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线装典藏版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函册:1函2册
装帧:宣纸线装
开本:8开250mm×370mm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版次:一版一次
书号:ISBN 978-7-5039-3631-9
定价:3600.00元
特制手工徽宣,书籍保存周期达数百年
采用当今仿真技术全彩精印,再现名家艺术神韵
纯手工打造,全书历经三十多道工序始告完成
国内名家倾力设计,日本进口装帧布书函,尽显高贵典雅气质
逐套配装收藏证书,加烫流水编号,限量发行2000 套
全部作品经艺术家本人逐幅精选,精心编辑审定
翻开内页,那种扑面而来的墨香和纸张的微光,立刻将人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时代。范曾先生的笔墨,向来是遒劲有力又不失潇洒飘逸的,尤其是在这种大开本的宣纸上呈现出来,线条的张力、墨色的浓淡变化,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意对着几幅他标志性的屈原、钟馗的作品细看,人物的眼神、衣袂的飘动,那种气韵生动的感觉,即便是对着印刷品,也依然能感受到大师挥毫时的那份酣畅淋漓。色彩的处理上,虽然是水墨为主,但偶尔点缀的朱砂和石青,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画面既有传统水墨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的张力。
评分这本画册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一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特别是那宣纸的触感,细腻而温润,仿佛能透过指尖触摸到时光的痕迹。线装的工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古朴典雅中透着一股不凡的书卷气,这可比那些流水线上的胶装书要讲究多了。想象一下,将这沉甸甸的两卷书小心翼翼地平铺在书桌上,那种仪式感瞬间就上来了。对于一个热衷于收藏的读者来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是衡量一本“典藏”级作品的重要标准。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本身,光是摆在那里,都觉得整个书房的格调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那种限量编号的印记,更像是给了藏家一种独一无二的身份认同,让人倍感珍贵。
评分这套书的选材和编排,明显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似乎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作品,更像是在为我们构建一个理解范曾艺术脉络的清晰路径。从早期的写意人物到中后期的巨幅创作,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探索,都能在前后对照中找到清晰的线索。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研究者来说,这种脉络分明的梳理,极大地降低了欣赏和理解的门槛。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几幅巨制的全景展示,那份气魄,只有在8开的尺寸下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将天地尽收眼底的震撼感,是小尺寸印刷品完全无法比拟的,真正体现了“典藏”二字的重量感。
评分说句实在话,收藏级别的画册,价格往往不菲,但看完这两卷,我由衷地觉得物超所值。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和艺术鉴赏力的提升。尤其是在这个数码图像泛滥的时代,能拥有一套如此用心制作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对艺术本体的尊重与坚持。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阅读”的含义——对于艺术作品而言,真正的阅读,是需要重量、触感和气味的。这套书成功地将范曾先生的艺术精魂,用最庄重、最考究的方式,留在了纸上,留在了我们手中,这是一份沉甸甸的馈赠。
评分作为“中国历代名家名品典藏系列”中的一员,这套书在印刷技术的运用上,无疑是走在了前沿。尽管载体是传统的宣纸,但成像的清晰度和色彩的还原度,简直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我对比了几张我以前收藏的范曾小册子上的同名作品,无论是细节的锐利度,还是墨韵层次的过渡,都有着天壤之别。这说明出版社在制版和印刷过程中,对“还原原作精髓”这件事是抱着极其敬畏的态度去执行的。这种对高标准的坚守,才使得这套书的收藏价值得到了质的飞跃,它不再只是一个临摹的替代品,而更像是一次与原作进行深度对话的邀请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