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泥塑人像
:59.80元
作者:周思,刘家洪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122248268
字数:
页码:1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喜爱雕塑的人,尤其是准备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
1 作者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我国雕塑大师,其编写的《雕塑技法》等图书是我国雕塑界的经典图书。 2 同类书少。 3 内容实用,介绍了基本的规范、方法以及造型技巧,对于初学者大有裨益。
内容提要
《泥塑人像》为雕塑人像塑造技法的基础读物,详细介绍了人像基本结构、造型基础技法、泥塑的人物造型、头胸像、衣纹塑造技法以及浮雕制作基本技法。本书适宜喜爱雕塑的读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泥塑1
人像1
章准备做泥塑2
一泥塑的工作空间要求2
二雕塑泥4
三雕塑设备与工具5
第二章头胸像8
一雕塑架子8
二塑造8
三整体与局部9
四基本形与附属形11
五立方体12
六头、颈、胸的关系12
七具体部位的分析17
八头胸像创作25
第三章人体31
一比例与测量31
二搭架子34
三摆模特37
四人体的三大块41
五基本形与附属形43
第四章衣纹(褶纹)57
一挂布与着衣人体58
二褶纹的构成规律60
三衣纹的形式美感64
第五章浮雕76
一浮雕的压缩77
二浮雕的空间79
三浮雕的厚度82
四浮雕的做法93
第六章人像创作103
一形象的典型性105
二神态动作的时间性108
三形象的内在情感111
四雕塑的构图115
五空间的问题122
六雕塑的影像126
七雕塑的台座126
八城市雕塑综合设计134
九雕塑创作工作程序134
后 记154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泥塑1
人像1
章准备做泥塑2
一泥塑的工作空间要求2
二雕塑泥4
三雕塑设备与工具5
第二章头胸像8
一雕塑架子8
二塑造8
三整体与局部9
四基本形与附属形11
五立方体12
六头、颈、胸的关系12
七具体部位的分析17
八头胸像创作25
第三章人体31
一比例与测量31
二搭架子34
三摆模特37
四人体的三大块41
五基本形与附属形43
第四章衣纹(褶纹)57
一挂布与着衣人体58
二褶纹的构成规律60
三衣纹的形式美感64
第五章浮雕76
一浮雕的压缩77
二浮雕的空间79
三浮雕的厚度82
四浮雕的做法93
第六章人像创作103
一形象的典型性105
二神态动作的时间性108
三形象的内在情感111
四雕塑的构图115
五空间的问题122
六雕塑的影像126
七雕塑的台座126
八城市雕塑综合设计134
九雕塑创作工作程序134
后 记154
这本《包邮 泥塑人像 雕塑人像塑造技法教程书籍 人像基本结构 造型基础技法 泥塑的人物造型教程》简直是雕塑爱好者的福音!我最近开始尝试用粘土创作一些小人像,但总感觉自己的作品缺乏生命力,特别是人物的动态和比例总是拿捏不准。这本书的讲解真是太细致了,它从最基础的人体结构入手,像外科医生解剖人体一样,把头骨、肌肉群的分布讲得清清楚楚。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动态平衡”的那一章节,它没有用枯燥的理论去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经典的雕塑案例,一步步教我们如何让泥塑的人物看起来是“活的”,而不是僵硬的木偶。书中的插图质量极高,很多步骤图都是高清的特写,能清晰地看到作者手指捏塑的力度和方向。以前我总是盲目地堆泥巴,现在我学会了先搭骨架,再加肌肉,最后赋予表情,进步神速!对于想从零基础入门,或者想精进人像造型技巧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它的价格。我强烈推荐所有对立体造型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入手一本,绝对能让你在泥塑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绝对是超乎预期的。我特别关注细节,因为泥塑工作台总是很乱,如果书本太厚重或者纸张太软,很容易被弄脏。但这本教程采用了相当耐脏的铜版纸,而且装帧非常牢固,即使我经常把它摊开放在工作台上对着做,它也能保持平整,这一点对于需要经常对照参考的实操者来说太重要了。内容上,它对“情绪表达”的处理也相当精彩。人像的灵魂在于表情,很多教程只教你怎么捏出五官的形状,但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肌肉牵动如何影响面部表情。比如,要表现“轻蔑”和“愤怒”时,眼轮匝肌和颧大肌的细微差别,它甚至配有专门的肌肉解剖图来佐证。看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简单地“贴”上五官,而是真正地在“雕刻”一个有故事的人。这种对细节的深挖,让我的作品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说实话,我买了很多雕塑教程,大部分都是那种图多字少的“画册”,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但这一本《包邮 泥塑人像 雕塑人像塑造技法教程书籍 人像基本结构 造型基础技法 泥塑的人物造型教程》完全不同,它更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你。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比例尺”的强调。我们都知道,好的雕塑一定建立在准确的比例上,但书里不仅仅是给出了“三庭五眼”这种平面概念,而是将其转化为三维空间中的体积关系。比如,它会教你怎么从不同角度观察头部和躯干的转折关系,如何利用光影来辅助判断结构是否到位。我尝试着按照它书里说的,先用细铁丝做一个简单的骨架,然后用最简单的几何体(球体、圆柱体)来确定主要体积块,这个方法立竿见影地改善了我作品的整体感。对于那些习惯了平面绘画思维,但想跨界进入立体雕塑领域的朋友,这本书的过渡设计做得非常人性化和科学。
评分作为一名工作比较忙碌的业余爱好者,我最看重教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追求一步登天,而是脚踏实地地把每一步都拆解得非常清晰。比如,在塑造手部这个难点时,它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指关节,而是先让我们理解掌骨和腕骨的整体块面关系,然后才逐步细化到手指的连接。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常见错误及修正”的板块,这简直是救星!我经常在捏完耳朵后,发现它总是显得太大或太靠下,这本书直接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并提供了纠正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调整耳廓的深度来营造空间感。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指导,极大地节省了我的试错时间。如果你也经常遇到“明明照着做,结果不对劲”的困惑,这本书里的经验分享绝对能帮你拨开迷雾。
评分我对工具和材料的介绍部分非常满意,这在很多雕塑教程中常常被一笔带过。这本书对泥料的选择、不同阶段需要的工具(从竹签到专业的雕塑刀)都有详尽的说明,而且还特别提到了不同品牌泥料的特性差异,这一点非常贴心。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自己用的泥料干得太快,导致细节收尾困难,看了书才知道是泥料中的水分和油性比例的问题。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为泥塑作品制作翻模和铸造”的基础知识,虽然不是重点,但对于想将自己的泥塑作品永久保存下来的朋友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补充信息。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完整,从零基础的材料准备,到进阶的人体结构分析,再到最后的后期处理建议,几乎涵盖了人像雕塑学习的完整路径。买一本就能当成一个初级到中级的学习资料库来使用,性价比极高。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