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捕捉儿童敏感期(全新增订第二版)
定价:29.80元
作者:孙瑞雪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020382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更多亲子教育,名人家教,新书、热书、畅销书,点击进入:经典家庭教育智慧套装全三册(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哈佛的教育智慧)哈佛家训【黄金典藏版】:超值精装家教励志经典套装,给孩子的未来储备无尽的精神财富和正能量。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捕捉儿童敏感期同类书★★★★★推荐跨越三个世纪,畅销全世界的育子经典——尽在卡尔威特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畅销版本)(*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把*好的给你*爱的人!!!一本好书不仅要具备道德情感的力量,更要具备思想智慧的力量。)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3194043
内容提要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他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押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
吃手、扔东西、钻洞洞、“打”人、说“不”、执拗……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在学习——内在驱动的对与外界环境和生命本身的学习!你是帮助了他,还是遏制了他?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中外教育史上,这是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自2004年版出版以来,《捕捉儿童敏感期》成为千千万万个父母养育孩子的必读书。5年来,孙瑞雪教育机构在儿童敏感期方面取得更加深入、丰富的实践和研究成果。
目录
第二版 序
版 序
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敏感期,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迟到的敏感期,一个个补上来了
伴随母爱,儿童心智全面发展
第2章 0岁~2岁半
视觉
口
手
走
空间
细小事物
秩序
模仿
自我意识
审美
分享成长
第3章 2岁半~3岁
建立概念
自我意识产生
秩序
分享成长
第4章 3岁~4岁
执拗
垒高
色彩
语言
诅咒
追求
剪、贴、涂
藏、占有欲
逻辑思维
绘
延续秩序
人际关系
分享成长
第5章 04~5岁
出生
情感
人际关系
婚姻
审美
数学概念
身份确认
性别
音乐
绘画
符号
分享成长
第6章 5~6岁
婚姻
书写
数学逻辑
社会性兴趣
动植物、实验、收集
延续交往的敏感期
分享成长
第7章 6岁以上
第8章 孩子应该怎样学习
我要感谢
作者介绍
孙瑞雪 中国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系统引进、实施国际蒙特梭利教育人;成功实践了科学教育法的本土化,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发展和延伸了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论;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让我对孩子教育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曾经一度非常焦虑,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拼命地给他们报各种兴趣班,学习各种技能。但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让我停下来,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它让我明白,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强求所谓的“超前”教育,可能反而会拔苗助长。书中的“模仿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等概念,让我意识到,比起刻意灌输知识,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才是更有效的方式。我开始尝试放慢脚步,去观察我的孩子,去理解他们的节奏,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书中的一些小案例,让我觉得非常 relatable,就好像在说我自己的孩子一样,这让我觉得无比亲切。这本书真的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孩子,也更加享受和他们一起成长的过程,它让我明白,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理解和陪伴。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孩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奇妙。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逻辑去理解孩子,觉得他们“不懂事”,但这本书却让我意识到,孩子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发展规律。它强调了“成人需要理解儿童”的重要性,并且非常细致地分析了不同敏感期下的儿童心理状态。比如,当孩子反复做同一件事情时,我们可能觉得烦躁,但这本书告诉我,这很可能是孩子在巩固某种技能,或者在探索事物的规律。它鼓励我们以一种平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行为,甚至去参与其中,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伙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语言敏感期”的描述,书中提到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多和他们交流,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是否真的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和孩子好好说话,而不是仅仅回答他们的“要”或“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度连接的教科书,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理解。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是我读过的育儿书中,最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一本。它没有卖弄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朴实,却又极其深刻的方式,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细节敏感期”和“运动敏感期”的细致描绘,这让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对某个小物件如此着迷,或者对运动有着天然的喜爱。书中的观点,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看待孩子的方式。它提醒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内在发展规律,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限制他们。我开始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再急于纠正孩子所谓的“错误”,而是尝试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教育”孩子,更是关于如何“看见”孩子,如何与孩子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释然,也更加坚定了陪伴孩子走过每一个敏感期的决心。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育儿路上的一道光!作为新手妈妈,面对孩子一天天的变化,有时真的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尤其是看到孩子突然冒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迷恋某一类玩具,或者对某个事物异常执着,我总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本书用非常生动易懂的语言,为我一一解答了这些疑问。它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瞬间明白,原来孩子在某个阶段会有特定的“敏感期”,而这些“敏感期”正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比如,我一直纳闷为什么我家宝宝会突然痴迷于收集各种小石头,读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可能是“事物敏感期”的表现,他对世界的探索欲望在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书里还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小贴士,教我如何捕捉这些敏感期,并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制止或责备。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如何倾听,如何和孩子一起探索,而不是仅仅扮演一个“管教者”的角色。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有信心和耐心去陪伴他。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真正“看见”孩子的书。我之前一直觉得,教育孩子就是要“规矩”和“养成好习惯”,但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过度的干预反而会阻碍他们的发展。书中的“敏感期”概念,就像一个透镜,让我能够透过孩子的行为,看到他们内在的需求和成长的轨迹。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空间敏感期”和“秩序敏感期”的阐述,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喜欢把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或者对路径有着固执的要求。之前我可能觉得是孩子“爱较劲”,现在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在建立内在秩序感的重要阶段。书里提供的指导非常有建设性,它教会我如何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尝试中成长。它没有强加任何“成功”的育儿模式,而是鼓励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去灵活运用书中的理念。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控制者”转变为一个“支持者”,这种转变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