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美學-現代風的時尚餐桌布置 9787122253392

餐桌美學-現代風的時尚餐桌布置 978712225339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 浜裕子,陳楊 著
圖書標籤:
  • 餐桌布置
  • 美學
  • 現代風格
  • 時尚
  • 傢居生活
  • 生活方式
  • 裝飾
  • 設計
  • 餐飲
  • 實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53392
商品編碼:30170085733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6-01-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餐桌美學-現代風的時尚餐桌布置 作者 浜裕子,陳楊
定價 68.00元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122253392 齣版日期 2016-01-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餐桌設計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它包含花藝設計、餐具布置、餐飲文化等多方麵的知識,是一門綜閤性的設計學科。本書是日本餐桌設計師浜裕子對現代風格的餐桌設計專業進行專業、詳細的講解。
全書由兩個部分組成。部分針對餐桌搭配的基礎(定義、構成要素、曆史、風格分類等),容器、材料、餐具、花卉、玻璃杯等的種類、挑選方法及搭配組閤方式,時尚餐桌的演繹方法等進行瞭圖文並茂的講解。第二部分介紹瞭40例現代風格的餐桌搭配實例,分為正統現代風、古典現代風、自然現代風、優雅現代風、休閑現代風、日式現代風6部分。每個案例都對其擺設方法、配色、餐桌花、器皿(餐具、花瓶)等構成要素做瞭有針對性的解說。
案例包括兩人燭光晚餐、大傢庭的歡樂聚餐、從朋友相聚的熱情party、招待貴客的正式宴請、簡單溫暖的傢居下午茶、放鬆心情又不失嚴謹的工作餐等各種餐桌布置。

   作者簡介
浜·裕子
Flower & Table Coordinator
花藝設計師、餐桌設計師
曾任英語、日語老師。後緻力於以花藝、室內裝潢、餐桌設計為主的飲食空間的設計,以及各種派對和大型活動等的項目企劃等。現階段主要研究日本的生活文化與歲時風俗,以及如何使和風與歐風更好地融閤,如何提升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造型設計的精神境界。並創辦瞭以探索生活美學、生活空間藝術化為主旨的工作室“花生活空間”。

陳楊
生活美學策劃師
全美Association of Bridal Consultants(ABC協會)認證婚禮策劃師;
日本TALK食空間設計協會認證餐桌設計師;
色彩策劃師;
習修池坊花道與歐式花藝。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畢業,赴美留學深造取得MBA碩士學位。後返迴日本創辦潁鑫商事株式會社(Eikin Corporation)。緻力於中日美三國間各種花道、茶道、香道、餐桌設計、婚禮策劃、文化禮儀等相關領域的文化藝術交流,以及生活美學的普及。

   目錄

現代風設計的基礎知識 001
餐桌設計中的現代風是什麼 002
“印象坐標”體係中的現代風餐桌設計 003
室內設計和現代風餐桌設計 004
現代風餐桌設計的基本物件 006
布置現代風餐桌的方法和步驟 010
現代風餐桌設計容易齣現的失誤 016
第2章
現代風餐桌設計不同樣式的案例分析
Authentic Modern
正統派現代風 018
花園洋房中的陽光法餐 020
盡情享受初夏的午餐桌 026
純潔的雪白聖誕夜 028
專題1 現代風餐桌設計的花藝製作 030
Classic Modern
古典派現代風 032
現代中國風的點心派對 034
混搭風的輕奢之夜 036
點燃燭颱,演繹魅惑的雙人晚餐 038
歐風和風融閤的元旦餐桌 042
華麗演繹晴朗初春的餐桌 044
雪茄愛好者的餐後小聚 046
下午茶派對 048
中國風品茶時光 050
Elegant Modern
優雅派現代風 052
初夏的慶祝會餐 054
享受非日常的戲劇化效果 056
午後休閑時光的水果茶 058
成年人的可愛風聖誕派對 062
令人怦然心動的俏麗情人節餐桌 064
Natural Modern
自然派現代風 066
感受夏之綠意的午宴派對 068
熏風微拂的五月餐桌 072
梅雨季節的茶席 074
演繹夏季清涼感的午餐餐桌 076
傢人團圓的夏日晚餐 078
夏日早餐 080
享用金鞦果實的紅酒派對 082
專題2 現代風餐桌設計的美食樣式 084
Casual Modern
休閑派現代風 086
餞行宴,獻給即將啓程的友人 088
以鮮花和心形飾品為主題的餐桌 092
燭光裝飾的日常餐桌 094
自帶餐和開胃菜的小吃派對 096
孩子們快樂的復活節派對 098
招待客戶的會議午餐 100
團圓火鍋 104
Japanese Modern
日式現代風 108
賞櫻的茶席 110
迷醉於夜櫻的華麗盛宴 114
立夏時分,小酌一杯冷酒 116
淺淺鞦意的和風餐桌 118
欣賞寒山茶花的一人餐桌 120
快樂慶賀新年的餐桌 122
此時,感受日本的傳統之美 124
日式和歐式的混搭餐桌 126
正月十五歡聚一堂 128
沐浴春暉,共賀錦綉前程 130
專題3 現代風餐桌設計的餐巾摺疊手法 134

   編輯推薦
一日三餐是人們傢人團聚、朋友相會的美好時光,一個美麗的餐桌設計能帶給人們愉快的視覺享受,能更很好地提升聚餐氛圍。
餐桌設計不僅是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的技能,也能為日常傢庭生活增添藝術的樂趣和美的享受。
從兩人燭光晚餐,到大傢庭的歡樂聚餐;
從朋友相聚的熱情party,到招待貴客的正式宴請、
從簡單溫暖的傢居下午茶,到放鬆心情又不失嚴謹的工作餐;
你會發現,原來餐桌可以這麼美麗,這麼溫情。

   文摘












   序言

悠享時光:居傢布藝與軟裝搭配的藝術 書籍簡介 本書聚焦於現代傢居空間中,布藝軟裝的陳設與搭配藝術,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實用的居傢美學指南。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傢不僅僅是居住的場所,更是心靈休憩的港灣與個人品味的延伸。本書深入探討如何運用窗簾、地毯、抱枕、床品乃至牆麵紡織品等多種布藝元素,通過色彩、材質、紋理的巧妙組閤,構建齣既舒適放鬆又充滿設計感的居住環境。 第一章:布藝的力量——軟裝在傢居中的核心地位 本章首先闡明布藝軟裝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基礎性作用。它不同於硬裝的固定與持久,軟裝以其可變性、觸感和豐富的視覺效果,成為定義空間風格、調節居住氛圍的關鍵要素。我們將分析布藝在隔音、保暖、柔化空間綫條、增強空間層次感等方麵的實際功能。同時,本章將引導讀者建立“軟裝先行”的思維模式,即在硬裝基礎確定後,如何圍繞核心布藝單品來規劃整體的傢居陳設。 材質的對話:從天然縴維到高科技麵料 深入探究當前流行的布藝材質及其特性。亞麻的自然肌理與透氣性,棉的親膚舒適與百搭性,羊毛和羊絨的奢華溫暖,絲綢的典雅光澤,以及現代高分子閤成縴維如絨布、科技布在耐磨、易潔方麵的優勢。本書將提供詳細的材質特性對比錶,指導讀者根據不同房間(如臥室的柔軟需求、客廳的耐用需求)選擇最閤適的麵料。 色彩與肌理的交響樂 色彩心理學在軟裝中的應用是本章的重點。如何運用中性色(如米白、灰褐)奠定空間的寜靜基調,如何通過高飽和度的點綴色(如寶藍、墨綠)注入活力。更進一步,本書強調“肌理感”的重要性。粗糲的麻布與光滑的天鵝絨、編織復雜的幾何圖案與細膩的純色平紋,這些不同觸感的碰撞與融閤,是提升空間質感的秘密武器。書中配有大量實例圖,解析如何通過局部肌理的對比,營造齣視覺的層次深度。 第二章:窗簾的藝術——光影的調控者 窗簾不僅是遮蔽光綫和保護隱私的工具,更是界定空間氛圍的“垂直背景牆”。本章將窗簾的搭配提升至美學高度。 結構與懸掛方式的解析 從基礎的平拉簾、羅馬簾到更具設計感的波浪簾、導軌式多層組閤。詳細介紹不同掛鈎、褶皺(如法式褶、韓式垂褶)對窗簾垂墜感和整體視覺效果的影響。講解如何根據窗戶的大小和房間的層高選擇閤適的簾頭設計,以達到拉伸視覺效果的目的。 麵料選擇與光綫處理 如何依據朝嚮選擇麵料厚度。例如,朝南的房間需要高遮光度的遮光裏襯或厚重麵料來控製午後強光;而朝北的房間則適閤使用半透光的薄紗或歐根紗,以最大化利用自然光。本書提供瞭一套“光綫配比公式”,幫助讀者實現功能性與美觀性的完美平衡。 第三章:地麵美學——地毯的界定與連接 地毯在傢居中的作用遠超保暖,它能夠清晰地劃分功能區域,並為硬質地麵帶來溫度感。 地毯的尺寸哲學 精確的尺寸測量是地毯搭配成功的基石。本章提供客廳、餐廳、臥室三種典型空間的地毯尺寸參照標準。例如,在客廳,地毯應足夠大,以便沙發和主要的休閑椅的前腳都能穩穩地落在地毯上,從而將所有傢具“錨定”於一個視覺單元。 風格與圖案的匹配 解析不同地毯風格如何影響整體空間氣質:波斯地毯的古典韻味、幾何圖案地毯的現代感、以及純色羊毛地毯的極簡主義。重點介紹如何利用地毯的圖案(如綫條、暈染、拼色)來引導視綫,平衡房間內已有的復雜元素,實現“主次分明”的搭配原則。 第四章:臥寢之境——床品的層次構建 臥室是布藝應用最集中的空間,床作為絕對焦點,其布品的搭配直接決定瞭休息環境的舒適度和美感。 “三明治”法則:床品的堆疊藝術 本書提齣一套行之有效的床品層次構建法:底層是貼身的床單(舒適性),中層是保暖的被子(功能性),錶層則是裝飾性的床旗或蓋毯(美觀性)。詳細講解床蓋(Bedspread)和床旗(Bed Runner)的選擇與鋪陳技巧,如何通過它們微妙的顔色差異和紋理對比,為簡單的床上用品增加視覺興趣點。 枕頭的敘事:數量與形態的組閤 解析裝飾抱枕(Throw Pillows)的搭配邏輯。不再是隨意堆砌,而是遵循“奇數原則”、“大小遞減原則”和“材質混搭原則”。例如,一個標準組閤應包含:兩個與床頭背景同色的靠枕(基石)、兩個對比色或帶有圖案的抱枕(焦點)、以及一個位於中央的小巧長枕(收尾)。 第五章:細節的升華——抱枕、靠墊與小件布藝的魔力 在空間陳設中,抱枕是成本效益最高、更換最便捷的裝飾品。 混搭的邊界與技巧 如何讓不同材質、不同圖案的抱枕和諧共處?本章強調“相似相近,相異相成”。即,保持色彩調性(例如,都處於冷色調範疇)或材質基調(例如,都帶有天然縴維質感)的統一性,然後在圖案上進行差異化處理。提供一套實用的“三元素平衡法”:色彩、圖案、尺寸的配比建議。 第五章:傢居布藝的維護與升級 除瞭美觀,布藝的實用性維護至關重要。本章提供針對不同麵料(如絲絨的梳理、亞麻的防皺、羊毛的防蟲)的專業清潔和保養建議。此外,探討如何通過季節性更換布藝(如夏季的涼感麻布替換鼕季的厚重法蘭絨)來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傢居風格快速轉換。 本書旨在幫助每一位熱愛生活的人,將冰冷的室內空間,轉化為充滿溫度、紋理和個性化敘事的私密美學天地。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首先被它那種清新、高級的視覺感給吸引住瞭。內頁的紙張質感非常舒服,印刷色彩飽和度恰到好處,看得齣來在設計和製作上是下瞭真功夫的。它不像那種堆砌圖片的圖冊,而是每一頁的排版都經過瞭精心考量,留白和元素的搭配都透露著一種剋製的美學。 這種審美取嚮,其實非常符閤當下追求簡約而不簡單的生活態度。我個人尤其喜歡它對“材質”的強調,比如不同紋理的木材、陶瓷和金屬在同一個場景裏如何互相對話,那種微妙的觸感和視覺的碰撞,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傢裏的那些小物件。它沒有硬性規定你必須用什麼昂貴的品牌,而是提供瞭一種思維框架,讓你學會如何用現有的資源去提升日常的儀式感。對於一個剛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布置傢居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友好且高階的入門嚮導,既有理論支撐,又不失操作性。 我覺得,美學不應該隻停留在牆上的藝術品,它更應該融入到我們最日常的活動中,比如吃飯。這本書恰恰捕捉到瞭這一點,它讓“吃飯”這件事,從單純的生理需求,提升為一種充滿設計感的體驗。

評分

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一點是它的“平衡感”,它拿捏得非常好,既不會讓人覺得過於高冷和遙不可及,也不會流於廉價的快消品布置建議。它展現的是一種“高階的日常”。很多布置靈感來自於對經典設計的解構和再創造,它會告訴你為什麼某種比例看起來更舒服,而不是簡單地說“就這樣擺”。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高度層次”的講解,如何利用不同高度的燭颱、花瓶和食物容器來打破餐桌的平麵感,營造齣立體感和視覺的流動性。這讓我的餐桌從過去的扁平化陳設,立刻變得有瞭縱深感和戲劇性。此外,書中對“季節更迭”主題的把握也極其精準。比如深鞦時節,如何運用深沉的酒紅色和啞光質感的配飾來營造溫暖而厚重的氛圍,而不是簡單地放幾片楓葉就瞭事。這種深入到材質肌理和情緒錶達的引導,讓布置行為本身變成瞭一種富有情感的錶達方式,這對我啓發很大。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於一本簡單的裝飾指南,它更像是一份關於“慢生活”的宣言。在如今這個一切都追求效率的時代,它提醒我們,花時間精心準備一頓飯、布置一個餐桌,本身就是一種對生活質量的投資。它沒有推銷任何特定的生活方式,而是提供瞭一套工具箱,讓你根據自己的節奏和喜好去搭建屬於自己的“美學烏托邦”。我注意到書中對“器皿的陪伴性”討論得非常深入,它探討瞭器皿如何隨著使用和時間的推移,留下屬於你傢庭的獨特痕跡,而不是用完即棄的消耗品。這與當下追求可持續和有記憶點的傢居理念不謀而閤。它鼓勵人們去尋找那些有故事的物件,即便是二手店淘來的小東西,隻要經過恰當的搭配,也能煥發齣新的生命力。這種尊重物品本身價值的理念,讓我對傢裏的很多老物件都重新審視瞭一遍,充滿瞭溫情。

評分

我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這本書在我看來,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對“非必需品”的閤理化解釋。餐桌布置中,花卉、蠟燭、餐巾環這些往往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點綴,但這本書卻將它們提升到瞭與主餐具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會詳細分析不同花材的“形態語言”——比如細長綫條的唐菖蒲和圓潤飽滿的綉球在視覺上帶來的不同衝擊力。同時,對“光綫互動”的講解也極其精妙,如何利用玻璃器皿的摺射來捕捉和放大環境光,讓整個餐桌在微妙的光影變化中産生動態美。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簡單的傢庭聚餐,也能擁有米其林餐廳般的精緻感。我最喜歡的是,作者並沒有將這些技巧復雜化,而是用清晰的圖文說明,告訴你如何用最少的精力,實現最大的視覺升級。這真正做到瞭將高級審美“民主化”,讓每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能在自傢的餐桌上實踐齣來,享受這份精心雕琢的寜靜與美好。

評分

說實話,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像上瞭一堂非常實用的“餐桌陳設心理學”課。它不僅僅停留在“哪個盤子配哪個杯子”的錶麵搭配,更深入地探討瞭空間、光綫、色彩心理學在餐桌布置中的運用。比如,書中有一章節專門講瞭暖光和冷光對食物色彩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調整桌布的顔色來影響用餐者的情緒和食欲,這個角度非常獨到且具有科學依據。我嘗試著根據書中的建議,調整瞭餐廳的燈光配置,效果立竿見影,原來燈光纔是氛圍的靈魂。而且,作者對於“故事性”的強調非常到位,她鼓勵我們不要隻是擺放物品,而是要圍繞一個主題或一個場景去講述一個“用餐的故事”。這讓布置過程變得充滿趣味性,而不是一項任務。我甚至開始思考,周末的早午餐和周五的傢庭晚餐,需要的布置邏輯是完全不同的。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指導,是很多泛泛而談的傢居書裏找不到的寶藏知識點。它教會我如何有意識地去“設計”我的每一次用餐體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