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事典009:海权与日本近代国家命运 9787516814826 台海出版社

海战事典009:海权与日本近代国家命运 9787516814826 台海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指文董旻杰工作室 著
图书标签:
  • 海战史
  • 日本近代史
  • 海权理论
  • 军事史
  • 台海出版社
  • 近代史
  • 战争史
  • 海军
  • 历史
  • 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14826
商品编码:3019132396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海战事典009:海权与日本近代国家命运

定价:59.80元

作者:指文董旻杰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168148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自“明治维新”开始到1945年8月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一度傲视亚洲、称雄太平洋,却又在数年间折戟。一支缔造半个世纪之久的强大海军转瞬灰飞烟灭,与近代日本的海上战略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本书《负枷而行:近代日本国家战略与海上战略的回顾》一文梳理和回顾近代日本的国家战略和海上战略,深刻剖析这一时期日本政治体制、战略思想、战术指导中所埋藏的祸端;《从泗水到巽他:ABDA联合舰队覆灭记》一文详细记叙了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如何先发制人取得胜利的辉煌顶点;《》一文则描述了揉碎日本帝国命脉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始末,该战的胜负决定了太平洋战场攻守双方的易位,在展现了瓜岛周边海域的美日双方巡洋舰编队对决的同时,全面介绍了二战中前期美日两国海军巡洋舰编队的发展历程、战术沿革、武器装备及兵员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负枷而行:近代日本国家战略与海上战略的回顾”“爪哇包围圈:ABDA联合舰队覆灭记”“决战瓜岛尔卡纳尔:1942年美日巡洋舰编队战记”等文章。这些篇章涉及海战装备、海战历史、海洋文化等内容,通过记述近代日本战舰的建造历史及参战经历,描绘了期间若干*名海上战事的始末,并配有相当有价值的历史事件插图,对海权与日本近代国家命运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介绍。

目录


负枷而行:近代日本国家战略与海上战略的回顾
从泗水到巽他:ABDA联合舰队覆灭记
决战瓜达尔卡纳尔:1942年美日巡洋舰编队战记
维也纳体系的破裂:纳瓦里之战(下)

作者介绍


指文董旻杰工作室由众多文史、军事作家组成,从事*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战史、装备、人物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层层解析中外战争,理清近现代世界发展脉络,从军事角度探讨人类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规律。

文摘






序言



海战事典008:帝国余晖:日俄战争与东亚格局的重塑 图书简介 日俄战争(1904-1905年)是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它不仅标志着一个东方国家首次在近代战争中击败欧洲强权,更深刻地重塑了东亚的政治、军事与社会图景。本书深入剖析了这场冲突爆发的前因后果、战争进程中的关键战役、以及战后对全球权力平衡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冲突的根源与东亚的“大博弈” 本书首先追溯了日俄两国在东亚,特别是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长达数十年的战略角力。从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的对外扩张政策,到沙皇俄国在远东的“不冻港”梦想,两股力量的交集是不可避免的。 地缘政治的必然性: 分析了清末衰弱的中国如何成为列强争夺的棋局,以及日本“大陆政策”的野心与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延伸带来的直接冲突。 外交的失败与军事动员: 详细梳理了英日同盟的形成对战局的潜在影响,以及双方在战前最后的外交斡旋,重点探讨了为何谈判最终破裂,双方都认为战争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 战前的军力对比与战略误判: 详细对比了日本陆军和海军的现代化程度与俄国庞大的陆地资源及黑海舰队的潜力。评估了双方对战争进程的初期战略设想及其存在的根本性缺陷。 第二部分:陆地与海洋的血与火 日俄战争以一系列规模宏大、代价惨重的战役著称。本书将重点聚焦于几个决定性的战场,描绘出近代战争的残酷性与技术的迭代。 旅顺口的攻防(1904-1905): 旅顺港是战争初期俄国太平洋舰队的核心堡垒。本书详述了日军不计代价的“要塞攻略”战术,从血腥的山地攻坚战到震撼人心的“水雷战”应用。重点分析了俄国舰队在港内被困的困境,以及日军在攻克旅顺后所付出的巨大伤亡数字,这为后来的海战埋下了伏笔。 辽阳会战与奉天会战: 评估了日军在地面战场上,面对俄国源源不断的援军和恶劣的后勤条件所采取的战术。奉天会战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地会战之一,其战术调度、兵力部署以及战役对双方士气和战略态势的扭转作用,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对战术与技术的审视: 这一部分探讨了这场战争中应用的新技术,如速射炮、机枪的广泛使用、铁路运输对兵力调动的关键作用,以及早期铁丝网和堑壕战的雏形,这些都预示了未来世界大战的形态。 第三部分:对马海峡的终结与世界秩序的震荡 对马海峡海战(1905年5月)是这场战争的真正高潮和决定性时刻,它不仅终结了沙皇俄国的远东军事存在,也彻底改变了全球海权格局。 波罗的海舰队的漫长远征: 详细再现了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第二太平洋舰队)历经数月、绕过非洲好望角,最终抵达远东海域的全过程,包括途中发生的“乌鸦事件”等外交风波。 东乡平八郎的“T字战术”: 深入分析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战中如何运用精准的航海计算和火控技术,成功实施了经典的“T字战术”,以较小的代价歼灭了俄国远征舰队。本书将详细考察了战术执行中的决策点和技术细节。 海战的后续影响: 分析了海战对俄国国内政治的冲击,加速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并使沙皇政府被迫寻求议和。 第四部分:战后格局与历史遗产 朴茨茅斯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俄战争的正式结束,但其影响远未终止。 和约的得与失: 探讨了日本在获得南满洲权益和朝鲜保护权后,其“胜利”的实际经济代价和国内的社会不满。分析了俄国虽然失去了领土和影响力,但其在欧洲的地位并未根本动摇。 对东亚民族主义的激励: 评估了日本的胜利对中国、朝鲜以及其他亚洲被殖民地区人民的巨大心理影响,它首次证明了非西方国家能够通过学习和运用西方近代军事力量来击败西方列强。 军事思想的演变: 总结了日俄战争对全球军事思想的贡献,特别是对海军战略、后勤保障以及情报战的认识提升,为后来的军事规划者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教训。 结语: 日俄战争是近代史上一个关键的“句号”,它终结了沙俄在远东的扩张时代,同时开启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黄金时期,并为未来东亚地区近半个世纪的冲突埋下了深刻的结构性矛盾。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细致且多维度的视角,理解这场决定性冲突的复杂性及其不朽的历史回响。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高超把握能力。开篇部分的铺陈稳健而有力,仿佛拉开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逐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的深水区。而在处理那些高潮迭起的关键时刻,叙述的笔触变得愈发紧凑有力,充满了张力,让人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随后,在进行深入的理论总结时,笔锋又转为沉稳的思辨,给予读者足够的空间去消化吸收前文的信息。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使得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如同欣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高低起伏,扣人心弦。

评分

从整体的结构布局来看,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体现了极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它不仅仅是事件的简单堆砌,而是围绕一个核心命题,从多个侧面、不同历史阶段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和印证。每一章的过渡都衔接得非常自然流畅,仿佛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段历史进程,很少有生硬的转折感。这种结构上的精妙设计,使得读者在阅读完一章后,能够清晰地预判下一章可能承接和深化哪些内容,从而形成一种连续的、完整的知识获取体验,让人觉得这套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扎实可靠。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学术著作的严谨和精确,又巧妙地融入了文学性的表达,使得即便是对历史研究不甚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跟上作者的思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颇为讲究,很多精准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复杂关系时所展现出的中立和客观,没有过多渲染情绪,而是用冰冷的史实来构建论证的骨架,这种克制而又充满力量的文字风格,令人印象深刻,也更添信服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吸引力,封面的排版和字体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在拿起它之前就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拿到手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特别是内页的插图和地图,印刷得非常清晰,这些视觉辅助材料对于理解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地理背景来说至关重要。可以看出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时下了不少功夫,从选材到工艺都力求做到最好,这对于一本历史研究类的书籍来说,无疑是加分项。整体来看,它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

书中对某些关键历史转折点的论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史料功底和独到的见解。那些我们过去教科书里一笔带过的内容,在这里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剖析,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认知。比如,作者对于某个特定时期国际博弈的分析,逻辑链条清晰有力,每一个论点都有充分的史实支撑,读起来让人茅塞顿开,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亲眼见证了决策者们的艰难抉择。这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体验,使得原本枯燥的历史分析变得引人入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