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心理学发展进入了“学科化”时代。一大批学者学成回国后,在我国高校致力于心理学的建设与发展,很多人在各大学和研究所担任要职,其中唐钺和汪敬熙历任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艾伟、陆志韦分别担任中央大学和燕京大学心理系主任,郭任远在复旦大学创建心理学院并亲任院长。北大的心理学发展更是得到校长蔡元培的亲自扶植。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陈大齐于1917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来随着唐钺、孙国华、刘停放、樊际昌、汪敬熙、陈雪屏等一批著名留学心理学家的加入,专业教师阵容不断扩大,培养了诸多后备人才。到1924年,郭任远受聘于复旦大学,着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院,还向外国输送了一些心理学留学生。
评分评分
除《中国心理学报》外,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至1949年,留学生心理学者共创办了《心理》、《心理半年刊》、《测验》等十余种专业杂志。虽然这些杂志创办时间长短不一,但从整体上贯穿了民国心理学发展全过程,对完善学科体制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评分20世纪之初,心理学的引进与传播主要以教会学校的传教士为主体,最早开设心理学课程的是山东教会学校——登州文会馆。随着西学东渐的风潮日益盛行,清政府实行了“新教育政策”,这导致促使心理学科以制度化的形式在清末师范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固定下来。
评分评分
评分
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因此,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不能仅看他表面上是否懂得了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而最关键的还在于,他是否把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特别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这点尤为重要。
评分Good book for study
评分Good book for stud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