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現代學術名著:中國史學史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中國史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金毓黻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74599
版次:1
商品編碼:10554631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第一輯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百年前,張之洞嘗勸學日:《世運之明晦,人纔之盛衰,其錶在政,其裏在學。》是時,國勢頹危,列強環伺,傳統頻遭質疑,西學新知亟亟而入。一時間,中西學並立,文史哲分傢,經濟、政治、社會等新學科勃興,令國人亂花迷眼。然而,淆亂之中,自有元氣淋灕之象。中華現代學術之轉型正是完成於這一混沌時期,於切磋琢磨、交鋒碰撞中不斷前行,湧現瞭一大批學術各傢與經典之作。而學術與思想之新變,亦帶動瞭社會各領域的全麵轉型,為中華復興奠定瞭堅實基礎。
時至今日,中華現代學術已走過百餘年,其問百傢林立、論辯蜂起,沉浮消長瞬息萬變,情勢之復雜自不待言。溫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來者。《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之編纂,其意正在於此,冀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納各學科學派名傢名作,以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之新變,探求中華現代學術之根基。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收錄上自晚清下至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大陸及港澳颱地區、海外華人學者的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體兼及其他,涵蓋文學、曆史、哲學、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學等眾多學科。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
第二章 古代之史傢與史籍
第三章 司馬遷與班固之史學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傢修史之始末
第五章 漢以後之史官製度
第六章 唐宋以來設館修史之始末
第七章 唐宋以來之私修諸史
第八章 劉知幾與章學誠之史學
第九章 清代史學之成就
第十章 最近史學之趨勢
結論
金毓黻先生學術年錶
中國史學史研究的創始之作重讀金毓黻著《中國史學史》

用戶評價

評分

百年前,張之洞嘗勸學日:《世運之明晦,人纔之盛衰,其錶在政,其裏在學。》是時,國勢頹危,列強環伺,傳統頻遭質疑,西學新知亟亟而入。一時間,中西學並立,文史哲分傢,經濟、政治、社會等新學科勃興,令國人亂花迷眼。然而,淆亂之中,自有元氣淋灕之象。中華現代學術之轉型正是完成於這一混沌時期,於切磋琢磨、交鋒碰撞中不斷前行,湧現瞭一大批學術各傢與經典之作。而學術與思想之新變,亦帶動瞭社會各領域的全麵轉型,為中華復興奠定瞭堅實基礎。

評分

《遼東文獻徵略》(八捲),吉林,排印本,1937年

評分

評分

百年前,張之洞嘗勸學日:《世運之明晦,人纔之盛衰,其錶在政,其裏在學。》是時,國勢頹危,列強環伺,傳統頻遭質疑,西學新知亟亟而入。一時間,中西學並立,文史哲分傢,經濟、政治、社會等新學科勃興,令國人亂花迷眼。然而,淆亂之中,自有元氣淋灕之象。中華現代學術之轉型正是完成於這一混沌時期,於切磋琢磨、交鋒

評分

時至今日,中華現代學術已走過百餘年,其問百傢林立、論辯蜂起,沉浮消長瞬息萬變,情勢之復雜自不待言。溫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來者。《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之編纂,其意正在於此,冀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納各學科學派名傢名作,以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之新變,探求中華現代學術之根基。

評分

1925年,任奉天省議會秘書。

評分

1907年,畢業於遼陽啓化高等小學,繼升讀奉天省立中學堂。

評分

書完成於1939年,是中國史學史學科在開創時期一部影響較大的代錶性著作,也是作者自己較為滿意的著作。作者從史官、史傢、史籍、史學四方麵展開,闡述中國史學的源流、義例、發展及其趨勢,在此基礎上,把中國史學的發展分為五期:上古至漢初為創造期,兩漢為成立期,魏晉至唐初為發展期,唐至清末為蛻變期,清末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為革新期。本書版本采用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中國史學史即中國史學發展的曆史。中國史學的發展,大緻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段落。古代史學史中國古代史學史,包括先秦、秦漢至唐初、中唐至乾嘉三個時期。先秦時期在中國原始社會,先民創造瞭燦爛的文化,同時口耳相授,傳頌著一些故事,可以說是曆史的源泉。商代或商代以前,已經有瞭文字,可用以記錄。商代齣現瞭史官。“史”字原為手執簡冊之形,但史官起初並不是專司記事,而首先是負責主持祭祀,占蔔吉凶,溝通神與王的意誌。同時講說故事,記錄時事,編次和保管文獻簡冊。再進而分工,有記言之史與記事之史之彆。今天保存在《尚書》中的,即商周時代的曆史文獻。

評分

1933年10月,任僞日滿文化協會理事,兼協會《滿洲學報》主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