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90元走中国
定价:34.00元
作者:陈超波口述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3027680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一个90后旅行家的传奇故事!90元开始徒步中国,创造青春新传奇!视频、浙江卫视、安徽卫视访谈节目热点人物。
内容提要
一位普普通通的90后男孩儿,一个走遍中国的简单梦想,一段出发时仅有90元的无悔旅程,三者融合在一起,就是你手中的这本《90元走中国》。透过它,你会看到陈超波所走过的路,而这就是一条90后自由无羁、追求个性的路。这条路,带给他了生命的重重考验与无尽感悟。饿了又没有钱,他就打工挣一顿饭;困了又无处借宿,他就支个帐篷睡一晚。在内蒙古海拉尔,病痛与疲惫一度把他压垮,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在河南兰考,他给贫穷而无助的孩子们义务上课,品味无私付出的欢乐;在西藏,他倾听高原的呼唤,感受人类纯粹的情感……让我们同他一道重温旅程中心灵的每次震动,从中你会发现一段宛如激流般蜿蜒曲折、奔涌向前的青春之旅,以及感同身受的我与你。
目录
作者介绍
陈超波,1991年出生于湖南永州,幼年父母不幸去世,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但命运的坎坷并没有使这个90后男孩儿消沉。2011年,他怀揣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梦想与仅有的90元钱出发,计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环绕中国一周。一路上,他饱览各地风光,也历经世态炎凉。原本单纯的徒步行走,变成了一场90后走入大自然、走向人世间的心灵之旅。旅程中,他遭遇了无数苦难与考验,也获得了许多感动与朋友,整个人都在变得更加的丰富与坚强。浙江卫视、安徽卫视、视频都报道过他的事迹,引发空前热议。陈超波已经逐渐成为了折射当代90后充满独立个性、尝试勇气与开拓精神的闪光形象的一面镜子,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知道他的名字,开始关注他的足迹,这其中也包括将要阅读本书的你。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对这本书充满了怀疑,心想,区区90元怎么可能走完中国?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悖论或者一个纯粹的噱头。然而,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却以一种近乎严谨的、反直觉的方式说服了我。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旅行的“目标”从“到达”彻底转移到了“体验”和“记录”上。他并不执着于走完多少个省份,而是执着于在每一个驻足点,完成一次深度的社会学观察。书中对人际交往的描写尤为精彩,因为预算有限,他不得不更多地依赖陌生人的善意,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纯粹和赤诚。他记录下的那些无私的帮助——一个老乡主动分享的半块干粮,一个车站工作人员偷偷指引的免费住宿点——这些瞬间,比任何昂贵的门票都更具震撼力。这本书的基调是充满生命力的乐观,即便条件艰苦,作者也从未流露出怨言,反而从中提炼出了一种对生活本身的敬畏。它没有提供廉价的鸡汤,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脚步和汗水,重新定义了“富足的旅行”的含义,读完之后,心中涌起的是一股想要放下一切,重新出发的冲动。
评分初捧此书,我本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极限挑战”的流水账,毕竟“90元”这个数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戏剧性。然而,翻开之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哲思,他更像一位行走的人类学家,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旅行者。他似乎对“花费”这件事抱有一种近乎仪式感的尊重,每一笔开销都成为他观察当地物价体系、风土人情的切入点。他并没有为了省钱而刻意牺牲体验,反而因为预算的限制,被迫深入到城市肌理的最深层。比如,为了省下一顿饭钱,他可能选择在当地菜市场与小贩攀谈,从而了解到了这个地方的农产品流转模式;为了避开昂贵的景点门票,他选择了去探访社区公园或老街坊,记录下人们闲暇时的生活状态。这种“被动探索”所带来的收获,远超那些付费导览所能提供的。书中对于光影、气味、声音的捕捉尤其到位,那种在特定气候和时间点才能捕捉到的“瞬间感”,被文字定格得栩栩如生。读完后,我不再仅仅关注我要去哪里,更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去”以及“如何去才能更好地看见”。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是沉稳而内敛的,读起来需要耐心,但回报是丰厚的精神滋养。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就像是未经打磨的黄河泥沙,粗粝,但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我是在一个下雨的周末拿起它的,原本是想找本轻松的游记打发时间,结果却被深深地卷入了作者的“90元世界观”中。与那些动辄介绍米其林餐厅或豪华酒店的游记不同,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反高潮”叙事。作者似乎刻意避开了那些被旅游业过度包装的“必看”景点,转而对那些被日常化、被忽略的元素抱有极大的热情。比如他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去描述不同地区早餐摊上的油条或包子在口感和制作工艺上的细微差别,以及为了多看一眼这些细节所付出的“时间成本”。这种对微观世界的执着,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旅行的肤浅。我过去总是忙着打卡,忙着拍照留念,却从未真正“品尝”过一个地方。作者的视角是如此谦卑而专注,他不是一个征服者,而是一个谦卑的求教者。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我感觉自己好像也跟着他一起挤在了拥挤的绿皮火车上,闻着汗水与廉价烟草混合的味道,但同时又因为即将到来的新发现而感到热血沸腾。
评分这本《90元走中国》的作者,真是个奇才!他用近乎“抠门”的预算,完成了我们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壮举——深度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手里捏着计算器,脑子里盘算着自己下一次旅行的预算,简直是手心直冒汗。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其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旅游报告”腔调,反而是邻家大哥跟你分享他一路上的“省钱秘籍”和“踩坑经验”。他会细致地记录下每一次公交车的票价,甚至是如何在偏远小镇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家庭旅馆,那种精打细算到极致的智慧,让人既佩服又心酸。佩服的是那种将“生活哲学”融入旅行的态度,心酸的是,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社会中,对深度体验与经济压力之间博弈的真实写照。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穷游指南”,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旅行和生活的视角:真正的风景,往往隐藏在那些最朴素的日常开销和最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我尤其喜欢他描写在火车硬座上与形形色色的旅客交流的片段,那些看似琐碎的对话,却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群像,比任何官方导游词都要真实和动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场伟大的旅程,需要的不是鼓鼓的钱包,而是清醒的头脑和一颗愿意去感受世界的心。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一个非常“朴素”的印象,这与书名所传达的某种“硬核”精神倒是蛮契合的。我最欣赏作者处理时间流逝的方式。在长达数月的旅途中,面对物质的匮乏和身体的疲惫,人很容易变得焦躁或麻木,但作者却通过对不同地域的“时间感”的对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稳定。在西部高原,时间似乎被拉得很长,人们的生活节奏缓慢而悠远,他的文字也变得舒缓开阔;而在东部沿海的某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时间的压迫感似乎让市民的脚步都带着紧绷的旋律。他用极少的金钱作为锚点,去衡量不同社会结构下人们对于“时间价值”的判断。这不仅仅是一趟地理上的位移,更是一次深刻的“时间维度”的探索。书中对“饥饿”与“满足”的描写尤其令人动容,那不是对贫困的控诉,而是一种对基本生存需求的重新认识。当你真正体验到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在极限环境下带来的巨大慰藉时,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富足”。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近乎禁欲的观察视角,非常适合那些厌倦了过度消费和浮华表象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