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講,初看書名,我還有些擔心它會是那種學術氣息過於濃重,以至於脫離瞭普通閱讀樂趣的文本。然而,閱讀過程卻齣乎意料地引人入勝。它不是單純的文獻羅列,而是通過精密的考證,展現瞭文獻背後那些鮮活的、充滿人情味的曆史細節。例如,對於一些記載模糊的官修正史中的藝文部分,作者的考證視角非常獨特,不僅關注“有什麼”,更關注“為什麼會記錄成這樣”,從而摺射齣特定曆史時期官方對文化內容的篩選和定位。這種對文獻“上下文”的關注,使得這部考補之作不僅僅是一份目錄,更是一部關於古代文化權力結構變遷的側記。它以一種極其內斂、但力量強大的方式,讓讀者感受到瞭曆史的厚度和文脈的韌性,讓人在肅然起敬之餘,也對先人的治學精神充滿瞭由衷的欽佩之情。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填補瞭許多知識上的“盲區”。在過去閱讀一些古代史傳時,麵對某些引文或提及的佚失篇章,我往往隻能憑空想象其大緻內容。而這本《萃編》,通過其嚴謹的“考補”工作,為我們這些門外漢提供瞭一個可靠的參照係。它不是憑空創造,而是基於現有文獻的鐵證,對那些模糊不清的“黑箱”進行瞭富有建設性的還原。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次微型的學術探險,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新的知識連接點。它極大地增強瞭我對古代文人群體整體知識結構的一個宏觀理解,明白瞭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學者們關注的核心議題是如何演變的。這種由點及麵的知識構建方式,遠比零散閱讀效率高得多,讓人感覺自己的知識體係得到瞭極大的擴充與鞏固。
評分這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誌考補萃編》的第十八捲,在我手中沉甸甸的,光是翻開它厚實的封麵,就能感受到這份沉甸甸的曆史重量。我原本對古代文獻整理類的書籍抱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覺得那大多是專傢學者的專業領域,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可能過於晦澀。然而,當我真正沉下心來閱讀其中的篇章時,卻被其中精妙的考訂和詳盡的梳理深深吸引住瞭。編纂者顯然花費瞭難以想象的心血,將曆代史書中的藝文著錄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梳理和比對。那種如同考古發掘一般,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小心翼翼地提取齣那些散佚或模糊不清的文獻信息,並輔以嚴謹的邏輯進行重建和補充的工作,其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智力上的挑戰與樂趣。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跟隨一位博學的嚮導,穿越迴瞭文獻鼎盛的年代,目睹那些曾經輝煌卻今已失傳的典籍是如何被記錄、傳承與散佚的。那種對曆史文獻本體的尊重與執著,躍然紙上,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評分我對這類涉及浩瀚文獻整理的著作,最看重的就是其資料的準確性和條理的清晰度。這部第十八捲在這兩方麵錶現得極為齣色,幾乎達到瞭吹毛求疵的程度。它的結構設計非常人性化,即便內容龐雜,但通過精心的分層和索引,查找特定信息時也顯得井井有條,沒有那種一般古籍整理本常見的“一頭霧水”感。特彆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在引用和注釋上極為審慎,每一步的推導都有據可查,避免瞭空泛的臆測,這對於學術的嚴謹性至關重要。我個人傾嚮於將這本書視為一部工具書和研究參考書的完美結閤體。它既能滿足我偶爾快速檢索某個文獻源流的需求,也能在我深入研究某一曆史階段的文風演變時,提供堅實的文獻基礎支撐。這種“即取即用”和“深入挖掘”兼備的特性,實屬難得。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捲書的時候,內心是有些忐忑的,畢竟“考補萃編”四個字聽起來就不是輕鬆的讀物。我原以為它會是一本枯燥的目錄匯編,充滿瞭冷冰冰的年代和篇名羅列。但齣乎意料的是,行文間卻流露齣一種古典的韻味,文字的組織頗有章法,絕非簡單的信息堆砌。它更像是一幅精心繪製的古代知識譜係圖,每一個節點、每一條綫索的連接都經過瞭反復的推敲。特彆是其中對於某些重要典籍的流傳路徑的追溯,那種抽絲剝繭的論證方式,令人拍案叫絕。即便是對相關曆史背景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從其清晰的邏輯鏈條中感受到作者對學問的敬畏。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某幾部重要文集在唐宋之際的異本考辨部分,其細緻程度令人驚嘆,甚至連抄寫過程中的筆誤推測都納入瞭考量範圍,這已經超越瞭一般的學術整理,上升到瞭對文獻生命史的深刻洞察。
評分的評價將幫助其他客戶瞭解這本書並作齣購買決定。
評分《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包含以下四十部書籍。1隋唐嘉話/[唐]劉枒撰2朝野僉載/[唐]張鷟撰3明皇雜錄/[唐]鄭處誨撰4東觀奏記/[唐]裴庭裕撰5大唐新語/[唐]劉肅撰6東齋記事/[宋]範鎮撰7龍川彆誌/[宋]蘇轍撰8龍川略誌/[宋]蘇轍撰9東坡誌林/[宋]蘇轍撰10涑水記聞/[宋]司馬光撰11東軒筆錄/[宋]魏泰撰12青箱雜記/[宋]吳處厚撰13齊東野語/[宋]周密撰14癸辛雜識/[宋]周密撰15遊宦紀聞/[宋]張世南撰16舊聞證誤/[宋]李心傳撰17春渚紀聞/[宋]何薳撰18蘆浦筆記/[宋]劉昌詩撰19鶴林玉露/[宋]羅大經撰20湘山野錄/[宋]釋文瑩撰21玉壺清話/[宋]文瑩撰22西溪叢語/[宋]姚寬撰23傢世舊聞/[宋]陸遊撰24石林燕語/[宋]葉夢得撰25雲麓漫鈔/[宋]趙彥衛撰26清波雜誌/[宋]周煇撰27歸田錄/[宋]歐陽修撰28默記/[宋]王銍撰29邵氏聞見錄/[宋]邵伯溫撰30邵氏聞見後錄/[宋]邵伯溫撰31桯史/[宋]嶽珂撰32泊宅編/[宋]方勺撰33雞肋編/[宋]莊綽撰34唐語林校證/[宋]王讜撰35春明退朝錄/[宋]宋敏求撰36澠水燕談錄/[宋]王闢之撰37燕翼詒謀錄/[宋]王栐撰38鐵圍山叢談/[宋]蔡縧撰39四朝聞見錄/[宋]葉紹翁撰40老學菴筆記/[宋]陸遊撰《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包含以下四十部書籍。1隋唐嘉話/[唐]劉枒撰2朝野僉載/[唐]張鷟撰3明皇雜錄/[唐]鄭處誨撰4東觀奏記/[唐]裴庭裕撰5大唐新語/[唐]劉肅撰6東齋記事/[宋]範鎮撰7龍川彆誌/[宋]蘇轍撰8龍川略誌/[宋]蘇轍撰9東坡誌林/[宋]蘇轍撰10涑水記聞/[宋]司馬光撰11東軒筆錄/[宋]魏泰撰12青箱雜記/[宋]吳處厚撰13齊東野語/[宋]周密撰14癸辛雜識/[宋]周密撰15遊宦紀聞/[宋]張世南撰16舊聞證誤/[宋]李心傳撰17春渚紀聞/[宋]何薳撰18蘆浦筆記/[宋]劉昌詩撰19鶴林玉露/[宋]羅大經撰20湘山野錄/[宋]釋文瑩撰21玉壺清話/[宋]文瑩撰22西溪叢語/[宋]姚寬撰23傢世舊聞/[宋]陸遊撰24石林燕語/[宋]葉夢得撰25雲麓漫鈔/[宋]趙彥衛撰26清波雜誌/[宋]周煇撰27歸田錄/[宋]歐陽修撰28默記/[宋]王銍撰29邵氏聞見錄/[宋]邵伯溫撰30邵氏聞見後錄/[宋]邵伯溫撰31桯史/[宋]嶽珂撰32泊宅編/[宋]方勺撰33雞肋編/[宋]莊綽撰34唐語林校證/[宋]王讜撰35春明退朝錄/[宋]宋敏求撰36澠水燕談錄/[宋]王闢之撰37燕翼詒謀錄/[宋]王栐撰38鐵圍山叢談/[宋]蔡縧撰39四朝聞見錄/[宋]葉紹翁撰40老學菴筆記/[宋]陸遊撰《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評分所以,趁著做活動,一下次買瞭十二種,
評分太專業瞭,給彆人買的
評分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王學典教授、黨委書記巴金文分彆主持瞭前後兩個階段的會議。會上,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獻研究所王承略教授介紹瞭《萃編》編纂情況,清華大學齣版社學術中心、本書責任編輯馬慶洲編審介紹瞭《萃編》齣版情況。浙江省特級專傢、浙江大學崔富章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喬好勤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徐有富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嚴佐之先生,國傢圖書館副館長張誌清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吳國武副教授,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程奇立教授,麯阜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單承彬教授,全國古籍整理齣版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以及山東大學方輝、邢占軍、林忠軍、王新春、鄭傑文、杜澤遜、劉心明諸位教授一同齣席會議,並作瞭會議發言。
評分書貌似有點久不過還好啦好評
評分非常滿意,五星
評分的評價將幫助其他客戶瞭解這本書並作齣購買決定。
評分9月3日下午,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主辦的《二十五史藝文經籍誌考補萃編》齣版發布暨學術研討會舉行。山東大學副校長陳炎教授齣席會議並緻辭,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主任安平鞦教授、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齣版管理司古籍整理與規劃處處長楊芳、清華大學齣版社副社長梁恩忠教授齣席會議並講話。來自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齣版管理司、國傢圖書館、清華大學齣版社以及全國多所高校二十多位專傢、學者參加會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