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給孩子當下的幸福
定價:29.80元
作者:馬麗娟
齣版社:華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0753194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63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是中國幼兒教育機構李躍兒芭學園的教師馬麗娟老師,本書描寫的正是芭學園的老師和孩子們的幸福生活。作者在這裏工作長達10年,並將在這裏的教育感悟匯集成瞭本書。書中的點點滴滴都湛透著作者的愛與責任,更嚮人們展現瞭寶貝在幼兒園中那些不為傢長所瞭解和知曉的寶寶性格的另一麵。
目錄
前言 讓孩子感受當下的幸福
章 孩子的幸福狀態
1 小哥哥重返小農莊
2 小人兒有過經驗
3 當你創造瞭9個遊戲的時候
4 我的尿打敗瞭你的尿
5 小貼畫引發的焦慮
6 覺醒的人
7 幽默的韆歲奶奶
8 我想當宮女,不想當公主瞭
9 有時挨打,有時是心肝寶貝
10 是我們搞錯瞭
11 另類的裝扮引發的思考
12 可是我不會用泥巴造人
13 把自己塞進被套裏
14 我的孩子不喜歡午休
15 拉木頭的小夥子們
16 我的朋友叫阿黃
17 舅舅來瞭,我一吃飯,就不能思考
18 覺醒的人
19 做柵欄的三個人
20 點燃心靈的蠟燭
第二章 孩子的情緒釋放
1 幫助孩子的三種狀態
2 “愛”引發的思考
3 自然的做法避免不自然的狀態
4 一搶而光的鬆果
5 難為情的假麵具
6 我們需要規則
7 留一半眼淚給媽媽擦
8 眼淚會控製人
9 挑顔色挑
10 為什麼用腦袋撞地闆
11 找樂子就是要在不經意間
12 眼淚給人留下瞭什麼
13 弱勢群體是怎麼被製造齣來的
14 我的“自殺手冊”
15 活在電視中
16 我的孩子不再陽光
17 故事的影響力
18 有意義的工作不分男女
第三章 孩子的睏難呈現
1 長著棉花糖腿的人
2 他一來,警報器自動就響
3 一臉無辜的人
4 “難相處”背後的秘密
5 遭遇傳說中的丞
6 失控狀態的孩子
7 一個人的特殊工作
8 無頭蒼蠅
9 進村的鬼子
10 窗颱上爬滿瞭小孩兒
11 花兒
12 瞬間抓住貓的鼻孔
第四章 與孩子一起感受當下的幸福
1 混齡幫
2 為什麼這個孩子總是坐不下來
3 毛毛蟲和蝴蝶
4 這個娃娃需要休息
5 作畫時要等待
6 整理一片狼藉
7 老師巧妙的加入
8 和諧的節奏
9 信任的力量
11 進入森林的秘密
10 還沒有準備好上學前班
12 飛機在哪裏飛
13 有效行為的有效性
14 把握“幫助”的度
15 距離會幫助我們
15 我的孩子狀態不穩定
16 鮮活的當下
17 用心去迎接
18 善始善終
19 雲朵中的力量
20 他們是拯救我們的人
第五章 孩子給瞭我們成長的力量
1 僕人的鏡子
2 僕人蛻變的過程
3 僕人成長的力量
4 僕人蛻變的過程
5 盧素福和阿爾瑪
6 心靈的乾涸
7 辦公室裏的聲音需要有人陪
8 脫掉瞭自己的背心在洗澡
9 我心憤怒
10 牧羊人的時代
11 位置的變化取決於方式的變化
12 僕人間的互相影響
13 心靈寜靜地地方
作者介紹
馬麗娟,畢業於寜夏大學美術係國畫專業。 中國批接受國際華德福史坦納幼兒教育協會培訓的幼兒教師,並獲得證書。 李躍兒芭學園教師,擅長教育管理,培養、提升教師團隊以及對教育感悟的總結。在10年不間斷地教育實踐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積纍瞭大量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對“不完美”的全然接納。在很多育兒論述中,總有一種隱隱的焦慮感,仿佛父母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理性、完美地應對所有挑戰。但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之,它勇敢地承認瞭父母的脆弱、疲憊,甚至那些不經意間的“失控”。作者似乎在用一種非常坦誠的方式告訴你:是的,你可能會做錯,你可能會感到無力,這纔是真實的為人父母的體驗。正是因為這種坦誠,這本書的力量纔顯得格外強大,它像一個巨大的、溫暖的擁抱,讓你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它沒有提供虛假的保證,而是提供瞭一種力量的來源——那是來自承認自身局限後生發的韌性。讀完之後,我感覺身上那種莫名的、來自外界期望的重壓似乎減輕瞭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平靜,明白生活本就是一場不斷學習和修正的旅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帶著微微磨砂質感的封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著一股溫暖而踏實的感覺。我尤其喜歡它扉頁上的那句引言,雖然不是直接談論育兒方法論,但那種對生活本真的捕捉,一下子就擊中瞭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內頁的排版也做得非常用心,字體大小適中,行距寬鬆,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難得的是,它在章節之間的留白和插圖選擇上,都透露齣一種剋製的美感,既不喧賓奪主,又能恰到好處地在視覺上提供喘息的空間。我常常在忙碌瞭一天之後,隨手翻開其中一頁,不為汲取具體的知識點,隻是單純享受這種被溫柔對待的閱讀體驗。它讓我想起以前收藏的那些老物件,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蘊含著歲月的沉澱和手工的溫度。這本書在整體視覺傳達上,成功地營造瞭一種“慢下來,好好看”的氛圍,這在充斥著快餐式信息的當下,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值得放在書架上細細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留白”藝術做得實在高明。很多關鍵性的觀點,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結論,而是把大部分的思考空間交給瞭讀者自己去填充。例如,在描述一個親子衝突的場景後,作者往往隻是輕輕地收住筆鋒,剩下的“如何處理”和“背後的原因”就成瞭一個邀請,邀請你,作為閱讀者,去運用你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力進行推演。這是一種非常尊重個體差異的寫作手法。它避免瞭將復雜的親子關係簡單化、標簽化,而是承認瞭每個傢庭都是一個獨特的生態係統。我發現自己常常在讀完某個段落後,會不自覺地停下來,盯著某一句話看瞭很久,腦子裏開始快速地迴憶自己過去相似的經曆,並在腦海中進行一次小型的“自我對話”。這種主動的、內省式的參與,遠比被動接受信息來得深刻和持久,它真正激發瞭我們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結構組織上采取瞭一種非常跳躍卻又和諧的方式,它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有明確的遞進邏輯,而是更像一部散文集,每一篇似乎都可以獨立存在,卻又在某種無形的情感綫上相互牽引。我習慣於隨機翻閱,今天可能讀到的是關於“時間感的培養”,明天可能就跳到瞭對“失敗的接納”的探討。這種非綫性的閱讀體驗,反而更符閤我們日常生活中思維的跳躍性。它沒有強迫你必須按照既定的路綫圖去學習,而是允許你的注意力在你最需要的時候被某一個主題“捕獲”。這種自由度極高,它不設邊界,使得這本書的適用性變得非常廣泛,不同階段的父母都能從中找到觸動自己的那個點。我甚至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它就會反射齣你當前最需要麵對的心境,而非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說實話,初讀時讓人感到有些許的意外,它沒有那種常見育兒書籍裏常見的專傢腔調或者大道理的說教。相反,作者似乎是以一種非常平實的、近乎於朋友私下傾訴的口吻在進行交流,那些細膩的情緒捕捉和日常生活的瑣碎片段,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你甚至能從那些文字中嗅到清晨廚房裏咖啡的香氣,或者感受到午後陽光穿過窗簾灑在地闆上的那種暖意。它不是在告訴你“你必須怎麼做”,而更像是在分享“我曾經經曆過什麼,我從中感受到瞭什麼”。這種“去權威化”的處理,極大地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讓人卸下瞭心理上的防備,更容易接受其中的觀點。我讀到某一段描述孩子對一片落葉的癡迷時,忍不住笑瞭齣來,因為那完全就是我傢那位小傢夥的日常再現。這種高度的共鳴感,是許多刻意煽情的文字所無法比擬的,它來源於對生活最深切的觀察和最真誠的迴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