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曆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
本書通過對清同治、光緒兩朝地方督撫群體結構和人事嬗遞狀況之梳理,著重分析瞭同光督撫的特性及其對晚清政局的影響。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後期和鎮壓撚軍起義的過程中,以曾國藩、李鴻章等為首的湘淮集團趁勢崛起,而清廷通過“扶淮抑湘”到“湘淮互製”,確立瞭“湘淮分立”的調控路徑。雙方博弈的結果,最終導緻湘淮集團由同治元年(1862)的全盛時期進入光緒二十六年(1900)全麵衰落的態勢,地方實力集團呈現齣從湘淮集團嚮北洋集團轉換(1862~1900)的政治格局。
##去年讀過,補標。談的還是有點錶淺。
評分##對曆史資料的選擇性閱讀和對曆史脈絡的過度解讀,以論證史,貌似信史,實為意淫。晚清政局內輕外重的總體格局是成立的,否則無法解釋庚子年間東南互保現象的齣現,但清室雖輕,仍能有效製約地方勢力的挑戰;地方雖重,但明清兩朝的權力分配架構使地方挑戰中央的可能絕無。證之明清兩朝,帝製穩定時期,無一地方坐大挑戰中央之先例。(閱讀時間:2019年10月21日-22日;自評:6.9;推薦指數:★★★)
評分##從”扶淮抑湘“到”湘淮互製“,中央基於政治製衡而遊刃有餘的玩弄地方於股掌之間,成為觀察晚清政治格局的一個側麵。隻是”以論帶史“的痕跡過度顯現,進而使得材料為政治和觀點所服務,進而影響到內容的客觀性和完整性,缺乏瞭那一份曆史的厚重感和復雜性。無論是”內重外輕“還是”督撫專權“的分野源自於自甲午戰敗之始。
評分 評分##老佛爺當真是政治大師,通過人事權與財權,並利用湘軍集團與淮軍集團以及內部不同派係之間的相互製約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製。除此之外,老佛爺還利用外交事件分化並打擊政敵,利用天津教案搞臭瞭曾文正公,在中法戰爭時甲申易樞一舉擊潰恭王集團,迫使李鴻章徹底倒戈,從此以後唯老佛爺之命是從。當老佛爺駕崩後,沒人能維持這種央地平衡,大清也就完瞭,正如大唐在文官、宦官與藩鎮之間的平衡解體後走嚮滅亡一樣。當然,這樣的鬥爭雖然能維穩,但對一個轉型中的國傢並非好事,甲午輸得一敗塗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人能任事負責,到處都有掣肘。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