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傳習錄(葉聖陶點校版)
定價:39.00元
作者:王陽明著 葉聖陶點校作
齣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80769586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簡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珍貴版本,陽明粉絲**心學讀物
葉聖陶解讀《傳習錄》,大師眼中的大師。
塵封88年的民國絕版圖書,大陸全譯齣版。
贈送絕版《王陽明先生圖譜》(印刷品)。
內容提要
作為陽明粉絲學習入門讀物的《傳習錄》。全書分為上、中下三捲。上捲經王陽明本人審閱,中捲裏的書信齣自王陽明親筆,是他晚年的著述,下捲雖未經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瞭他晚年的思想,並記載瞭王陽明提齣的“四句教”。
大傢葉聖陶於88年注釋的商務版性毋容置疑,且是大陸齣版,並隨書贈送絕版《王陽明先生圖譜》(市場估價一萬元),使得本書稿成為陽明粉絲和國學愛好者珍藏的。
目錄
緒言
一、傳習錄 二、王守仁 三、王學 四、王學大概 五、餘語
上捲
徐愛錄 徐愛跋 陸澄錄 薛侃錄
中捲
錢德洪序 答顧東橋書 答周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 錢德洪跋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 訓濛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教約
下捲
陳九川錄 黃直錄 黃修易錄 黃省曾錄 錢德洪錄 錢德洪序 黃以方錄 錢德洪跋
王陽明先生圖譜
作者介紹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的思想傢、文學傢、哲學傢和軍事傢,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傢、道傢、佛傢。代錶作有《王陽明全集》、《傳習錄》、《大學問》等。
葉聖陶,原名紹鈞,字聖陶。蘇州人。文學傢、教育傢、編輯齣版傢和社會活動傢。代錶作有《倪煥之》《腳步集》《西川集》《稻草人》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在結構上的安排,展現齣一種高超的邏輯推進能力。它並非是零散觀點的堆砌,而是一步步精心構建的階梯,引導讀者從錶層現象深入到內在的本質。每一部分的過渡都顯得自然而然,前因後果清晰可辨,仿佛是精密計算過的路綫圖。我尤其欣賞它處理復雜概念時的耐心,它不會跳躍式地拋齣結論,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論證,讓讀者“自己”得齣那個結論,這種參與感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和理解的深度。有時,即便是一些看似日常的敘述,也暗含著深遠的哲理鋪墊,為後續更宏大的主題做好瞭堅實的基石。這種結構的美感,讓閱讀變成瞭一種探索和發現的過程,每一次翻頁都像是打開瞭新的視野,充滿瞭發現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在我看來,是一種近乎於透明的清澈。作者的筆觸極其凝練,每一個詞語都像是經過韆錘百煉,摒棄瞭所有不必要的雕飾與浮華,直抵事物的核心。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很少需要停下來反復推敲某個晦澀的句子,相反,思想的河流是順暢地嚮前流淌,清晰而有力。這種文字的“度”把握得極妙,既有古文的韻味和曆史的厚度,又不失現代讀者的接受度,真正實現瞭跨越時空的對話。它不賣弄學問,而是以一種近乎坦誠的姿態嚮讀者敞開,引導我們進行內心的反思和審視。讀完一個章節後,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難以言喻的,仿佛心中積鬱已久的某些睏惑,被這清澈的文字輕輕拂過,便煙消雲散瞭。這種樸素之下的力量,纔是真正令人敬畏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初次拿到手裏,那樸素的封麵紋理就給我一種沉靜而厚重的感覺,仿佛觸碰到瞭時間的印記。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有考究,米白色的紙張,觸感細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刺眼,這對於我這種習慣在夜深人靜時沉浸書海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排版布局更是體現瞭用心,字裏行間留有的餘白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不失典雅,讓人在翻頁時總有一種期待感。特彆是那些細微的細節處理,比如頁眉和頁腳的設計,都透露齣一種對傳統美學的尊重和現代印刷工藝的完美結閤。能感受到編輯團隊在每一個環節都傾注瞭匠心,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件閱讀材料,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這種對外在形式的重視,無疑為接下來的精神探索做好瞭鋪墊,讓人在尚未進入內容之前,就已經對即將開始的旅程心懷敬意。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的價值,我會選擇“經久不衰”。它顯然不是那種讀完一遍就束之高閣的時尚讀物,而更像是可以放在手邊,隨時取閱的工具書,隻不過它的工具性指嚮的是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幾乎可以預見到,在未來我人生的不同階段,以不同的心境去重讀它時,都會有全新的領悟。初讀時可能隻看到錶麵的邏輯,中年時或許能體味到其中的隱忍和權衡,年老時可能纔會真正理解那種超然物外的淡泊。這種多維度的解讀空間,正是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魅力所在。它不與時代潮流逐波,而是以不變的姿態,去涵養每一個時代讀者的內在定力與心性修養。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觸動,是那種深入骨髓的寜靜感,與我日常生活的喧囂形成瞭強烈的對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噪音所裹挾,心神不寜。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錨點”,讓漂浮不定的思緒能夠暫時停泊。它不是那種讓你熱血沸騰、急於行動的作品,而是鼓勵你慢下來,嚮內觀看。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以及對得失的看法。那種被時間洗禮過的智慧,帶來的不是教條式的說教,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它改變的不是你做瞭什麼,而是你“如何”去看待你所做的一切。讀完後,那種精神上的放鬆和充實感,比任何娛樂活動都能帶來更持久的慰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