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设计师不仅要知道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似或不同,同时还要知道各个元素所传达信息的对比,哪些元素传达了亲密、愤怒或平和的情绪,哪些元素又给你金融的、医疗的或工业的体验。”
  《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图形、色彩、文字、编排、网络设计参考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基本设计技巧,平面设计元素和设计策略。“设计元素”一节又分为四个小组:常用图形、色彩理念、文字排版风格和排版策略。一旦掌握了基本设计技巧及设计元素之后,作者在“设计策略”一节中展示了如何将这些技巧和元素用在实际设计项目中。《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图形、色彩、字体、网格参考》是所有平面设计师必备的手头参考书,它可以为设计师带来设计灵感。
蒂莫西·萨马拉(Timothy Samara)是一名来自纽约的平面设计师。他在纽约从事教学、写作工作,同时也是STIM视觉传播公司的顾问。在他二十年的品牌和信息设计生涯中,他从事的工作包括印刷、包装、环境、用户界面设计和动画制作。 萨马拉先生目前是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 Purchase College)和帕森设计学院( Parsons)的教师。至今,他共出版了六本书,都是由洛克波特出版社(Rockport Publisher)出版的。萨马拉和他的合伙人居住在布鲁克林威廉斯堡街区。
准备阶段的设计师 (引言)
本书使用指南
基本技巧
必备视觉策略
鲜明构图的基础
确定明确的视觉层次
对称性和不对称性
图像的处理
使用抽象造型
建立充满视觉动感的色彩关系
用色彩来加强信息传达
利用色彩来提升层次
用有限的色彩组合调出无限的色彩
快速简便的编码方法
字体的选择和组合
在文字和图形之间形成视觉对话
设计具有亲和力(而且漂亮)的文字
有效利用网格
平面设计元素
图像和风格构成要素——设计师的视觉图书馆
常用图形
图标、抽象造型、图案及各种图像处理方法
色彩理念
按外观及理念编排的色彩组合
文字排版风格
字体组合、处理及装饰
排版策略
网格结构、裁剪策略及均衡理念
每章开头提供个别成份类别列表
设计策略
激发设计忙人灵感的实例探讨
第一印象
封面设计、单品包装、简单网站、图片式广告
设置场景
简单编辑页面、零售展示、海报及广告宣传
核心问题
包装体系、复杂网站、图书设计
逐字逐句纯文字编排方案]
封面设计、简单网站、编辑页面
索引(按主题)
设计公司名录
致谢
哇,这本书的厚度和分量感真不是盖的!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结果翻开目录,简直是惊喜连连。它对设计基础元素的拆解细致入微,比如光是“图形”这一章,就恨不得把从古典几何到现代抽象的所有可能性都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我尤其喜欢它处理“色彩”的方式,不是简单地罗列色轮,而是深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色彩的情感投射和心理暗示,比如在某些东方审美中,红色代表的并非仅仅是警示,还有庄严与庆典。作者似乎对不同媒介的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讲解如何将平面设计思维迁移到三维空间,甚至是如何通过微妙的阴影变化来欺骗人眼,营造出深邃感。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大师身边上课,他既能讲清原理,又能立刻给出无数令人拍案叫绝的实际案例,让人忍不住想放下书本,马上动手实践。对于那些想从“会画图”升级到“会思考设计”的人来说,这绝对是案头的必备良药,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觉逻辑体系。
评分坦白讲,我买这本书是冲着它“参考书”的名头来的,本以为是那种可以随时翻阅查阅的工具手册。但读下来发现,它更像是一部设计史诗的浓缩版,充满了前瞻性的洞察。尤其是在讨论“网络设计”时,作者巧妙地将传统版式设计的黄金比例原则,映射到移动端的用户界面布局中,强调了即使在技术不断迭代的今天,人类视觉认知的基本规律是恒定不变的。我特别喜欢它对“文字”在数字媒体中如何实现品牌个性的探讨,比如某些无衬线字体在小屏幕上的“亲和力”提升,以及如何通过动态文字效果来模拟触感。它对各种设计风格的流变都有着清晰的脉络梳理,让你能快速定位自己所处的时代,并预见下一步的趋势。这是一本让你在面对新挑战时,不会感到手足无措的“镇定剂”,因为它提供的知识体系是如此的包罗万象,让你对“设计”这个领域重拾敬畏之心。
评分我是一个资深从业者,市面上的设计书籍大多是炒冷饭,看得我都有点审美疲劳了,但拿到这本后,我决定再给它一个机会。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网络设计参考书”这个副标题持保留态度,总觉得这种偏实战的领域很难用如此宏大的参考书形式来覆盖。然而,这本书在探讨“编排”和“网络设计”时的交汇点处理得极其巧妙。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栅格系统介绍,而是深入剖析了在信息过载时代,如何利用视觉层级和留白艺术来引导用户注意力,甚至讨论了如何设计出既符合用户习惯又具有创新性的交互流程。它对响应式设计的讨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实现,上升到了“适应性美学”的层面。我特别欣赏它在字体排印部分所展现的严谨性,即便是在屏幕端,它依然强调了字间距、行高对可读性的决定性影响,并且给出了大量针对不同屏幕分辨率的微调建议。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优秀的网络设计,本质上依然是顶级的版式设计,只是战场从纸面搬到了动态的屏幕上。
评分我之前学习设计时,总感觉理论和实践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鸿沟,很多书要么过于学院派,脱离市场需求;要么过于速成,只教皮毛技巧。这本“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在我看来,成功地架起了这座桥梁。我发现它在讲解“图形”和“色彩”时,总是自然而然地引向市场应用。比如,它会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对某些图形符号的文化敏感性,这对于进行国际化品牌设计至关重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编排”的描述,它不仅仅是网格,更是一种叙事节奏。如何通过图文的疏密关系,控制读者的阅读速度和情绪起伏,这一点在杂志设计和网站信息架构中应用得淋漓尽致。它提供的工具箱非常全面,但关键在于,它教你如何根据不同的项目目标,精准地选择并组合这些工具。这不再是简单的“美化”,而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高效沟通的系统工程。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直观感受是“扎实得有点可怕”。它的内容密度高到令人发指,我得放慢速度,每读一章都要停下来消化很久。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文字”处理的那一章,它对我以前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一直以为字体选择和字重变化是次要环节,但这本书通过案例对比,清晰地展示了排版细微的调整如何彻底改变一个品牌的基调——比如一个激进的科技品牌和一个注重传承的奢侈品牌,即使使用相似的颜色,仅靠字体和字重的微小差异就能建立起截然不同的身份认同。它对标点符号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差异也做了详尽的梳理,这点在国内很多设计书籍中是缺失的。总而言之,如果你想追求一种近乎“洁癖”的专业性,并想确保自己的每一个视觉决策都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这本书的深度绝对能满足你的苛求。它不是一本教你“怎么做”的书,它更像是在帮你重塑“为什么这么做”的底层逻辑。
评分很不错的书,导师推荐的,色彩什么的都很正。
评分挺好的吧。。。。就是太难了。。。不适合我这种初学者呜呜呜呜
评分很好的设计类书籍,值得好好学习
评分这些书都不错,送朋友的,很实用、受欢迎。京东书店不错!
评分很给力,非常的好,正版。
评分给单位买的,好书,对业务学习有帮助。京东快递员很给力!
评分非常不错哦,京东自营商品质量不错,值得拥有,值得信赖!
评分隔天到,速度超快,书角也没有损坏,好评~
评分挺好的吧。。。。就是太难了。。。不适合我这种初学者呜呜呜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