态势”和“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时代要求,不容许也不容忍“后进”。因此,要消除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徘徊不前”和“偃旗息鼓”的现象,实现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并进”式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对当前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研究,为我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研究就是其中一项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和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
目录
绪论
章 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的内涵及其研究的理论依据
1 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的含义
1.1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与本质
1.2 推广与传播
1.3 模.式
1.4 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的内涵
2 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场”理论——方法论支持
2.2 “自组织”理论——认知基础
2.3 “5W模式”传播理论——调查分析逻辑取向
第二章 北京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管理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1 北京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2 朝阳区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3 密云县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4 宣武区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 操作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1 密云第六中学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2 北师大朝阳附中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第三章 四川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管理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1 四川省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2 成都成华区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3 江油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 操作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1 杨柳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2 双林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3 诗城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第四章 陕西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管理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1 陕西省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实证调查
2.2 西安市阎良区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 操作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1 阎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2 西飞第四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实证调查
3-3康桥初级中学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第五章 上海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管理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1 上海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2 徐汇区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3 宝山区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2.4 崇明县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 操作层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1 位育中学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3.2 宝山中学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实证调查
……
第六章 重庆阳光体育运动推广证实调查
第七章 广西阳光体育运动推广证实调查
第八章 现阶段我国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及其分析讨论
第九章 我国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我国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实证研究》:
2.2.2强化师资队伍和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为辖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硬、软件支持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关键,朝阳区教委根据《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意见》,以调控体育教师工作量标和平均课时数为工作重心,强化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齐配足体育教师,不断健全和完善朝阳区体育教师的培养机制。同时,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力度,通过组织大规模的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培训,通过承办和组织参加市基本功考核、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和创编操评审活动等手段,不断提高辖区内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业务能力,为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深入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学校体育设施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条件,朝阳区、区教委根据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和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完善体育场馆建设,配齐配足体育器材设施,提高使用效益。几年来,区教委投资1.2亿元用于学校体育场地改造;500万元为学校配备快乐体育园地器材;800多万元为学校配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4000多万元用于健康促进校建设,改善学校物质环境。此外,还制订了《朝阳区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获市级以上成绩奖励办法》等,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了系统化管理:每年设立专款对市、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给予支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按照团队规模支持2~4万元;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按照团队规模支持1~2万元;主办或承办区级以上体育赛事或重大活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可向区教委申请经费支持。以上措施,为辖区内中小学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硬、软件支持。
2.2.3围绕“中央7号文件”和北京市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意见”,着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专项工作
一是切实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工作落实。按照教育部和
市教委的要求,为了较好地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相关任务,
朝阳区狠抓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工作。首先,下发《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分析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领导高度重视《标准》的测试及上报工作,并要求成立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其次,朝阳区、教委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硬、软件建设,为辖区内各中小学配备体质测试仪器设备,并对各校测试负责人进行严格的培训;其三,要求学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反馈制度,将测试结果和建议及时反馈学生和家长,引导家校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其四,建立数据的分析和检查制度,通过对每年测试数据的对比,针对性制定措施;其五,通过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纳入市级三好学生评选和对学校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和表彰,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质量。
二是大力推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改革。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对重视青少年体育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为保障其导向功能的充分发挥,朝阳区积极推行和完善了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首先,制定并下发《朝阳区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实施方案》,成立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领导和质量监控小组,对考试制度和管理进行了规范。其次,通过统一考核项目和标准、及时公示成绩、加强考试监督和召开初中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现场会等,提高体育升学考试科学性、公平公正性。
三是狠抓“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时间落实。“每天锻炼l小时”是消除青少年学生“运动缺乏症”的重要途径,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时间落到实处,一方面,朝阳区统一调整了中小学教学活动计划,将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列入课表,并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工作的意见》和《朝阳区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保障措施》。以上《意见》和《措施》的下发,严格控制了教学时间总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足体育课,实施大课间,以课程和作息制度的形式使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得到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朝阳区针对学生“每天锻炼l小时”加强了监督管理,设立了专项督导,辖区各中小学践行“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活动得到有效监督,消除了“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有名无实。
……
序言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在茫茫学海中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灯塔。我一直认为,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是塑造人格、培养品德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孩子们在学业之余,也能保持健康的身心,参与到充满活力的体育活动中来,是每一个家长和社会都应该深思的问题。“实证研究”这几个字,让我对这本书的深度和专业性有了很高的期待。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通过严谨的研究方法,来揭示我国阳光体育推广的真实面貌的?它是否能够深入剖析目前推广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推广策略,例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何调动社会资源,如何构建家校社协同的推广体系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阳光体育的理念,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人的感觉非常阳光、积极向上,这让我立刻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深感好奇,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如何有效地推广阳光体育,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从中受益,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深入剖析目前我国在推广阳光体育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相信,作者一定花了大量的精力去收集和分析数据,才能写出这样一部实证研究。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模式”的探讨,究竟是什么样的推广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它是否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阳光体育可能会面临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的不足,而发达地区则可能面临更激烈的升学竞争,挤占体育活动时间的问题。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跨越这些障碍的思路,让阳光体育真正惠及到每一个孩子,是我非常关注的。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践,来佐证其理论研究的价值。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出版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我一直关注的社会议题。我深知体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阳光体育的推广显得尤为迫切。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实证研究”这四个字,让我立刻联想到它可能会包含大量的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和理论探讨,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阳光体育推广的现状,例如,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学校在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现有模式的有效性评估。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具体的推广策略,比如如何通过课程改革、课外活动设计、家校社联动等方式,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衡量阳光体育推广成效的指标和方法,以便于未来的持续改进。我对那些能够真正触及问题的根本,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的研究成果,总是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因为“阳光体育”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里总是与健康、活力、快乐联系在一起,而“实证研究”则预示着这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深入到实践中去。我一直认为,要真正推广好一项事业,就必须了解它的现状、挑战以及成功的经验。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通过“实证研究”来展现我国阳光体育推广的真实画面的。它是否会关注不同群体(例如,城乡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参与阳光体育方面的差异?它又是否会分析在推广过程中,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区等各个主体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推广模式的“干货”,比如,有哪些创新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它们是如何克服推广中的阻力的?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可操作的推广思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阳光体育带来的益处,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评分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阳光体育”似乎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具体落实到推广层面,总觉得有些模糊。然而,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意识到它将填补我在这方面的认知空白。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界定“阳光体育”的内涵和外延的,它是否仅仅是指体育运动本身,还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例如,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规则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以及健康的体魄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都是我在思考阳光体育推广时会遇到的问题。书中提到的“实证研究”,让我对它的专业性和可信度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希望它能通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对现有的推广模式进行深入的评估,找出其优势和不足。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节奏加快、电子产品普及的背景下,如何让孩子们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创新的、有吸引力的推广策略,来激发孩子们的体育兴趣,是我非常期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