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婚恋要读心理学
定价:33.00元
作者:牧之,张震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2282308
字数:302000
页码:3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情爱、婚姻与家庭中常见困惑的心理应对!本书为“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从心理学角度两性差异、两往、爱情、婚姻、性,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心理学等内容。本书角度平实、叙述生动、事例丰富、方法实用,是一本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
内容提要
当你打开这本书,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熟悉的陌生人——自己。
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本套丛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套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本书为丛书之一。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单纯的知识传授范畴,它更像是一份可以反复查阅的“心智升级手册”。我发现自己已经不止一次地在遇到特定的人际冲突或自我认知困惑时,会不自觉地翻开书中的某一页进行回顾。与其他一些读完即弃的书籍不同,这本书的内容具有极强的可迁移性和生命力。它提供的框架和工具,可以被灵活地运用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工作协作、家庭沟通还是自我情绪管理,都能找到对应的参照点。这种“即用即显效”的特性,是衡量一本实用性书籍的最高标准。更重要的是,它并非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教会我如何更好地提问、更好地观察、更好地理解“人”这个复杂的主体,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任何短期技巧都无法比拟的,真正实现了知识的内化。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沉稳而又不失雅致的封面所吸引。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握在手里分量十足,透露出一种对内容的尊重。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字体排版疏密得当,即便只是放在书架上,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种内敛的色彩搭配,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畅销书那样张扬,反而有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克制美。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颇为讲究,阅读时几乎没有反光,长时间盯着看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一本需要细细品读的书来说,简直是加分项。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书脊的装订处理得非常牢固,可以完全平摊,这对于阅读体验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做笔记或者对照引文时,不用费力去按压书页,细节之处见真章。这种对物理形态的精雕细琢,让我对书中蕴含的智慧充满了期待,仿佛作者在用这本书的质感告诉你:请慢下来,认真对待你将要接收的知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工具书,其行文逻辑的严密性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这本书在结构上的编排,简直就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演示。它不是那种东拉西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散文式论述,而是遵循着一套清晰、递进的知识体系在展开。开篇的理论基础铺垫得非常扎实,为后续的实践应用搭建了一个坚固的逻辑框架。每当我觉得某个概念有些抽象难懂时,紧接着总会有一两个精心设计的案例或者图表来做辅助说明,这种“先提出问题—再给出理论—后展示应用”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其精准。读完一个章节,我感觉自己像是沿着一条设计精良的阶梯向上攀登,每一步都踏实有力,没有浪费时间去消化那些不必要的冗余信息。这种高效的知识传导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阅读的满足感,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又怕读得太快而遗漏了精妙之处。
评分从内容布局上看,这本书展现出一种令人称道的广度与深度并存的特质。它似乎洞察到了现代人在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关键痛点,并一一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我发现它不仅关注那些宏大的理论模型,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微小、最容易被忽略的互动细节。例如,书中对某些特定情境下肢体语言的解读,细致到连我这个自诩观察力不错的人都感到惊讶。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应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而是引导读者去探索“为什么会这样”,着重培养我们对情境背后的深层心理驱动力的理解。这种由表及里的探究方式,真正赋予了读者一种“洞察力”,使人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运用和检验这些知识,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副升级版的“X光眼镜”。
评分这本书在语言风格上的拿捏,堪称一绝。它成功地在“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充满术语的学术腔调,让人望而却步;但同时,它也避免了过度口语化、流于肤浅的“心灵鸡汤”式的表达。作者的遣词造句既精准又富有画面感,很多复杂的心理学概念,经过他的阐释,立刻变得生动立体起来。我尤其欣赏其中穿插的一些富有哲思的引言,它们如同点缀在广袤田野上的宝石,不经意间就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某些共鸣。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知识,不如说是一场与一位睿智且富有同理心的导师的深度对话。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让我在合上书本后,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温和而深刻的启迪,久久不能散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