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中國曆史學》以百年來中國史學中以史撰為傳統的“新史學”和以史考為傳統的“新漢學”的鬥爭和輪迴為主綫,主要立足於這一時段各派史學傢對史學內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門徑上的分歧,進而就這種差異對史學建設所産生的實際效果加以考量評估。
作者簡介
王學典,1956年生,山東大學教授。曾任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院長,現任《文史哲》雜誌主編,並兼任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史學月刊》編委等職。主要緻力於曆史哲學和史學理論研究、中國現代學術文化史研究,尤長於中國現當代史學思想及史學思潮研究。已齣版《曆史主義思潮的曆史命運》、《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翦伯贊學術思想評傳》、《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20世紀中國史學評論》等多部專業學術著作,在《中國社會科學》、《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大學學報》、《文史哲》及《史學理論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刊發論文80餘篇。
陳峰,1976年生,山東大學副教授。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嚮為史學理論及20世紀中國學術史。在《史學理論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哲》、《史學月刊》、《齊魯學刊》、《山東社會科學》等刊物發錶論文近20篇,並參撰《史學引論》、《述往知來——曆史學的過去、現狀與前瞻》等書。
目錄
引言
一 早期階段:“新史學”與“新漢學”的交替(1900-1929)
1.梁啓超的“史界革命”:“新史學”的發軔
2.鬍適、顧頡剛的“新漢學”對“新史學”的腰斬
3.“新漢學”的正統化:史語所的設立
二 中期階段:唯物史觀派的主流化(1929-1989)
1.“新史學”的重生:唯物史觀派的亮相
2.“新漢學”的下滑與分化
3.唯物史觀派躍居主流及其意識形態化
4.未曾中斷的史考傳統
三 最後十年:從“新漢學”復興到“新史學”歸來(1989-2000
1.“國學熱”席捲而至
2.執兩用中的社會經濟史研究
3.“新史學”歸來:社會史研究的繁榮
結語
精彩書摘
一 早期階段:“新史學”與“新漢學”的交替(1900—1929)
1.梁啓超的“史界革命”:“新史學”的發軔
20世紀中國史學由“新史學”思潮開篇。“新史學”具有自身的發展軌跡,也有獨立的內涵特徵。
梁啓超1901年的《中國史敘論》和l902年的《新史學》等文拉開瞭清季“史界革命”或“新史學”運動的序幕。梁啓超、章太炎、劉師培、鄧實等人,激烈批判傳統史學,同時提齣一套新史學的設想和方案。他們受日本文明史學的啓發,不但從理論上重新規定瞭曆史學的性質、目的、範圍和對象,而且進行瞭編撰新史的初步嘗試,推齣瞭一批“中國通史”、“中國曆史教科書”性質的作品。其中,1904—1906年齣版的夏曾佑《最新中學中國曆史教科書》是最為著名的一部。1903—1904年東新社齣版的曾鯤化的《中國曆史》同樣風行一時,1905-1906年劉師培編的《中國曆史教科書》也有不小的影響。
前言/序言
二十世紀中國曆史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好書,值得一讀,物也流很快
評分
☆☆☆☆☆
好書,贊一個!
評分
☆☆☆☆☆
京東活動的時候買的,很便宜,價格實惠,快遞很快,很滿意。
評分
☆☆☆☆☆
書很棒,發貨速度快,值得一看。
評分
☆☆☆☆☆
京東活動的時候買的,很便宜,價格實惠,快遞很快,很滿意。
評分
☆☆☆☆☆
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
評分
☆☆☆☆☆
不錯,是自己需要的不錯,是自己需要的
評分
☆☆☆☆☆
《二十世紀中國曆史學》以百年來中國史學中以史撰為傳統的“新史學”和以史考為傳統的“新漢學”的鬥爭和輪迴為主綫,主要立足於這一時段各派史學傢對史學內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門徑上的分歧,進而就這種差異對史學建設所産生的實際效果加以考量評估。
評分
☆☆☆☆☆
寫得有點粗綫條,太概括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