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一个地方有传说,就是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是阿勒泰的一次绝唱
★ 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吟唱——新锐散文作家李娟成名力作。
★ 本书荣获2010年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奖、2013年第四届天山文艺奖。
★ 读者口碑相传,豆瓣评分高达9.1分。
★ 全新典藏版,手绘双封,精致印刷,收录李娟创作的新版自序,新增16幅全面展示阿勒泰之美的摄影作品,随书附赠四季主题手绘精装书签一套。
★ 每次重读《阿勒泰的角落》,总能真切地看到独自站在荒野中,努力而耐心地体会着种种美感的过去的自己……漫长过程中,一点一滴贯穿其间的那种逐渐成长、逐渐宁静、逐渐睁开眼睛的平衡感,也许正是此时全部希望生活的根基与凭持吧。——李娟
海报:
《阿勒泰的角落》是近年来广受好评的新生代作家李娟的成名作,由李娟在《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发表的短篇散文集结成册。
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本应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独树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丰盈与喜悦。
若无意指认那在伤感中徘徊、欲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们本来的生命,那么,总还有别样干净明亮的生命,等着人去认领。
正是凭借这部作品,李娟得到刘亮程、王安忆、朱天文、李敬泽、陈村等诸多文学大家的推崇,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获得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及第四届天山文艺奖。
李娟,作家。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现定居阿勒泰。
1999年开始写作。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羊道》系列、《这世间所有的白》,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
所获奖项:
2006年第二届天山文艺奖
2009年第一届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
2010年第九届上海文学奖
2010年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提名奖
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
2012年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
2013年第四届天山文艺奖
★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的女孩,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她笔下的贫穷、死亡、疾病、灾难,呈现出一种文字的高贵。
——刘亮程
★我在台北,我读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议我同时就在李娟那无二的新疆。
——朱天文
★这是本世纪后的散文。
——梁文道
★她让我们这些弄文字的家伙觉得绝望。
——舒飞廉
★想象一下会织毛衣的蜻蜓,会泡方便面的蜜蜂或者爱嚼口香糖的蝉。李娟就是这样,她让日常生活很童话,也让童话变得日常。多少奇观和平淡,李娟都一视同仁地搜刮了去,摇一摇晃一晃,成了她送给你的万花筒。
——史航
★感觉像看到了一个认识的人一样……她的文章有一种熟悉的表情,这已经超出了修辞上或是文法上的能力。
——王安忆
★李娟是老天爷发现的,不是我们发现的。李娟是口口相传出来的、传说中的人,如同游牧民族中的故事,不是一味地靠炒作、宣传的。不少网友在推荐她的作品。她的文字是很特别的,是教不出来的。
——陈村
★《阿勒泰的角落》美在哪里?就美在她明亮的而非阴暗的底色上。寂寞的诗多矣,明亮爽朗下的无边的寂寞似乎还没有人写,这就是独创的境界。
——舒芜
★把生存苦难变成了诗与爱,李娟是一个奇迹。
——《南方都市报》
★她记住的,恰恰是易被人们所遗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现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蚀的、某种古老而民间的传统。
——2011年人民文学奖颁奖词
★如沈从文写湘西,萧红写呼兰河,李娟写在阿勒泰她看到的一切……她所记录的并非猎奇的“异域风景”,而是凡俗的日常,充满了天真、好奇,以及同情心。她有着令人惊叹的白描的手法、奇妙的构思和叙事能力。
——《南方人物周刊》
新版自序
自序
在喀吾图
一个普通人
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喀吾图奇怪的银行
我们的裁缝店
看着我拉面的男人
喝酒的人
尔沙和他的冬窝子
在巴拉尔茨
叶尔保拉提一家
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河边的柳树林
门口的土路
有林林的日子里
巴拉尔茨的一些夜晚
更偏远的一家汉族人
在沙依横布拉克
孩子们
深处的那些地方
和喀甫娜做朋友
带外婆出去玩
外婆的早饭
补鞋子的人
在桥头
秋天
狗
有关纳德亚一家
我们的房子
坐爬犁去可可托海
怀揣羊羔的老人
在桥头见过的几种很特别的事物
在红土地
在戈壁滩上
妹妹的恋爱
拔草
点豆子
金鱼
三个瘸子
粉红色大车
真是无法想象。当我们围着温暖的饭桌吃饭,当我们结束一天,开始进入梦乡,当我们面对其他的新奇而重新欢乐时……那只兔子,如何孤独地在黑暗冰冷的地底下,忍着饥饿和寒冷,一点一点坚持重复一个动作——通往春天的动作……(摘自《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在那时,当地人都还没见过真正金鱼,只见过画片和电视上的。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梦一样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妙曼地晃动、闪烁,透明的尾翼和双鳍像是透明的几抹色彩,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而窗外风沙正厉,黄浪滚滚,天地间满是强硬和烦躁……(摘自《我们的裁缝店》)
我觉得我可以就这样一直活下去,永远也不会衰老,永远也不会死亡……河流从北到南地动荡,一路上在身边有力地、大幅度地扭出一连串的河弯。走到高处,远方群山的峰顶和脚下道路平齐,在视野的地平线处海一样地起伏……走在世界的强大和热烈之中,而抬头看到的天空却总是那么蓝,蓝得无动于衷,一点也不理会世间的激情……(摘自《门口的土路》)
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是的,我没有爱情。但我真的没有吗?那么当我看到那人向我走来时,心里瞬间涌荡起来的又是什么呢?他牙齿雪白,眼睛明亮。他向我走来的样子仿佛从一开始他就是这样笔直向着我而来的。我前去迎接他,走着走着就跑了起来——怎么能说我没有爱情呢?每当我在深绿浩荡的草场上走着起着就跑了起来,又突然地转身,总是会看到,世界几乎也在一刹那间同时转过身去……(摘自《深处的那些地方》)
在遥远的阿克哈拉,乌伦古河只经过半个小时就走了,人活过几十年就死了,一切似乎那么无望,再没有其他任何可能性了。世界寂静地喘息,深深封闭着眼睛和心灵……但是,只要种子还在大地里就必定会发芽,只要人进入青春之中就必定会孤独,必定会有欲望。什么原因也没有,什么目的也没有,我妹妹就那样恋爱了。(摘自《妹妹的恋爱》)
……
评价三: 《阿勒泰的角落》这本书,怎么说呢,它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存在。读它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放逐的孩子,独自一人漫步在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熟悉,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最本真的情感和生存状态;陌生,则是因为它所描绘的那个特定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我而言是全然新鲜的。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仿佛能将读者带入其中,亲身感受那里的气候、气味,甚至是那种仿佛凝固的时间感。书中的一些场景,让我不禁联想到那些古老的传说,那些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等待”的描绘,那种在漫长岁月中的耐心,那种对未知却充满希望的坚持,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在当下这个追求效率和即时满足的时代,这种“慢”的生活哲学,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明白,有些东西,是无法用时间来衡量的,它们需要沉淀,需要酝酿,才能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像是一堂关于生命、关于时间、关于存在的哲学课,它用最朴素的方式,讲述着最深刻的道理。
评分评价一: 最近读完一本书,名字有点特别,叫《阿勒泰的角落》。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朴实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吸引了,仿佛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泥土芬芳,看到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翻开书页,我仿佛瞬间被带入了一个与世隔绝、时间仿佛凝固的角落,那里有最纯粹的自然,有最简单的人情,有最质朴的生活。作者笔下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它像一股清泉,缓缓流过我干涸的心田,洗涤掉都市生活的喧嚣与浮躁。每一帧画面都细腻得仿佛油画,每一段叙述都饱含着温情,让我看到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悠然自得,与天地共生。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捧着这本书,想象着那个遥远的角落,那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老病死,都被融入了这片土地的呼吸之中。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平凡生活的深刻体悟,都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过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丰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的真正含义。
评分评价四: 拿到《阿勒泰的角落》这本书,我被封面那幅略带沧桑感的手绘图吸引了,那是一种属于大地的颜色,一种带着历史沉淀的质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纯粹的“遇见”。我遇见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世界,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消失的伊甸园。书中对自然的描绘,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赞美,而是浸润在生活点滴中的感悟。我仿佛能听到风在耳边低语,能感受到土地的温度,能闻到野花的清香。作者用一种近乎孩童般的纯净视角,去观察和记录这个世界,没有成人世界的复杂和算计,只有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纯粹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书里对于那些“平凡”的描绘,比如一次简单的聚餐,一次辛勤的劳作,一次不经意的交谈。在这些平凡之中,蕴含着的是一种深厚的生命力,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它让我反思,我们是不是在追求“非凡”的过程中,失去了对“平凡”的感知能力?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对简单、对质朴的渴望。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角落”,或许就在我们心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守护。
评分评价二: 坦白说,起初我对于《阿勒泰的角落》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以为会是一本比较写实的纪实文学,讲述一些遥远地方的风土人情。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本书所展现的,远不止是地理上的“角落”,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角落”。它描绘的世界,充满了未被现代文明侵蚀的纯真与野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微小事物的捕捉,比如风吹过草地的声音,阳光穿透树叶的斑驳,甚至是动物们细微的举动。这些细节被作者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记录下来,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我从未触及过的生命形态。书中的人物,虽然可能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做着我无法理解的习俗,但他们的情感却是如此真挚而共通——对家人的爱,对土地的依恋,对自然的敬畏。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星辰大海,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辽阔与宁静。这种体验是如此独特,以至于读完后,我久久无法从那种氛围中抽离出来。我开始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角落”被我们忽略了?有多少本真的情感被我们掩埋了?这本书让我对“角落”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们或许不被主流所关注,却蕴含着最原始、最动人的力量。
评分评价五: 《阿勒泰的角落》这本书,我必须承认,它带给我的感受是颠覆性的。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关于地理风貌的介绍,但它却开启了我对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想象。书中的文字,像是有魔力一般,将我从钢筋水泥的都市抽离,带入到一个遥远而宁静的地域。我能感受到那里的阳光洒在皮肤上的暖意,能听到远方传来的悠扬的歌声,能嗅到空气中混合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明确的章节划分,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连接”的描绘,那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甚至人与时间之间的无形连接,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共鸣。它让我明白,我们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与整个宇宙紧密相连的。这本书所倡导的,是一种回归本源的生活态度,一种对当下、对生命最真诚的尊重。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朝圣,内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升华。
评分看网上评说还不错。
评分书的包装非常好,当然书的内容更好。
评分物流速度快,收到很满意。买书也转移咱们京东啦
评分618真的很便宜,买给小孩的,书还没看
评分 《阿勒泰的角落》是近年来广受好评的新生代作家李娟的成名作,由李娟在《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发表的短篇散文集结成册。
评分速度非常快,质量一直很稳定,每个月都在买买买
评分特别推荐的一本书,帮你认识新疆,感受广阔。
评分看到网上推荐所以买了这本书、作者真的很厉害、一个很普通的人、生活在那么偏远的地方、写下了这么好的文章!
评分给小孩买的书,自营书店送货速度特快,第二天就可以到货,包装也完好,而且还是送到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