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佳贵,李扬 编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中国经济
  • 宏观经济
  • 经济形势
  • 经济预测
  • 2013年
  • 蓝皮书
  • 报告
  • 分析
  • 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40293
版次:1
商品编码:1113748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皮书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描述了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反复波动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并就经济运行、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产业结构、就业情况、居民收入、物价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得出2012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同时,蓝皮书对2013年经济形势进行预测指出,2013年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中深层次问题尚待解决,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多有利条件,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增长幅度区间将取决于国际大环境与内部深层次结构调整的进展。

内容简介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反复波动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预计2012年增长幅度为7.5%左右。前三季度回落幅度逐季收窄,经济运行整体企稳,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虽然有所放缓,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依靠内需支撑,市场消费平稳,投资增长依然较快;受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外需回落明显。另外,就业情况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物价涨幅回落,显示经济运行整体健康。
2013年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中深层次问题尚待解决,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多有利条件,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增长幅度区间将取决于国际大环境与内部深层次结构调整的进展。
稳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同时需要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转方式与深化改革间的关系。通过稳定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扩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适当降低增值税标准税率等措施实现经济稳中求进。同时促进技术与制度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经济长期增长潜力。

作者简介

陈佳贵,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研究,代表作有《现代大中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等。作品多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相关研究,涉及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领域,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其他代表作包括《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金融全球化研究》等。

目录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代前言一)
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效率(代前言二)
1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2年秋季报告
2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年秋季座谈会”综述
BⅠ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篇
3 当前与未来中期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4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与通缩风险
5 2012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和2013年展望
6 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2013年展望
7 2012年的“三农”形势的简略分析
8 2012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BⅡ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篇
9 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稳中求进”
10 多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下的结构性减税
11 增速回调较明显恰当应对稳中进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13年展望
12 经济增长放缓下的货币信贷运行
13 中国经济开始进入转型背景下的平稳增长期
——2012~2013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14 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B Ⅲ消费、投资与进出口形势分析篇
15 2012年我国贸易形势分析与预测
16 我国2012年和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与预测
17 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亮点
B Ⅳ市场价格与收入分配篇
18 中国人口变化及潜在产出增长趋势
19 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形势
20 2012~2013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21 2012年中国税收形势分析与预测及2013年初步展望
22 2012年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及新一年展望
23 2012~2013年经济景气和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
24 2012年上海证券市场回顾与2013年展望
25 当前中国金融压力运行态势分析与展望
BⅤ台港澳经济篇
26 台湾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12~2013年)
27 台湾经济预测
28 香港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9 澳门经济分析与展望
30 附录统计资料
31 后记

Speeches of the Fall Forum of Analyses and Forecasts on China
Economy in 2012 (Preface Ⅰ)
Improving Efficiency Is the Key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eface Ⅱ)
B.1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China Economic Situation
eport of Fall 2012
B.2 A Summary of the Fall Forum of Analyses and Forecasts on China
Economy in 2012
BⅠ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B.3 An Analysis of China Economic Situation at the Present Time and in
the Medium-term FutureLiu Shucheng
B.4 Decline in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Risk of Deflation
B.5 The Development Forecas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2012 and
Outlook for 2013
B.6 Economic Condition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12 and
Outlook For 2013
B.7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hree Rural in 2012
B.8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Industrial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12
BⅡMacro Economic Policy and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B.9 Respecting the Objective Laws,and Stability for the Progress
B.10 Structural Tax-Reduction on the Multiple Macroeconomic Policy Objectives
B.11 Drop Was More than Expected, Fulfilling Steady Progress
under Appropriate Policies
hina Economy 2012 Review and 2013 Outlook
B.12 Monetary and Credit Policy When Economic Growth Slowed Down
B.13 China Economy Makes Steady Growth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alysis and Prospects of Economic Situation in 2012-2013
B.14 Policy Choice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2013
BⅢAnalysis of Consumption, Investment, Import and Export Situation
B.15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China Trade Situation in 2012
B.16 Analysis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of China in 2012 and 2013
B.17 Bright Point of China Macro Economy in 2012: Consumption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BⅣMarket Pric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B.18 The Population Change and Resulting Slow-down in Potential
GDP Growth in China
B.19 China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in 2012
B.20 China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in 2012-2013
B.21 Analysis and Forecast in Chinese Tax Situation in 2012 and
Outlook in 2013
B.22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the Commodity Market in 2012
B.23 The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of China Economic Situations and
Price Movement: 2012-2013
B.24 Review and Analysis of Shanghai Securities Market
in 2012 and Prospects for 2013
B.25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Financial Stress Based on Current
Running Situation in China
BⅤ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o's Economy
B.26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he Economy of Taiwan Region
B.27 Forecasts on Taiwan Economy
B.28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Hong Kong Economy
B.29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Macao
B.30 Appendix: Statistical Data
B.31 Postscript

前言/序言


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 洞察中国经济的宏观脉络与微观挑战 本书是深入剖析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轨迹、全面评估发展成就与挑战、并对未来趋势进行科学研判的年度权威报告。作为该系列蓝皮书的最新力作,本报告汇集了国内顶尖经济学者的集体智慧与最新的宏观数据,旨在为政府决策者、企业管理者、金融机构以及所有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份翔实、客观且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扫描 本部分首先对2013年中国经济的宏观数据进行了详尽梳理和解读。重点分析了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结构,探讨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各自的表现及其相互间的制约与促进作用。我们对全年的物价水平、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以及就业形势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多维度的经济图景。 报告特别关注了2013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结构性转变特征。我们剖析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影响,并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揭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度和广度。例如,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变化,被视为衡量经济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本部分对此进行了量化分析。 第二部分:关键领域的深度剖析与挑战评估 2013年,中国经济在多个关键领域经历了深刻的调整与博弈。本部分选取了以下几个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的、基于实证数据的检验: 一、 投资结构的优化与产能过剩的治理: 报告详细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分布、行业投向以及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我们着重探讨了在中央政府加强对“铁公基”项目审批的背景下,民间投资活力如何被激发,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在年度内是如何演变的。产能过剩问题作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本部分评估了钢铁、水泥等传统重工业部门的去产能化进展,并分析了政策效果的滞后性与挑战性。 二、 消费升级的驱动力与制约因素: 消费被确认为2013年经济增长的首要支撑。报告超越了简单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析,转而聚焦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我们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分析了居民对服务型消费(如医疗、教育、旅游)支出的意愿和能力,并探讨了收入分配差距对整体消费潜力的抑制作用。此外,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如何重塑了零售业态,也是本部分探讨的重点。 三、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贸易质量的提升: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2013年中国外贸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本报告不仅展示了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更侧重于贸易伙伴结构和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我们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变化,探讨了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的压力与机遇,以及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有效性。 四、 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与风险预警: 2013年,房地产市场在严格调控下表现出复杂性。本部分深入研究了主要城市房价的走势、库存水平的消化情况,以及住房金融政策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区域房价收入比模型,对潜在的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进行了审慎的评估和预警。 第三部分:深化改革与经济体制的转型压力 本部分聚焦于2013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关键环节与深层次矛盾。中央政府在这一年提出了诸多改革信号,本报告旨在评估这些改革举措的实际落地情况及其对经济预期的影响。 一、 财税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地方财政压力: 报告评估了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问题的缓解情况,分析了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的试点效应,并讨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的隐性债务风险如何在新的监管框架下得以显性化和控制。 二、 金融市场化的探索与风险防控: 2013年被视为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关键一年。本部分详细分析了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冲击,以及影子银行的规模和风险敞口。同时,我们评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影响,以及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关系。 三、 要素市场改革与资源定价机制: 报告探讨了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特别是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分析,旨在说明资源价格改革如何倒逼传统高耗能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 第四部分: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预测与政策展望 基于2013年的数据分析和结构性问题的揭示,本部分的结论部分对2014年的经济走势做出了审慎的预测。我们运用多种宏观计量模型,对GDP增速区间、通胀水平和就业目标进行了情景模拟。 报告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在“稳中求进、改革驱动”的总基调下运行。政策重心将从短期总量刺激转向中期结构优化和风险化解。我们强调,成功应对产能过剩、消化地方债务以及推动新型城镇化,将是决定2014年经济质量的关键变量。本部分最后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取向提出了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在保持经济合理增长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内容翔实、论证严谨,是理解中国经济在关键转型期所经历的复杂动态的必备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充满思想火花的读物。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们提出的观点是否能够站得住脚?他们的分析是否足够客观?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争议性经济问题的探讨,并没有简单地给出“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呈现了多种观点,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这让我看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和开放。例如,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的讨论,书中就引用了不同学者的观点,并结合了当时的经济数据,进行了一一辩驳。这种多元化的视角,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促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我深信,一本好的书籍,不仅能够传递知识,更能够激发思考,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给我带来了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它不仅让我了解了2013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深入思考了经济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和未来趋势。书中精辟的分析,翔实的数据,以及富有洞见的预测,都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保持着一份审慎。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复杂的经济迷宫中找到了方向。我强烈推荐所有对中国经济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此书,相信你们也一定会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和宝贵的知识。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直击人心,光看名字就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像“蓝皮书”这样带有权威性、系统性的分析报告,更是我的首选。2013年,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当时中国经济全貌的绝佳窗口。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勾勒出2013年中国经济的真实图景的?那些宏观调控的政策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考量?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又展现出了哪些独特的韧性和活力?从宏观的GDP增长、通货膨胀、就业情况,到微观的产业结构、消费需求、投资动向,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和深入的案例分析?我尤其关注的是,在展望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时,作者是如何平衡乐观与审慎的?他们又是基于哪些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与机遇?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并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我期待它不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次引领思考的智力之旅。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严谨的结构和翔实的资料所吸引。作者们显然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将2013年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枯燥的数据,而是巧妙地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具有故事性的叙述。例如,在分析房地产市场时,书中不仅呈现了成交量、价格变化的趋势,还结合了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政策调控的影响以及对居民财富分配的深远意义。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因为经济现象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此外,对于一些新兴产业,比如互联网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书中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分析了它们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潜力与挑战,这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上的努力和成效。总的来说,这本书以一种既宏观又微观的视角,为我描绘了一幅生动而立体的2013年中国经济画卷,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其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预测部分。在2013年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作者们敢于提出大胆的预测,并且能够给出合乎情理的论证,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和智慧的体现。我仔细阅读了关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消费升级趋势、以及国际贸易格局演变的预测,这些都与我日常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不谋而合,并且给予了我全新的解读视角。书中对于一些潜在风险的提示,也让我警醒,例如对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以及外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带来的冲击,这些都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挑战。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对未来中国经济的理解,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轮廓,也更加期待书中提出的应对策略是否能够有效地化解风险,抓住机遇。

评分

书的内容一般般,没有什么意思

评分

经济蓝皮书,值得一看的好书

评分

还不错,有点水平,呵呵

评分

每年都买的,已经成习惯了。

评分

还不错啦还不错啦还不错啦还不错啦

评分

不错!预测了很多的数据!

评分

同时,蓝皮书表示,从国内环境来看,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货膨胀仍处高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多重因素叠加,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再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交织在一起,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碰头,将共同增加就业压力,造成结构性、周期性、失衡性的失业。

评分

一直在京东买书,挺好的!

评分

感觉很好感觉很好感觉很好感觉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