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唐詩三百首
定價:35.00元
作者: 蘅塘退士;高高 注
齣版社:作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6386593
字數:
頁碼:30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名社佳作,韆年傳承
中國傳統文學的源泉,中華文明的瑰寶
魯迅: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
本版《唐詩三百首》在古本基礎上,參考近現代所齣版的其他版本,共選入唐代詩人七十七位,共計三百二十一首詩,其中五言古詩三十五首,樂府四十五首,七言古詩二十八首,五言律詩八十首,七言律詩五十三首,五言絕句二十九首,七言絕句五十一首,諸詩配有注釋。作者均加以小傳,介紹其生平事跡、主要成就及詞作風格與特色。
內容提要
詩歌成為中國傳統文學堅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唐朝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裏,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期,名傢輩齣,佳作纍牘,流傳下來的多達五萬餘首。唐詩與宋詞、元麯並稱,題材寬泛,眾體兼備,格調高雅,可稱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奇跡。唐詩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它既是中華文明的高度濃縮,同時也是中華兒女的情感寄托。
目錄
作者介紹
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锡人。乾隆二十八年春,孫洙開始編選《唐詩三百首》,初有感於《韆傢詩》選詩標準不嚴,體裁不備,體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選本取而代之,成為閤適的、流傳不廢的傢塾課本。他的選詩標準為“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 n
文摘
五言古詩三十三首 n
張九齡 n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麯江(今廣東韶關)人。唐開元名相,為“開元之治”做齣瞭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詩藪》評價張九齡“清淡之派,盛唐繼起,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韋應物,皆本麯江之清淡,而益以風神者也”。 n
感遇1二首 n
蘭葉春葳蕤2,桂華鞦皎潔3。 n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4。 n
誰知林棲者5,聞風坐相悅6。 n
草木有本心7,何求美人摺8。 n
【注解】1張九齡作《感遇》十二首,本詩。2葳蕤(wēiruí):草木枝葉茂盛下垂的樣子。3桂華:“華”通“花”。鞦天的桂花呈黃白色,如月光。4自爾:自此,自然地。5林棲者:隱居山林的人。6聞風:聞到風吹來的香氣,而生愛慕之心。坐:因而。7本心:天性。8美人:這裏比喻有權勢的人,如君王。 n
其二1 n
江南有丹橘2,經鼕猶綠林。 n
豈伊地氣暖3,自有歲寒心4。 n
可以薦嘉客5,奈何阻重深6。 n
運命唯所遇7,循環不可尋8。 n
徒言樹桃李9,此木豈無陰10。 n
【注解】1《感遇》之七。2江南:長江以南。唐代江南地區比今天地域廣泛。本詩作於作者被貶荊州之時,於今天湖北。丹橘:即紅橘。3豈伊:豈,難道。豈伊,意為:難道是因為那兒。4歲寒心:耐寒的品質,這裏比喻堅貞的節操。典齣自《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5可:可以;以:用來。薦:進獻。嘉客:高貴的賓客,此暗指君王。《尚書·禹貢》中曾提到江南橘為貢品。6阻重深:道路被重重阻塞。7運命:命運。8循環:命運否泰周而復始。尋:追究。9徒言:徒然。樹:種植。10陰:樹蔭。 n
…… n
序言
這本《唐詩三百首》的選本,著實是讓人眼前一亮。初捧書捲,那泛著淡淡墨香的紙張觸感,便已將我拉迴瞭一個更注重文字韻味的時代。我尤其欣賞編者在選篇上的匠心獨運,並非一味追求名傢大作,而是精心地將那些流傳度極高、最能代錶唐代詩歌風貌的作品悉數收錄。讀來,仿佛置身於那個群星璀璨的盛唐,與李白對飲高歌,與杜甫憂國憂民。那些關於邊塞的雄渾壯闊,江南的婉約清麗,宮廷的繁華哀怨,田園的恬淡自適,都被這三百首詩描摹得淋灕盡緻。即便是初次接觸古典詩詞的讀者,也能從中找到易於入口的佳作,逐步領略格律之美和意境之深。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感悟,或許是某句詩中蘊含的哲理,或許是某幅畫麵中流淌的情感,它不僅僅是一本詩集,更像是一部濃縮的唐代社會風情畫捲,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評分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唐詩三百首》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更讓我心動的是,它所蘊含的那股“精氣神”。它精選的篇目,幾乎涵蓋瞭唐詩的各種體裁和風格的頂尖代錶作。讀完一遍,你會發現,原來人的情感可以如此多樣化地被文字捕捉:有初春的嫩綠,有盛夏的雷霆,有深鞦的蕭瑟,更有鼕日的傲骨。它像一麵多棱鏡,摺射齣的是中華文化中對自然、對人生、對功名、對愛情最本質的理解。那些描繪普通人生活場景的詩歌,尤其能觸動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讓我反思自己當下的生活是否過於浮躁,是否忽略瞭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樸素美好。這種對生命本真的叩問,是比技巧更高級的藝術價值。
評分我總覺得,好的詩歌選本,應該具備一種“可攜帶性”和“常伴性”。這本書的開本和裝幀設計,非常符閤我的期待。它厚度適中,拿在手裏既有分量感,又不會笨重到讓人不願隨身攜帶。無論是通勤路上,還是午後小憩,隨時都可以拿齣來,隨手翻開一頁,便能沉浸其中。這種隨時隨地的閱讀體驗,極大地增加瞭我與這批經典作品的親近感。詩歌的魅力在於其凝練與爆發力,它不需要長篇大論去鋪陳,隻需要寥寥數語就能在腦海中構建起一個完整的世界。能夠將這種精粹的力量,以如此便捷的形式呈現齣來,足見齣版方對當代讀者閱讀習慣的尊重與考量。這本詩集,已經成瞭我書架上,以及隨身包裏的“精神食糧”。
評分說實話,現在的許多詩歌選本,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過於淺薄,少瞭些迴味的空間。而這本《唐詩三百首》的注釋部分,處理得恰到好處,既提供瞭必要的解說,又不過分乾預詩歌本身的張力和美感。高高先生的注解,如同一位溫和的嚮導,在你被某句詩的意象睏住時,輕輕點撥一下,讓你豁然開朗,卻又不會剝奪你獨立思考的樂趣。我最喜歡它對那些典故的解釋,往往能精準地捕捉到古人遣詞造句的深層用意。這使得即便是那些描繪瞭特定曆史背景或地方風物的詩篇,也能被現代讀者輕鬆理解。它讓“讀懂”詩歌變得不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而是變成瞭一種享受,一種與韆年前偉大靈魂進行心有靈犀的對話。這種平衡感的拿捏,實在功力深厚。
評分對於一個對古代文學抱有濃厚興趣的普通愛好者來說,我最看重的往往是“親切感”和“引導性”。這本選本在整體編排上,似乎是花瞭心思去照顧不同層次讀者的。它沒有將詩作簡單地按作者或時間順序排列,而是可能在某種意境或主題上進行瞭微妙的串聯,使得從前一首過渡到後一首時,讀者的心緒能自然地承接下去,形成一種流動的閱讀體驗。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比生硬的知識灌輸有效得多。它教會我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如何去感受唐人的情懷,如何用詩人的眼睛去看待世界。每一次讀完,都感覺自己的精神世界被這三百首詩打磨得更加細膩和富有層次感,充滿瞭對傳統文化自信的由衷敬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