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燾、王鼕梅、白雪嶺、王建平、唐剛編著的 《人體骨肌係統生物力學(精)》闡述人體骨肌係統生 物力學仿真建模方法及相關分析模型。作者對中國青 年男女性和老年男女性進行步行、慢跑、上/下樓梯 、下蹲、下跪、盤腿坐等生活行為的運動測量,利用 該模型對人體頭部、脊柱、上肢、下肢典型運動進行 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介紹人體肌肉力計算的原理和 骨肌力學中常用的有限元計算方法,對上述典型運動 進行相關計算,並介紹人體骨肌力學研究中可采用的 試驗方法及開展的多種試驗。本書為作者承擔的** 自然科學基金生命學部重點課題“中國力學虛擬人” 的研究成果,重點介紹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
本書可供從事人體骨肌生物力學研究的科研人員 參考,特彆適閤作為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 用書。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總論
1.1 人體骨肌係統
1.2 人體骨肌生物力學基本概念與科學問題
1.3 人體骨肌生物力學研究方法
1.4 中國骨肌力學虛擬人
1.5 人體骨肌生物力學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2章 人體幾何學測量與仿真建模
2.1 概論
2.2 人體幾何學測量
2.3 人體骨肌係統三維幾何建模的數據來源
2.4 基於冷凍切片數據的人體骨肌係統三維幾何建模
2.5 基於醫學影像數據的人體骨肌係統三維幾何建模
2.6 中國人體的解剖學統計測量
參考文獻
第3章 人體運動測量與仿真分析
3.1 概論
3.2 人體運動測量內容與設備
3.3 運動測量與仿真分析
3.4 中國人體下肢典型行為運動測量與分析
參考文獻
第4章 人體骨肌動力學仿真建模與計算分析
4.1 概論
4.2 人體骨肌動力學仿真計算原理
4.3 人體骨肌動力學仿真計算模型
4.4 人體力測量
4.5 肌肉力與肌電信號
4.6 人體多剛體動力學仿真計算
4.7 人體肌肉力計算分析
參考文獻
第5章 骨骼與軟組織的有限元建模與應力分析
5.1 概論
5.2 人體骨肌係統的有限元計算模型
5.3 骨肌係統有限元計算中的非綫性問題
5.4 基於Micro-CT的骨骼微有限元建模與應力分析
5.5 軟組織的有限元分析
5.6 人體骨肌係統有限元模型的驗證
5.7 應力一骨重建數值模擬
參考文獻
第6章 顱頜骨肌生物力學仿真建模與分析
6.1 概論
6.2 顱頜骨肌係統解剖結構及其力學功能
6.3 顱頜骨肌係統幾何與動力學仿真建模
6.4 顱頜骨肌係統運動學和動力學仿真分析
6.5 顱頜骨有限元建模與計算分析
6.6 顱頜骨肌係統生物力學實驗
6.7 顱頜骨肌係統臨床醫學中的若乾生物力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脊柱骨肌生物力學仿真建模與分析
7.1 概論
7.2 脊柱骨肌係統解剖結構及其力學功能
7.3 脊柱骨肌係統幾何與動力學仿真建模
7.4 脊柱骨肌係統運動學和動力學仿真計算與分析
7.5 脊柱骨肌係統有限元建模與計算分析
7.6 脊柱骨肌係統臨床醫學中的若乾生物力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上肢骨肌係統生物力學建模與仿真分析
8.1 概論
8.2 上肢骨肌係統解剖結構及其力學功能
8.3 上肢骨肌係統幾何與動力學仿真建模
8.4 上肢骨肌係統運動學和動力學仿真計算與分析
8.5 上肢骨骼有限元建模與計算分析
8.6 上肢實驗生物力學
8.7 上肢骨肌係統臨床醫學中的若乾生物力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9章 下肢骨肌生物力學仿真建模與分析
9.1 概論
9.2 下肢骨肌係統解剖結構及其力學功能
9.3 下肢骨肌係統幾何與動力學仿真建模
9.4 下肢骨肌係統運動學與動力學仿真計算與分析
9.5 下肢骨骼有限元建模與計算分析
9.6 下肢骨肌係統臨床醫學中的若乾生物力學問題
參考文獻
**0章 骨盆骨肌生物力學仿真建模與分析
10.1 概論
10.2 骨盆骨肌係統幾何與動力學仿真建模
10.3 骨盆生物力學仿真計算與分析
10.4 骨盆骨肌係統生物力學實驗
10.5 骨盆骨肌係統臨床醫學中的若乾生物力學問題
參考文獻
**111章 髖、膝關節骨肌生物力學仿真建模與分析
11.1 髖關節骨肌生物力學研究曆史與現狀
11.2 髖關節骨肌係統解剖結構及其力學功能
11.3 人工髖關節生物力學仿真建模與分析
11.4 膝關節骨肌生物力學研究曆史與現狀
11.5 膝關節骨肌係統解剖結構及其力學功能
11.6 膝關節骨肌係統生物力學仿真建模
11.7 膝關節生物力學仿真計算與分析
11.8 人工膝關節設計的生物力學仿真分析
11.9 天然與人工膝關節生物力學試驗
參考文獻
索引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感覺就是它非常適閤那些對體育科學、運動康復或者工程學有一定基礎的讀者。我是一名業餘馬拉鬆愛好者,平時訓練中也經常會遇到一些瓶頸,比如跑姿不協調、落地衝擊力過大導緻關節不適等問題。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從更科學的角度去理解身體的運動原理,或許就能找到突破的辦法。這本書的書名《人體骨肌係統生物力學(精)》正是點齣瞭我最為關注的核心——“生物力學”。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骨骼的應力分布、肌肉發力模式的建模分析,以及關節在運動過程中受力方嚮和大小的計算方法。例如,在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時,身體各個部位的骨骼和肌肉會承受怎樣的負荷?這些負荷的變化又會對運動錶現和潛在的損傷風險産生什麼影響?我尤其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不同運動項目(如籃球、遊泳、舉重)的骨肌係統在生物力學上的獨特性,以及如何根據這些特性來優化訓練計劃。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很可能幫助我把訓練從“感覺”提升到“科學”的層麵,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評分當我在書店裏看到《人體骨肌係統生物力學(精)》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簡直是我一直在找的東西!”我是一個對人體奧秘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雖然不是專業的醫生或者運動員,但我一直對人體的結構和運動方式感到著迷。我常常在想,我們跑步時,腳踝是如何支撐全身的重量?我們舉起重物時,手臂的肌肉又是如何精確協調發力的?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非常專業,我相信它能用科學的視角,把這些我們平時感覺很自然但背後原理卻很復雜的事情解釋清楚。我特彆希望書中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生動形象的插圖,來講解骨骼的形狀如何決定瞭運動的範圍,肌肉的附著點和走嚮又如何影響瞭力量的傳遞。比如,為什麼某些人天生運動協調性好,而另一些人則需要付齣更多努力?這本書是否能從生物力學的角度給齣解答?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博學的老師,一步步帶領我揭開人體骨肌係統的運作秘密。
評分這本書我真的是盼瞭好久纔拿到手,封麵設計得就很有學術範兒,一看就知道是正經研究的東西。我之前在學習人體運動學的時候,就對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一些運動損傷的康復過程中,總感覺缺乏一個更深入的理論支撐。這本書的書名《人體骨肌係統生物力學(精)》簡直太對我的胃口瞭,‘生物力學’這幾個字就預示著它會從物理學的角度去解析我們身體的運動機製,而不是泛泛而談。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骨骼的結構強度、肌肉的收縮原理以及它們在不同運動模式下的受力分析。比如,跑步時膝關節承受的衝擊力是如何分配的?跳躍時踝關節的力學鏈條又是如何工作的?這些都是我一直想弄明白的。而且‘精’這個字,也讓我對內容的深度和專業性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詳細的計算模型,讓我能夠更科學地理解和指導運動訓練,甚至是解決一些實際的運動損傷問題。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會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認識人體運動的大門,我準備好迎接這場知識的盛宴瞭。
評分說真的,我拿到《人體骨肌係統生物力學(精)》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是有點小激動的。我一直對人體的構造和運動機製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關注體育賽事或者觀看運動員的精彩錶現時,總會忍不住思考他們背後身體是如何運作的。這本書的書名,‘生物力學’這三個字,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因為它暗示著一種嚴謹、科學的研究方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骨骼、關節和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分析,例如,當一個運動員進行跳躍動作時,腳踝、膝蓋和髖關節會承受怎樣的力學載荷?這些力又是如何通過肌肉的收縮和骨骼的杠杆作用來産生的?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一些直觀的圖解,比如肌肉發力方嚮示意圖,或者關節受力分布的模擬圖,這樣能幫助我更清晰地理解這些復雜的力學原理。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對人體的運動能力有更深刻的認識,甚至能啓發我思考如何更科學地進行鍛煉,那我一定會非常滿意。
評分說實話,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人體骨肌係統生物力學(精)》時,腦子裏最先閃過的就是那些復雜的公式和圖錶,這讓我既興奮又有點小小的緊張。我是一名正在攻讀康復治療專業的學生,平時接觸到大量的臨床案例,很多時候都感覺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之間還隔著一層紗。特彆是對於一些慢性疼痛和運動損傷的患者,理解他們身體內部的力學失衡是至關重要的。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骨骼、關節和肌肉之間的相互作用,用嚴謹的生物力學原理來解釋為什麼會齣現某些姿勢異常、步態問題或者力量不足。比如,在分析脊柱側彎患者時,骨骼的變形如何影響周圍肌肉的受力?在評估肩袖損傷時,上肢的生物力學鏈條是如何被打斷的?我希望書中能提供詳細的生物力學模型,幫助我們量化這些問題,並為製定個體化的康復方案提供科學依據。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運動損傷的根源,並提供更精準的治療思路,那它對我來說就太有價值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