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項目一 信息搜索 1
任務一 利用網絡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1
任務二 網絡信息下載 8
項目習題 14
項目二 網上學習 16
任務一 學習網絡課程 16
任務二 製作網絡學習資源 24
項目習題 35
項目三 網上通信 37
任務一 網絡聊天 37
任務二 信息發布 46
項目習題 52
項目四 網上娛樂 54
任務一 音樂欣賞 54
任務二 觀看網絡視頻 62
項目習題 69
項目五 網上購物 71
任務一 網上購書 71
任務二 網上支付 79
項目習題 87
項目六 網上預訂 89
任務一 團購美食 89
任務二 網絡購票 95
項目習題 104
項目七 網上開店 106
任務一 網上開店 106
任務二 網店運營 120
項目習題 127
項目八 網絡防毒 129
任務一 防範病毒 129
任務二 防範木馬 135
項目習題 145
項目九 網絡服務安全 148
任務一 瞭解Web安全配置 148
任務二 瞭解DNS安全配置 158
項目習題 170
項目十 網絡文明 172
任務一 瞭解網絡道德 172
任務二 抵製不良信息 177
項目習題 182
項目十一 網絡法律 184
任務一 認識網絡犯罪 184
任務二 瞭解網絡法律 189
項目習題 196
本書是以學習網絡生活為目的,以掌握各種網絡生活技能為目標,以滿足人們應用網絡的社會需求為宗旨的基礎性網絡應用教材。全書由九個項目構成,既包括網絡學習、網上娛樂、網上通信、網上購物、網上預訂等基本網絡生活內容,也涵蓋網絡病毒、網絡文明、網絡法律等保障網絡安全應用的基本知識。通過對本書的學習,使讀者瞭解具備網絡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是信息社會對所有人的基本要求,而具有安全應用網絡的能力,則是保證網絡生活安全、可靠、有序的基礎。
作者有豐富的教學及教研經驗。為瞭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方便教師教學,作者為本書配備瞭教學指南、案例素材及結果文件、習題答案、授課PPT講義等豐富的教學輔助資源。
我原本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閱讀這本《FD 數字與網絡生活導論》,但沒想到它卻給我帶來瞭如此深刻的啓發。書中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它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案例,將復雜的概念變得易於理解。例如,在談論數據安全時,作者並沒有羅列一堆枯燥的技術術語,而是通過講述一些真實發生的網絡安全事件,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數據泄露的嚴重後果。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讓我更加印象深刻。此外,書中對“信息繭房”效應的分析,更是讓我警醒。我意識到,我們常常沉浸在自己熟悉的信息領域,而忽略瞭其他的聲音和觀點。這本書鼓勵我走齣舒適區,主動去接觸不同的信息源,拓展自己的視野。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有見地的讀物,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書,更是一本“啓發”書,它引導我們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動,讓我們成為更聰明的數字公民。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原本對數字和網絡生活並沒有太深的瞭解,但翻開《FD 數字與網絡生活導論》後,我仿佛進入瞭一個全新的世界。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層層遞進地揭示瞭數字技術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社交媒體的興起到信息傳播的變遷,再到我們如何利用互聯網學習、工作和娛樂,每一個環節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數字鴻溝”的探討,這讓我深刻反思瞭技術進步背後可能存在的社會不平等問題。同時,作者也提供瞭很多關於如何在這個數字時代保持清醒頭腦、保護個人隱私的實用建議,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數字信息的用戶,而是能夠更主動地去理解、去利用、去創造,甚至去批判。這本書不僅提供瞭知識,更重要的是點燃瞭我對數字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我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與這個日益互聯的世界和諧共處。它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在數字浪潮中的道路,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對科技類書籍總是提不起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吸引力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詞匯,而是從我們日常最熟悉的生活場景齣發,一點點地構建起數字與網絡生活的宏大圖景。作者的文筆流暢而富有感染力,讀起來絲毫沒有壓力,甚至讓人有一種在與一位老朋友聊天,聽他分享生活感悟的感覺。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數字足跡”的探討,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網絡上的一言一行,並思考如何更負責任地留下自己的印記。這本書讓我明白,數字世界並非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存在,而是真實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情感,甚至我們的未來。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不僅僅是數字世界的參與者,更是數字世界的塑造者。這本書讓我對未來的數字生活充滿瞭好奇,也讓我對自己的角色有瞭更清晰的認知。
評分我被這本書的獨特視角深深吸引,它沒有從技術本身齣發,而是將焦點放在瞭“人”的身上,關注數字與網絡生活如何塑造我們的思維方式、情感體驗以及社會關係。作者用一種非常溫和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探討瞭我們在數字時代所麵臨的挑戰,比如信息過載、社交焦慮以及虛擬身份的模糊性。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數字素養”的強調,它不僅僅是掌握技術操作的能力,更是理解、評估、創造和傳播數字信息的能力。這本書鼓勵我們培養批判性思維,不輕易被網絡信息所左右,而是能夠獨立思考,做齣明智的判斷。同時,它也呼籲我們要珍視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不要讓虛擬世界的繁華衝淡瞭真實的情感連接。這本書像是一麵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在數字時代的身影,也像是一盞引路燈,指引我們走嚮更健康、更有意義的數字生活。
評分從一本看似枯燥的技術導論,到一本充滿智慧的社會觀察,這本書的轉變過程讓我驚喜不已。它沒有僅僅停留在對技術本身的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數字與網絡生活背後的人文關懷。作者以敏銳的洞察力,剖析瞭我們在社交媒體上構建的身份認同,以及虛擬世界對現實人際關係的影響。我尤其被書中關於“算法推薦”的章節所吸引,它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所看到的信息並非偶然,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這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信息獲取習慣,並思考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尋找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更讓我感動的是,書中對網絡倫理的討論,強調瞭我們在數字空間中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如何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友善的網絡環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信息量的灌輸,更是一次關於自我認知和價值重塑的旅程。它讓我對“生活”這個詞有瞭更廣闊的理解,原來,我們的生活早已與數字世界融為一體,而如何在這其中遊刃有餘,則是我們需要終身學習的課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