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焘、王冬梅、白雪岭、王建平、唐刚编著的 《人体骨肌系统生物力学(精)》阐述人体骨肌系统生 物力学仿真建模方法及相关分析模型。作者对中国青 年男女性和老年男女性进行步行、慢跑、上/下楼梯 、下蹲、下跪、盘腿坐等生活行为的运动测量,利用 该模型对人体头部、脊柱、上肢、下肢典型运动进行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介绍人体肌肉力计算的原理和 骨肌力学中常用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上述典型运动 进行相关计算,并介绍人体骨肌力学研究中可采用的 试验方法及开展的多种试验。本书为作者承担的** 自然科学基金生命学部重点课题“中国力学虚拟人” 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人体骨肌生物力学研究的科研人员 参考,特别适合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 用书。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总论
1.1 人体骨肌系统
1.2 人体骨肌生物力学基本概念与科学问题
1.3 人体骨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1.4 中国骨肌力学虚拟人
1.5 人体骨肌生物力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人体几何学测量与仿真建模
2.1 概论
2.2 人体几何学测量
2.3 人体骨肌系统三维几何建模的数据来源
2.4 基于冷冻切片数据的人体骨肌系统三维几何建模
2.5 基于医学影像数据的人体骨肌系统三维几何建模
2.6 中国人体的解剖学统计测量
参考文献
第3章 人体运动测量与仿真分析
3.1 概论
3.2 人体运动测量内容与设备
3.3 运动测量与仿真分析
3.4 中国人体下肢典型行为运动测量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人体骨肌动力学仿真建模与计算分析
4.1 概论
4.2 人体骨肌动力学仿真计算原理
4.3 人体骨肌动力学仿真计算模型
4.4 人体力测量
4.5 肌肉力与肌电信号
4.6 人体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
4.7 人体肌肉力计算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骨骼与软组织的有限元建模与应力分析
5.1 概论
5.2 人体骨肌系统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5.3 骨肌系统有限元计算中的非线性问题
5.4 基于Micro-CT的骨骼微有限元建模与应力分析
5.5 软组织的有限元分析
5.6 人体骨肌系统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5.7 应力一骨重建数值模拟
参考文献
第6章 颅颌骨肌生物力学仿真建模与分析
6.1 概论
6.2 颅颌骨肌系统解剖结构及其力学功能
6.3 颅颌骨肌系统几何与动力学仿真建模
6.4 颅颌骨肌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
6.5 颅颌骨有限元建模与计算分析
6.6 颅颌骨肌系统生物力学实验
6.7 颅颌骨肌系统临床医学中的若干生物力学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脊柱骨肌生物力学仿真建模与分析
7.1 概论
7.2 脊柱骨肌系统解剖结构及其力学功能
7.3 脊柱骨肌系统几何与动力学仿真建模
7.4 脊柱骨肌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
7.5 脊柱骨肌系统有限元建模与计算分析
7.6 脊柱骨肌系统临床医学中的若干生物力学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上肢骨肌系统生物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8.1 概论
8.2 上肢骨肌系统解剖结构及其力学功能
8.3 上肢骨肌系统几何与动力学仿真建模
8.4 上肢骨肌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
8.5 上肢骨骼有限元建模与计算分析
8.6 上肢实验生物力学
8.7 上肢骨肌系统临床医学中的若干生物力学问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下肢骨肌生物力学仿真建模与分析
9.1 概论
9.2 下肢骨肌系统解剖结构及其力学功能
9.3 下肢骨肌系统几何与动力学仿真建模
9.4 下肢骨肌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
9.5 下肢骨骼有限元建模与计算分析
9.6 下肢骨肌系统临床医学中的若干生物力学问题
参考文献
**0章 骨盆骨肌生物力学仿真建模与分析
10.1 概论
10.2 骨盆骨肌系统几何与动力学仿真建模
10.3 骨盆生物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
10.4 骨盆骨肌系统生物力学实验
10.5 骨盆骨肌系统临床医学中的若干生物力学问题
参考文献
**111章 髋、膝关节骨肌生物力学仿真建模与分析
11.1 髋关节骨肌生物力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11.2 髋关节骨肌系统解剖结构及其力学功能
11.3 人工髋关节生物力学仿真建模与分析
11.4 膝关节骨肌生物力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11.5 膝关节骨肌系统解剖结构及其力学功能
11.6 膝关节骨肌系统生物力学仿真建模
11.7 膝关节生物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
11.8 人工膝关节设计的生物力学仿真分析
11.9 天然与人工膝关节生物力学试验
参考文献
索引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感觉就是它非常适合那些对体育科学、运动康复或者工程学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我是一名业余马拉松爱好者,平时训练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瓶颈,比如跑姿不协调、落地冲击力过大导致关节不适等问题。我一直觉得,如果能从更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身体的运动原理,或许就能找到突破的办法。这本书的书名《人体骨肌系统生物力学(精)》正是点出了我最为关注的核心——“生物力学”。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骨骼的应力分布、肌肉发力模式的建模分析,以及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方向和大小的计算方法。例如,在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时,身体各个部位的骨骼和肌肉会承受怎样的负荷?这些负荷的变化又会对运动表现和潜在的损伤风险产生什么影响?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不同运动项目(如篮球、游泳、举重)的骨肌系统在生物力学上的独特性,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性来优化训练计划。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很可能帮助我把训练从“感觉”提升到“科学”的层面,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评分说真的,我拿到《人体骨肌系统生物力学(精)》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有点小激动的。我一直对人体的构造和运动机制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关注体育赛事或者观看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时,总会忍不住思考他们背后身体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的书名,‘生物力学’这三个字,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因为它暗示着一种严谨、科学的研究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骨骼、关节和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例如,当一个运动员进行跳跃动作时,脚踝、膝盖和髋关节会承受怎样的力学载荷?这些力又是如何通过肌肉的收缩和骨骼的杠杆作用来产生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直观的图解,比如肌肉发力方向示意图,或者关节受力分布的模拟图,这样能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力学原理。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对人体的运动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甚至能启发我思考如何更科学地进行锻炼,那我一定会非常满意。
评分说实话,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人体骨肌系统生物力学(精)》时,脑子里最先闪过的就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这让我既兴奋又有点小小的紧张。我是一名正在攻读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平时接触到大量的临床案例,很多时候都感觉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还隔着一层纱。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疼痛和运动损伤的患者,理解他们身体内部的力学失衡是至关重要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骨骼、关节和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用严谨的生物力学原理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姿势异常、步态问题或者力量不足。比如,在分析脊柱侧弯患者时,骨骼的变形如何影响周围肌肉的受力?在评估肩袖损伤时,上肢的生物力学链条是如何被打断的?我希望书中能提供详细的生物力学模型,帮助我们量化这些问题,并为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运动损伤的根源,并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思路,那它对我来说就太有价值了。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是盼了好久才拿到手,封面设计得就很有学术范儿,一看就知道是正经研究的东西。我之前在学习人体运动学的时候,就对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一些运动损伤的康复过程中,总感觉缺乏一个更深入的理论支撑。这本书的书名《人体骨肌系统生物力学(精)》简直太对我的胃口了,‘生物力学’这几个字就预示着它会从物理学的角度去解析我们身体的运动机制,而不是泛泛而谈。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骨骼的结构强度、肌肉的收缩原理以及它们在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受力分析。比如,跑步时膝关节承受的冲击力是如何分配的?跳跃时踝关节的力学链条又是如何工作的?这些都是我一直想弄明白的。而且‘精’这个字,也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详细的计算模型,让我能够更科学地理解和指导运动训练,甚至是解决一些实际的运动损伤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认识人体运动的大门,我准备好迎接这场知识的盛宴了。
评分当我在书店里看到《人体骨肌系统生物力学(精)》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简直是我一直在找的东西!”我是一个对人体奥秘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虽然不是专业的医生或者运动员,但我一直对人体的结构和运动方式感到着迷。我常常在想,我们跑步时,脚踝是如何支撑全身的重量?我们举起重物时,手臂的肌肉又是如何精确协调发力的?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非常专业,我相信它能用科学的视角,把这些我们平时感觉很自然但背后原理却很复杂的事情解释清楚。我特别希望书中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插图,来讲解骨骼的形状如何决定了运动的范围,肌肉的附着点和走向又如何影响了力量的传递。比如,为什么某些人天生运动协调性好,而另一些人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这本书是否能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给出解答?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博学的老师,一步步带领我揭开人体骨肌系统的运作秘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