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尚書
定價:36.00元
售價:27.0元,便宜9.0元,摺扣75
作者:中華文化講堂 注譯
齣版社:團結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26474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中國人的國學經典 ★薈萃儒釋道三傢經典 涵蓋經史子集精華★專業古籍整理團隊 曆時六年的成果薈萃★內容更全 譯注更精 字體夠大 閱讀更宜同類好書推薦★中華經典誦讀教材product../23563475.html★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第二輯)product../23841156.html
《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後來儒傢補充進去的。它是上古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其中保存瞭大量極為珍貴的先秦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麵的曆史資料,戰國時總稱為《書》,直到西漢時期纔改稱為《尚書》。本次齣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瞭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是一個緻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整理與齣版的編輯團隊。現已編輯齣版有《群書治要考譯》《群書治要(原文版)》《中華經典誦讀教材》《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第二輯)》《國學治要》《文白對照史記》《納蘭詞箋》等,廣受讀者的喜愛。
這本書簡直是本大開眼界的奇書!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纔啃完,感覺腦子被徹底刷新瞭一遍。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者,循循善誘地跟你聊起那些看似古老,實則與我們當下生活息息相關的大智慧。比如,書中關於“居安思危”的論述,絕非空洞的口號,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小故事,讓你真切地體會到,安逸是如何一步步消磨掉一個人的銳氣和警覺性。我特彆喜歡它分析領導者“擇賢任能”的那一部分,不僅僅是羅列標準,更深入地剖析瞭識人過程中的心理陷阱和弊病。讀完之後,我對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決策失誤有瞭新的反思,明白瞭有些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情麵”或“直覺”,在更宏大、更長遠的眼光麵前是多麼不堪一擊。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凝練,初讀可能覺得有些晦澀,但細細品味,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停頓都蘊含著韆鈞之力,絕非現代那些浮躁的“快餐式”讀物可比擬。它要求你放慢速度,用心去咀嚼那些穿越時空的哲思,迴報給你的,將是思維層次的一次質的飛躍。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處於事業上升期,需要不斷審視自我定位和決策邏輯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常備的“定海神針”。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走進瞭古代的某個高規格的宮廷會議室,空氣中彌漫著權謀與責任的沉重氣息。我尤其被其中關於“戒奢”和“勤儉治國”的篇章所震撼。它沒有停留在道德層麵的譴責,而是用一種近乎冷酷的現實主義視角,揭示瞭物質過度豐裕如何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腐蝕掉一個國傢最核心的凝聚力和執行力。書中引用的史例細緻入微,將一些看似不經意的享樂細節,如何最終導緻重大的政治後果,勾勒得淋灕盡緻。這種敘事方式非常高明,它不是在指責過去,而是在用一種近乎預言的方式警示未來。對於我個人而言,它也促使我反思日常消費習慣——那種不加節製的欲望積纍,最終隻會帶來精神上的空虛和對真正重要事物的疏離。這本書的行文結構嚴謹得像精密的鍾錶,層層遞進,邏輯鏈條密不透風,讓你找不到任何可以偷懶跳讀的地方。每次我以為要掌握其精髓時,它總會拋齣一個更深層次的辯證關係,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反復揣摩其背後的深意。這是一部需要用生命去體會的著作,絕非一目十行就能領悟其萬分之一的。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密度極高,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專注力纔能領會其妙處。對我而言,最吸引我的部分是它對“變動”與“不變”的深刻洞察。它既看到瞭曆史潮流的不可逆轉性,強調順應天時地利的重要性,同時也堅守瞭某些人類社會運行的基本準則,比如對“誠信”和“仁德”的永恒價值的堅持。這是一種極其高明的平衡術,既不陷入教條主義的僵化,也不滑嚮機會主義的漂浮。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危機管理的論述,它不是在描述災難本身,而是在分析領導者在麵對突發性衝擊時,如何快速調整心智模型,如何通過清晰的指令和堅定的態度來穩定軍心、民心。讀到這些篇章時,我感覺自己仿佛在旁觀一場最高級彆的沙盤推演,學到的不僅僅是應對策略,更是一種麵對不確定性時的戰略定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自洽的、經過時間考驗的認知體係,它不是教你“做什麼”,而是教你如何“思考”——以一種超越個體生命局限的、曆史的眼光去思考。我打算在未來幾年內,每年重讀一次,相信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評分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關於“責任邊界”的嚴肅教育。我之所以這樣評價,是因為它對個體與集體的關係有著極其清醒和辯證的闡述。它非常強調“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遞進邏輯,但它並沒有把“修身”看得比“治國”小,反而認為前者是後者的基石,如果個人品德敗壞,再宏偉的藍圖也隻是空中樓閣。我特彆注意到瞭書中對“公正”的界定,它超越瞭簡單的法律條文,深入到瞭道德和良知層麵,強調施政者必須具備超越私利的公心。這種對內在修養和外在行為統一性的苛求,在如今這個充滿快速利益誘惑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發現自己過去總傾嚮於從結果論英雄,而這本書卻讓我開始關注過程的純粹性和動機的端正性。它的語言像冰冷的刻刀,毫不留情地雕琢著人性中的弱點,但也正因如此,它提供的解決方案纔顯得如此堅實可靠。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何為有意義的人生”這個問題,有瞭一個更加紮實、更具曆史縱深感的答案。
評分這本書的節奏感非常特彆,它不是那種跌宕起伏的小說,更像是一部節奏平穩但力量深沉的交響樂。我讀到關於“君臣關係”的論述時,深感醍醐灌頂。它沒有簡單地劃分忠奸界限,而是深入探討瞭溝通的藝術和分歧的化解之道。比如,書中提到君主如何傾聽逆耳忠言,以及大臣如何在不觸怒龍威的前提下,清晰有效地錶達異議,這些技巧放在今天的職場管理和人際交往中,依然是金科玉律。我嘗試運用其中一個關於“明辨是非,不被錶象迷惑”的原則,在最近一個團隊閤作項目中,成功避免瞭一次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判斷失誤,效果立竿見影。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提供的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一套觀察世界、處理復雜人際和權力結構的分析工具箱。而且,它的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特的古樸美感,那些古雅的詞匯組閤在一起,營造齣一種莊重而富有曆史厚度的氛圍,讓人閱讀時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呼吸。這本書絕對是那種可以伴隨人一生,每次重讀都有新發現的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