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百合栽培技术

食用百合栽培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彦仪,高波 著
图书标签:
  • 百合
  • 食用百合
  • 栽培技术
  • 种植技术
  • 农业技术
  • 花卉栽培
  • 经济作物
  • 园艺
  • 种植管理
  • 农作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61928
版次:1
商品编码:1033215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0-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食用百合栽培技术》内容包括概述、百合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百合的栽培技术、百合的病虫害防治、百合的商品化生产、生物新技术应用、源库论、百合与人们的生活8章。《食用百合栽培技术》内容全面、具体、翔实,语言通俗、简练,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对食用百合栽培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适合基层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和广大种植户阅读,亦可供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百合史话
第二节 百合的起源与分布
第三节 百合的种类及品种
1.花卉百合
2.药用百合
3.食用百合

第二章 百合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球形鳞茎
第二节 舟形鳞瓣
第三节 肉质根
第四节 纤维根
第五节 生长点及顶芽
1.鳞瓣分化阶段
2.顶芽分化阶段
3.花芽分化阶段
第六节 茎秆与叶片
第七节 花和果实

第三章 百合的栽培技术
第一节 栽培制度
1.轮作倒茬
2.栽培方式
3.整地施肥
4.温棚保护地栽培

第二节 培育种球
1.传统方法
2.百合鳞瓣土壤扦插法
3.百合鳞瓣气培法
4.其他培养方法

第三节 栽植方法
1.分级选种
2.种球处理
3.栽植密度
4.栽植深度
5.栽植时间
6.种球栽植定位方法

第四节 百合的田间管理
1.追肥
2.中耕锄草
3.摘除花蕾
4.百合的冬季管理
5.病虫害及鼠害的防治

第四章 百合的病虫害防治
第一节 害虫的防治
1.蛴螬及其防治
2.红蜘蛛的防治
3.百合菌蚊及其防治

第二节 病害的防治
1.真菌病害
2.细菌病害
3.病毒病害

第五章 百合产品的商品化生产
第一节 百合收获时期的确定
第二节 收获方法
第三节 百合鳞茎的贮藏
1.生物学机制
2.百合鳞茎贮藏特性
3.贮藏方法和方式

第四节 百合的加工
1.百合干的加工
2.百合罐头的加工
3.百合乳液的加工
4.百合粉的加工

第六章 生物新技术应用
第一节 百合鳞瓣气培法
1.定义
2.生物学原理
3.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
4.主要技术措施与标准
5.再生母籽的形成和生长过程
6.适宜采用百合鳞瓣气培法培育籽球的百合品种

第二节 百合实生选种
1.采种圃的选定
2.饱满种子的标准
3.实生苗的培育
4.选种圃的建立
5.株系比较试验
6.生产性实验
7.品种审定

第三节 百合脱毒苗培育
1.工艺流程
2.技术要点
3.百合脱毒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百合的组织培养
1.必备常用设施
2.必备常用仪器设备
3.必备器皿和器材
4.常用化学药品
5.百合组织培养的工作流程

第五节 AM复合生物菌剂的应用
1.AM复合生物菌剂制品的含菌种类和特点
2.施用方法
3.施用效果

第七章 源库论
第一节 源库论的定义
第二节 “源”与“库”的科学调控
第三节 生物学意义

第八章 百合与人们的生活
第一节 百合佳肴
1.百合炒肉片
2.百合炒肉丁
3.冰糖百合
4.干蒸百合
5.百合炒里脊丝
6.枸杞百合羹
7.拔丝百合
8.百合爆里脊丁
9.太极百合
10.百合桃

第二节 百合宴席
1.迎宾雪莲
2.丝路驼铃
3.万象更新
4.蟠桃献寿
5.年年有余
6.宫灯百合
7.五熘百合
8.八宝百合
9.百合鸡丝
10.金钱百合
11.蜜枣百合
12.百合水晶冻
13.冬梨百合
14.松鹤延年

第三节 百合药膳
1.麻菇献寿
2.百合核桃冻
3.百合鸽蛋汤
4.百合银杞明目汤
5.百合栗子鸡
6.百合腰花
7.百年(莲)合好
8.百合参归粥
9.百合熘鱼片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药食同源:百合的种植、采收与健康益处》 本书深入探讨了百合这种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的植物,从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多样的品种特性,到精细化的栽培管理技巧,再到科学的采收方法与后续加工,层层剖析,为读者构建了一幅全面的百合种植与利用图景。本书尤其侧重于百合的药食同源属性,详细阐述其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以及现代科学对其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百合,将其转化为滋养身心、增进健康的宝贵资源。 第一章:百合的植物学特性与品种鉴赏 百合,学名 Lilium spp.,属于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肥厚的鳞茎作为重要的地下繁殖器官。其植物体形态多样,高度从几十厘米到一米以上不等,叶片呈线形、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通常互生或轮生于茎上。百合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朵,花冠多为漏斗形、钟形或喇叭形,花瓣(或称花被片)数量一般为六枚,常向外翻卷。不同品种的百合,在花色、花型、花期以及适应性上均有显著差异。 本书将详细介绍几种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经济和食用价值的百合品种,例如: 药用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colchesteri): 这是中国传统药用和食用百合的代表,其鳞茎肥厚,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生物碱等,具有止咳、润肺、清心等功效。书中将深入剖析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在不同产区的栽培要点。 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syn. L. tigrinum): 也称虎皮百合,以其茎顶腋生的珠芽(鳞片球)繁殖能力强而著称,鳞茎可食,花色橙红,带有褐色斑点,极具观赏性。本书将探讨卷丹的栽培特点,特别是如何利用珠芽进行高效繁殖。 宜昌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willmottiae): 主要产于湖北宜昌地区,鳞茎较小,但品质优良,常用于加工和食用。我们将介绍宜昌百合的适应性,以及在当地独特的栽培模式。 新疆百合(Lilium pumilum): 植株相对矮小,花色多为鲜艳的红色或橙红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鳞茎也可食用,但产量相对较小。本书将对其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进行说明。 除了以上几种,本书还会简要介绍其他具有食用和药用潜力的百合品种,如龙爪百合、毛百合等,并对其主要的形态特征、主要用途进行概览,帮助读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第二章:适宜的生长环境与土壤选择 百合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良好的生态条件是高产优质的基础。 气候条件: 大多数百合品种喜凉爽湿润的气候,不耐高温高湿。适宜的年平均温度在10-20℃之间,冬季需要一定的低温期进行休眠,春季萌发,夏季生长,秋季开花。部分耐热品种也能在较高温度下生长,但产量和品质可能会受影响。 光照: 百合喜光,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鳞茎的膨大和花芽分化,但过强的直射阳光,尤其是在夏季,可能导致叶片灼伤,影响生长。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适当遮荫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水分: 百合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极度怕涝。土壤过湿容易导致鳞茎腐烂,病虫害发生。因此,浇水需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雨季需要做好排水工作。 土壤: 百合对土壤的要求是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pH值最好在6.0-7.0之间。黏重、板结的土壤不适合种植百合。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或壤土是理想的土壤类型。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并改良土壤结构,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腐熟的堆肥,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本书将详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以及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改良,为百合的健康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精细化栽培管理技术 成功的百合栽培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包括播种/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繁殖方式: 百合的繁殖方式主要有鳞茎繁殖、鳞片繁殖、珠芽繁殖(仅部分品种)和种子繁殖。 鳞茎繁殖: 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二年生成熟鳞茎作为种球。栽植深度根据鳞茎大小而定,一般为鳞茎高度的2-3倍。栽植密度根据品种和管理水平进行调整。 鳞片繁殖: 将鳞茎掰下成熟的鳞片,用药剂消毒后,在温床中进行催芽繁殖,适合快速扩繁种苗。 珠芽繁殖: 对于卷丹等能产生珠芽的品种,可直接将珠芽播种繁殖,繁殖速度快。 种子繁殖: 适用于品种选育或获得无性系纯种,但周期较长。 田间管理: 除草: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并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追肥: 百合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追肥。萌芽期和花芽分化期是关键的施肥时期,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结合有机肥施用。开花后,适当补充磷钾肥,促进鳞茎的积累和成熟。 灌溉: 根据土壤墒情和生长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 搭架与疏花: 对于植株高大的品种,需要搭设支架,防止倒伏。为了获得更大的鳞茎,可以适当疏去部分花蕾,减少养分消耗。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 主要有鳞茎腐烂病、灰霉病、叶斑病等。预防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改善土壤排水、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化学防治可选用相应的杀菌剂。 常见虫害: 如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等。可采用物理防治(如人工捕捉、诱杀)、生物防治(如引入天敌)或化学防治(如喷洒杀虫剂)等措施。 本书将提供一套详细的栽培管理时间表,并配以图示,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掌握各个生长阶段的管理要点,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 第四章:科学采收与后续加工 适时的采收是获取优质百合产品的前提。 采收时期: 百合的采收时期主要根据其用途而定。 食用和药用: 通常在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或在鳞茎充分膨大、营养积累达到高峰时进行。一般在秋季进行。 观赏: 在花蕾显色或盛花期进行。 采收方法: 整株采收: 将植株连同鳞茎一并挖出。 单独采收鳞茎: 在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将鳞茎挖出,并去除泥土。 采收后的处理: 清洗: 将挖出的鳞茎仔细清洗干净,去除泥土和杂质。 晾晒/烘干: 鲜食: 适当晾晒后即可鲜食。 干制: 这是最常见的保存和加工方式。可采用自然晾晒或烘干的方式。晾晒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避免霉变。烘干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营养成分。 分级: 根据鳞茎的大小、形状和品质进行分级,以便于储存和销售。 储存: 干制后的百合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和日晒。 本书将深入介绍不同采收时机对百合品质的影响,并提供多种干制和储存的方法,帮助读者最大程度地保留百合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第五章:百合的健康益处与营养价值 百合不仅是美味的食材,更是传统医学中的重要药材,其健康益处被广泛认可。 营养成分: 百合鳞茎主要成分包括淀粉(约占干重的40%-60%)、蛋白质、糖类、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矿物质(如钾、钙、磷、铁)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百合苷、秋水仙碱等。 传统医学功效: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止咳祛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咳嗽、肺热燥咳、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病症。 现代科学研究: 润肺止咳: 百合中的百合苷等成分具有抗炎、镇咳、祛痰的作用,对于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疗效。 清心安神: 百合中的一些成分能够调节神经系统,有助于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抗氧化作用: 百合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预防慢性疾病。 增强免疫力: 百合中的多糖等成分可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抗肿瘤潜力: 部分研究表明,百合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书将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全面、科学地阐述百合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并提供一些基于百合的食疗方,帮助读者将百合的健康益处融入日常饮食。 第六章:百合的食用方法与食疗价值 百合的烹饪方式多样,既可作为主食,也可作为配料,制作出各种美味佳肴。 鲜食: 新鲜百合鳞茎可直接烹煮,如清炒百合、百合炒肉片、百合蒸排骨等,口感清脆,味道甘甜。 干品烹饪: 干百合经过泡发后,可用于炖汤、煮粥、制作甜点等,如百合莲子粥、银耳炖百合、桂花糖藕等。 药膳与食疗方: 止咳润肺: 百合莲子粥,适用于久咳、肺虚。 安神助眠: 百合百麦粥,适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多梦。 清热解毒: 百合银耳汤,适用于肺热、口干舌燥。 益气健脾: 百合山药排骨汤,适用于脾胃虚弱。 本书将详细介绍多种经典百合菜肴的做法,并提供一些针对不同健康需求的百合食疗方,指导读者如何巧妙运用百合,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收获健康。 结论 《药食同源:百合的种植、采收与健康益处》是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著作。通过对百合全产业链的深入解析,从种植到食用,从栽培到养生,本书旨在为广大百合爱好者、种植者、以及关注健康饮食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尽而权威的指南,让更多人能够认识、种植、并充分利用好这一大自然的馈赠,在田园耕耘中收获健康与财富,在品味美食中滋养身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上,明显体现出作者在教学方法上的深思熟虑。它采用了模块化的知识体系,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精准地定位到所需信息。比如说,如果我只关心收获后的储藏与加工,我可以快速跳到倒数第二部分,那里详细对比了气调贮藏、冷藏以及真空包装在保持百合鳞茎口感和保鲜期上的优劣势,并附带了详细的实验数据对比图表。相反,如果我是一个初次尝试育种的人,第一部分的“从种子到鳞茎的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从脱毒组培到田间移栽的全流程技术路径图,其详尽程度令人咋舌。这种“可插拔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工具属性,它既能满足系统学习者的深度需求,也能适应实践者对特定问题的快速检索要求,做到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完美平衡。我个人认为,这种灵活的编排方式,是许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它真正站在了不同阶段读者的角度去构建知识的骨架。

评分

初翻此书,我原以为会是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充斥着枯燥的化学公式和精准到秒的田间操作指南,但实际阅读体验却远超预期,它更像是一部融合了历史溯源与现代农艺的深度报告文学。作者在开篇并未急于讲解如何播种,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食用百合在不同地域的文化意涵和历史种植演变,这种“溯源”的做法,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趣味性。例如,书中对古代药典中对百合药用价值的引用,以及不同朝代对这种植物在食材和药材上的定位差异,都写得非常详尽且引人入胜。这种宏观的背景铺陈,使得后续的具体栽培步骤不再是孤立的技术点,而是与悠久的农耕文明紧密相连,让人在学习“术”的同时,也领略了“道”的深远。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来说,这种叙事方式无疑降低了专业知识的门槛,让人愿意沉下心去探索每一个细节。

评分

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在“成本效益分析”部分的处理手法,这部分的处理非常成熟、非常“接地气”,丝毫没有脱离实际生产的“空中楼阁感”。作者没有回避农业生产中的经济现实,而是非常坦诚地给出了不同种植密度、不同肥料投入下的预估产出率和净利润模型。书中甚至提供了几份基于不同区域水价和人工成本的模拟预算表,这对于想要将技术转化为商业项目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更让人感到踏实的是,它还对传统种植模式与新型设施农业(如垂直农场或温室大棚)的初始投入与长期回报进行了严谨的SWOT分析。这种将技术细节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视角,让这本书的价值从单纯的“技术指南”提升到了“商业决策参考”的层面。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做这件事划不划算”,这份实在的商业洞察力,让这本书在众多专业书籍中脱颖而出,显得尤为可贵。

评分

这本书在探讨土壤改良和病虫害防治这两个关键环节时,展现出了惊人的细致程度和实用主义精神。它并没有提供那种“万能药方”式的简单解答,而是基于不同气候带和不同生长阶段的复杂性,提供了一套多层次的应对策略。比如,书中关于“如何通过调整微生物菌群来抑制地下害虫的发生”这一章节,简直就是一本微生态农业的入门指南,详细列举了常用的有益菌种,以及它们与百合根系形成共生关系的微观机制,这已经超越了基础农技的范畴,触及到了现代精准农业的前沿。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罕见病害的诊断图谱非常清晰,甚至连不同病害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初期症状都有细微的区分描述,这种颗粒度极高的信息量,对于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突发状况,无疑是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我甚至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退休农艺师,坐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观察和应对田间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封面采用了一种淡雅的米白色调,配上细腻的植物线条插画,初看之下给人一种宁静、质朴的感觉,仿佛能透过封面就闻到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内页的纸张选择上,似乎是偏向于哑光处理,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非常友好,减少了反光带来的视觉疲劳。排版布局方面,无论是正文的字体大小、行距,还是章节标题的层级划分,都显得十分考究,阅读起来逻辑清晰,毫无滞涩感。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收录的那些高清的彩图——那些关于鳞茎形态、花朵细节的特写,色彩还原度极高,质感逼真,让人爱不释手,这对于需要直观学习植物特征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加分项。整体而言,从触感到视觉,这本书在硬件设施上就已经展现出了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和对内容呈现的专业态度,这绝对是一本愿意放在书架上反复翻阅的实体书,而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电子资料。我甚至觉得,光是欣赏这些精美的图文排版,就已经算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了。

评分

帮朋友买的,朋友说书还不错

评分

不错,有技术指导比自己瞎琢磨好。

评分

还可以吧,能够用于指导生产

评分

还可以,就是没来得急看看

评分

帮朋友买的,朋友说书还不错

评分

感觉书的内容有些简单,要是再详细些就好了!

评分

第二次买了,听说不错。

评分

第一次在京东购物,满分,没说的,物流速度很快的。今天又订购了一个相机。

评分

物流很给力,亲戚说书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