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资治通鉴:锦言妙语书法文言白话对照
定价:350.00元
作者:陈木香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043694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资治通鉴锦言妙语(书法文言白话对照)(精)》(作者:陈木香)收录了《资治通鉴》中的锦言妙语300余则,分别用小篆、隶书、楷书书写,并配上相应的文言、白话。这些锦言妙语深刻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为政爱民、选贤任能、文韬武略、创业守成、纳谏改过、为人处世、和谐社会、居安思危、精忠报国、开放招商等方面的文明思想和兴衰治乱的训诫。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目录
前言附1宋神宗资治通鉴序附2司马光进表书附3宋神宗奖谕诏书为政爱民篇选贤任能篇文德武略篇创业守成篇纳谏改过篇为人处世篇和喈社会篇居安思危篇精忠报国篇陈木香的文化梦想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讲述“发生了什么”,而是深入挖掘了事件背后的“为什么”。它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框架,让我得以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剖析尤其到位,他没有将历史人物简单地脸谱化为“好人”或“坏蛋”,而是展示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复杂的人性挣扎和决策逻辑。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一些经典决策片段的深度解读,那些权衡利弊的分析,放到今天的商业竞争或者管理学中去套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与其说我在读一本史书,不如说我在上一堂关于人类行为、政治哲学和领导力的精品课程。
评分说实话,我对传统文言文的阅读一直心存敬畏,生怕自己理解不到位,反而被艰涩的词句绊住了脚。但这次的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作者在处理文言原文时,展现出了一种极其高明的平衡感。他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籍魅力,确保了历史文献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同时又在恰当的位置提供了清晰、流畅的现代诠释。这种对照的排版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那些曾经只存在于象牙塔中的智慧,能够真正走入寻常爱好者的视野。我发现,很多过去一扫而过的句子,在经过白话文的“点拨”后,其深层的意蕴和哲理才豁然开朗。这不仅仅是翻译,更像是一种深度的文化解码工作。
评分从一个纯粹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沉浸感”和“可操作性”。很多史书读完后,除了记住几个名字和时间点,似乎就没有留下太多深刻的东西。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像是一本操作手册,告诉你古人是如何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竞争和最终胜出的。它教会我如何去辨识局势,如何去预判人心,如何去把握时机。我甚至会时常停下来,对照着白话文,默诵几句原文,感受那种古老智慧经过时间打磨后所散发出的锐利光芒。这是一本可以反复咀嚼、每次都能咂摸出新意的书,绝对值得每一个对历史和自我提升有追求的读者拥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又不失典雅的感觉,拿在手里就有一种阅读历史的庄严感。我特别喜欢封面那种 subtle 的纹理处理,不像现在很多书追求的廉价的亮面效果,而是透着一股沉淀下来的文化气息。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墨色印得清晰又不刺眼,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翻开扉页,那种对经典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我以前买过几版同类型的书籍,但很多在排版和细节处理上都显得有些粗糙,这本书显然是在制作工艺上投入了大量心血,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这不是一本普通读物”的信号。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长久珍藏的工艺品。每次看到它摆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书房的格调都提升了不少。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恰恰说明了出版方对内容本身的尊重,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更高的期待。
评分初读之下,我被作者处理叙事节奏的方式深深吸引住了。历史书读起来往往容易陷入繁琐的年代罗列和事件堆砌,但这位作者的笔法却显得极其老练和精妙。他似乎懂得如何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精准地捕捉到那些能够牵动人心的“人”的故事。叙述的角度不再是冰冷的官方记录,而是仿佛有一位睿智的长者,在温暖的炉火旁,娓娓道来昔日风云变幻中的种种权谋与智慧。尤其是一些关键转折点的描写,处理得张弛有度,让你在跟随历史人物的跌宕起伏中,不自觉地开始思考“如果是我,会如何抉择”。这种代入感,是很多历史著作所欠缺的,它将原本遥远的过去,拉近到了触手可及的当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