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本卷收录1948-1949年的竺可桢日记。两年的时间,经历两个时代,从杭州到上海,再迁至北京。为维持浙大运转而四处筹款,爱生护校。告别旧朝,参与新政。述科学与社会:纸与指南针中国知之甚早,何以近代科学不能产生于中国?论大学发展之关键:最要的是能物色前途有望的青年。勖勉学生:吾人生而有知,应该有独立之思想,不能人云亦云……自强不息实为目前之急务。胡适在离开大陆之前有话:谓北 京之解 放未始非福。章士钊述国 共和议经过。力挺科学建议在《共同纲领》中设专门条款。
评分子女成绩
评分多角度折射出竺可桢的科学精神
评分日记
评分作为一个教育家与科学家,竺可桢先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作为教育家,浙江大学在他手下成了全国第一流大学,间接地,也使复旦大学受惠良多。解放初院系调整时,复旦从浙大调入了从苏步青到谭其骧这样著名的一大批理科与文科教授,奠定了复旦后来成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基础。八十年代有人做过统计,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中,出身浙大与在浙大任过教的学者占了很大的比例。作为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方面起了奠基的作用,在近代地理学尤其是人地关系研究方面开创了崭新的局面。虽然解放后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以及其他社会职务,还有各种不绝如缕的运动,耗去了其大量的时间,但他依然坚持科学研究,写出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 在竺可桢生前,其日记是秘不示人的;作为史料宝库,如今以全貌公诸于世。
评分评分
呵呵哈哈哈是是是嫁鸡随鸡是撒
评分日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