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深度摄影之旅(全彩) 旅游摄影书籍 西藏旅游书 正版书籍

西藏深度摄影之旅(全彩) 旅游摄影书籍 西藏旅游书 正版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西藏
  • 摄影
  • 旅游
  • 旅行
  • 人文
  • 风光
  • 全彩
  • 正版
  • 藏区
  • 深度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福州金榜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36068
商品编码:11358850780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西藏深度摄影之旅

作    者:藏羚羊旅行指南编辑部

I S B N :9787121236068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9月1日*版

印刷时间:2014年9月1日*次印刷

字    数:409600字

页    数:256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克

原    价:59.8元

编辑推荐

    无深度不旅行,无主题不摄影!*深入的西藏文化解读、*全面的西藏旅游资讯、*贴心的西藏旅行攻略、*精美的西藏风景图片,带上相机与我们一起开始这场深度摄影之旅吧!

目录

不同题材的摄影技巧及器材选择 15

摄影专题 16

山 16

自然景观 17

寺庙 17

水 18

你应该知道的西藏 19

地图上的西藏 22

地理地貌 23

政区及热点旅游地区 23

西藏的时令 30

气候 30

四季出行 31

西藏的交通 32

进出通道 32

省内交通 37

特产与美食 40

特产 40

美食 43

跟着摄影师出发 45

出发前的准备 46

旅行装备 46

摄影装备 50

影像西藏 57

山水与民族 60

西藏壮美的山水 61

西藏精致的寺院建筑 65

西藏的民族及民俗 67

沉浸在奶香酥油里的拉萨 71

拉萨 73

交通 74

市内交通 77

住宿 77

餐饮 79

拉萨经典摄影线路 86

品味古城昨日的风韵 86

拉萨怀古摄影之旅 86

大昭寺 88

八廓街 93

小昭寺 96

布达拉宫广场 98

药王山 101

布达拉宫 103

布达拉宫广场夜景 110

罗布林卡 112

哲蚌寺 118

拉萨河 120

拉萨宗教文化摄影之旅 122

大昭寺 123

色拉寺 124

冲赛康 127

拉萨周边行摄影线路 130

纳木错天湖之旅 130

纳木错 131

住宿 131

交通 132

餐饮 132

纳木错 133

品味藏南班禅圣地的不同 135

日喀则寺院摄影之旅 138

扎什伦布寺 139

班禅新宫 142

日喀则周边行摄影之旅 143

饱含血泪和硝烟的古城 143

藏南名城江孜之旅 143

江孜县 144

交通 144

住宿 144

餐饮 144

白居寺 145

宗山抗英遗址 148

帕拉庄园 150

沿着茶马古道一路向东 153

藏东摄影之旅 156

林芝 160

交通 160

住宿 161

布久喇嘛林寺 162

鲁朗景区 162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64

错高湖(巴松错) 165

波密县 166

交通 166

住宿 166

然乌湖 168

巴玉现代冰川景区 169

米堆冰川 170

岗乡自然保护区 171

芒康县 172

交通 172

住宿 172

民俗 173

海通石林 174

尼果自然保护区 175

莽措湖 176

盐井乡 177

交通 177

住宿 177

餐饮 177

盐田 178

拉贡教堂 180

曲孜卡温泉区 182

香格里拉县(云南) 183

交通 183

住宿 184

餐饮 184

松赞林寺 185

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 186

独克宗古城 187

飞来寺 188

梅里雪山 189

虎跳峡 190

向着藏北无人区进发 191

沿着219国道一路向西摄影之旅 194

日喀则 199

区域交通 199

市内交通 200

住宿 200

拉孜县 201

交通 201

住宿 201

购物 204

锡钦温泉 205

芒普温泉 206

平措林寺 209

觉曩寺 210

普兰县 212

交通 212

住宿 212

特产 213

孔雀河 216

神山冈仁波齐 217

圣湖玛旁雍错 218

基乌寺 219

鬼湖拉昂错 220

科加寺 221

古普尔寺(贡不日寺) 222

札达县 223

交通 223

住宿 223

扎达土林 224

古格遗址 227

托林寺 232

一路向着珠峰奔去 235

藏南318国道之旅 238

定日县 243

交通 243

住宿 243

绒布寺 244

交通 244

住宿 244

绒布寺 244

珠穆朗玛峰 247

交通 247

住宿 247

珠穆朗玛峰 248

索引 252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布达拉宫广场夜景

从布达拉宫沿着山路一路向下,傍晚时分,流云下的布达拉宫广场有一种独特的美。因为海拔比较高的缘故,拉萨的夜晚来得也比较迟,晚上8点,当夜晚和灯光一起降临,布达拉宫广场也迎来了它这一天中的第二次繁华,吃过晚饭的市民和游人陆陆续续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跳起了健身舞。当*后一缕阳光从布达拉宫的金顶隐去,广场上的灯光便开始亮起来了,随着音乐声的响起,一道道喷泉在灯光下变得五光十色,而灯光下的布达拉宫也开始变得色彩鲜艳起来。在喷泉后面,早就立起了一排排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喷泉一直持续到11点才结束,在每一个著名城市广场前都会有喷泉表演,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式,但不同的却是看风景的心情。

弯弯的月亮悬在中空,皎洁的月光洒在洁白的布达拉宫上面, 灯火辉煌的广场,耳中飘扬着高亢的藏族歌曲,游人们欢快的心情溢于言表。夜幕下,布达拉宫看上去高大而神秘,各色的灯光,穿过沉沉的夜幕,直射在雄伟的布达拉宫上,布达拉宫就像一个巨大的玻璃幕墙,把照在它上面的灯光,射向了幽深的天空,把周围的天空都映红了,那场面,看上去很是宏伟。这是与白蓝天白云掩映下的布达拉宫完全不一样的场面。在拍摄夜景的时候,三脚架和快门线是必备的辅助拍摄工具,由于数码相机的宽容度有限,为了还原灯光下建筑和环境的细节,使用包围曝光(BTK)分别在正常曝光的参数上再进行加档和减档的拍摄,后期利用合成软件叠加分别拍摄的不同曝光值的照片,*终得到一张细节尽显的夜景照片。

内容推荐

    《西藏深度摄影之旅》内容以旅游摄影为主题,在介绍游玩西藏精华路线的同时,还介绍了如何途中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西藏美景,也展示了西藏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特产美食、四季时令等,并为读者提供了可靠的吃、住、行、游、购、娱乐等相关实用信息,是您游走西藏的上佳读物。

作者简介

     藏羚羊旅行指南编辑部,成立于2000年7月,现隶属于台湾城邦集团,是大陆*支原创、踩线旅行指南编写团队,现已出版旅游类作品120多部,被称为中国自助旅行者的“圣经”,其中《中国自助游》、《云南自助游》、《西藏自助游》、《中国*美的100个地方》等多次进入各大网店和开卷的排行榜,深受广大旅行者的喜爱。


穿越群山之巅:秘境探险与人文纪实 一、 探秘古老的印加文明:失落的圣城与安第斯山脉的低语 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南美洲的心脏地带,聚焦于秘鲁及其周边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印加帝国——曾经的辉煌所在。我们不涉及青藏高原的地理、文化或摄影技巧,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被云雾缭绕的安第斯山脉之巅。 地理与历史的交织: 我们将详细考察库斯科(Cusco)这座曾经的帝国首都,解析其独特的石砌建筑工艺,这些无与伦比的巨石结构,如何在没有现代机械辅助的情况下,被精确地切割、打磨并严丝合缝地拼接到一起。书中将用大量篇幅还原,在西班牙征服者到来之前,这个文明如何建立起横跨数千公里的庞大帝国,其高效的道路系统(Qhapaq Ñan,印加皇家大道)如何成为安第斯山脉中的生命线。 马丘比丘的晨曦与迷思: 核心章节将献给被誉为“失落的印加城市”——马丘比丘。我们不会聚焦于高海拔环境下的气候条件或藏传佛教的信仰体系,而是从建筑学的角度,细致描绘这座城市选址的巧妙与不易。通过高清的实地影像和翔实的考据,解读“印加太阳神殿”、“栓日石”(Intihuatana)的功能与象征意义,探讨它究竟是皇家庄园、宗教圣地还是军事要塞。重点分析其与天空、季节、甚至金星运行轨迹的复杂关联,揭示印加天文学的深刻内涵。 人文风情与现代生活: 本书的另一重要部分,关注现今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中的盖丘亚(Quechua)族后裔。我们记录他们如何在现代世界的冲击下,努力维系着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从奥扬泰坦博(Ollantaytambo)古朴的街道到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上浮动的芦苇岛,摄影师捕捉了他们世代相传的纺织技艺、独特的音乐节奏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这些影像深入探讨了殖民历史对当地社会结构和精神世界留下的深刻烙印,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传统庆典和仪式来重建和巩固文化认同。我们不会涉及任何与藏族服饰、酥油灯或唐卡艺术相关的记录。 亚马逊雨林的边缘: 探险视角将延伸至安第斯山脉的东坡,进入秘鲁的亚马逊雨林边缘地带。这里的生态系统截然不同,我们将展示当地土著部落与雨林共生的智慧,记录那些依赖河流生存的社区,以及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照片将聚焦于热带雨林特有的光影变幻,以及那些隐藏在浓密植被下的神秘遗址,展示秘鲁地理的多样性远超雪山范畴。 美食地图:安第斯风味探索: 作为文化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详尽记录了秘鲁的“新克里奥耳”美食文化。从利马的国际化餐馆到安第斯山区的传统玉米啤酒(Chicha)酿造,我们探索了本地特有食材——如数百种马铃薯、藜麦(Quinoa)以及安第斯羊驼肉——如何被融入到精致的烹饪艺术中。这不是关于高海拔地区酥油茶或糌粑的记录,而是关于海洋(太平洋渔获)与山地(安第斯作物)的完美结合。 二、 冰岛:极光、火山与大西洋的凛冽之歌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我们带到地球的北端——冰岛,一个由冰与火雕刻而成的奇幻国度。我们完全避开了亚洲内陆的高原景观,转而聚焦于北大西洋的独特地质奇观。 地质奇观的震撼: 冰岛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陆地板块交界处(北美板块与欧亚板块)清晰可见的国家。书中通过延时摄影和地质剖面图,清晰展示了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Þingvellir)的裂谷地貌,探究了地幔热柱如何驱动其密集的火山活动。我们深入记录了那些仍在喷发的活火山,例如巴达本加或埃亚菲亚德拉冰川火山,以及它们喷发后留下的新生玄武岩地貌。这些记录与亚洲的高原板块活动截然不同,展现的是典型的海洋板块拉张地质过程。 极光下的宁静与色彩: 冰岛的冬季夜晚,是记录北极光的绝佳场所。本书收录了大量长曝光摄影作品,捕捉欧若拉(Aurora Borealis)在雷克雅未克以北的荒野上舞动的壮丽景象。摄影师侧重于光线与冰雪反射的互动,解析极光出现的科学原理,并记录了在极寒环境中,旅行者们等待这自然奇观的耐心与敬畏。 冰川与温泉的二元对立: 冰岛拥有欧洲最大的冰川——瓦特纳冰川(Vatnajökull)。我们探访了冰川内部形成的蓝色冰洞,描述了在千年压缩的冰层下光线折射出的神秘色彩,并记录了冰川消融对当地环境带来的紧迫警示。同时,与冰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书中也详尽介绍了冰岛丰富的地热资源。从蓝湖(Blue Lagoon)到米湖(Mývatn)周边的天然温泉和泥浆池,我们记录了冰岛人如何利用地热能为生活供暖,以及地热景观带来的超现实视觉体验。 维京遗风与现代艺术: 在人文方面,我们审视了冰岛独特的北欧文化根源——维京人的航海传统。通过雷克雅未克的现代建筑(如哈尔格林姆斯大教堂)与分散在海岸线上的古老渔村的对比,展现这个社会如何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发展出高度发达的文学、音乐和艺术。我们探讨了冰岛神话和民间传说,这些故事往往与海洋的神秘力量和严峻的气候环境紧密相连。 三、 亚马逊雨林腹地:生命的喧嚣与生态的平衡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焦点完全转向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这是一片与高原生态系统完全对立的湿热雨林,重点在于热带生物多样性与原住民的生存智慧。 生态摄影的挑战与回报: 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摄影师深入人迹罕至的腹地,记录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动植物群落。书中详细展示了变色龙、巨型水獭、金刚鹦鹉以及各种奇异昆虫的特写镜头。重点不在于高海拔动物的适应性,而是关于热带雨林中,生命如何为了争夺稀缺阳光而向上生长,以及复杂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微妙平衡。 河流与生命线: 亚马逊河是这片区域的命脉。书中记录了当地社区如何利用河流进行交通、捕鱼和获取饮水。我们描绘了河豚、粉红海豚以及巨型王莲的生态场景,并强调了全球气候变化和非法采伐对这条世界最大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原住民的知识宝库: 重点记录了与现代文明接触较少的亚马逊部落。通过严谨的田野调查,我们记录了他们采集草药、建造临时住所、进行部落仪式的过程。这些记录旨在展示他们数千年来积累的、关于雨林生态的活态知识,以及他们对丛林中每一种植物、每一种声音的深刻理解。这些记录与内陆游牧民族或高原农耕文明的文化实践有着本质的区别。 总结: 本书通过对南美洲印加遗址、冰岛地质奇观和亚马逊雨林生态的深度影像记录,为读者提供了一幅横跨安第斯山脉、穿越北大西洋板块裂缝、直抵赤道雨林腹地的宏大地理与人文画卷。它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适应极端环境的史诗,一部关于地球地质力量的视觉教科书,完全侧重于南美洲和北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与亚洲腹地的高原环境无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与以往我看过的任何一本旅行摄影集都不同,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浸感”。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读者瞬间拉入到当时的场景之中。例如,在描述羊卓雍错的变幻色彩时,文字的描述精准到位,配合全彩的图片,我仿佛真的能闻到那股带着湖水湿气的冷风。书中对于人文场景的捕捉尤其动人,那些被岁月雕刻的脸庞,那些藏族服饰上精美的纹样,每一个特写都充满了故事性。它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任何事物,而是以一种近乎纪录片的手法,去呈现西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信仰的坚韧。读完后,我不仅收获了摄影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对西藏文化中的那种“内敛的强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尊重,这是一种超越镜头层面的精神滋养。

评分

这本《西藏深度摄影之旅(全彩)》简直是为我这种“视觉动物”量身定做的。我最近迷上了自然风光摄影,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少了点“灵魂”。翻开这本书,首先被震撼到的是那些色彩的运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了西藏的风景,更像是用光影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光线变化的处理章节,作者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段,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时分,雪山和经幡在光影交织下的那种魔幻感。书里还穿插了许多摄影师本人的心得体会,比如如何与当地的僧侣、牧民沟通,在不打扰他们的前提下捕捉到最真实的情感瞬间。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摄影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人文的关怀。我甚至开始思考,那些看似随意的抓拍,背后蕴含了多少耐心的等待和对环境的尊重。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考究,全彩印刷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如何用镜头去阅读一个地方”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购买这本书是带着一丝“功利心”——我希望我的下一组作品能登上影展。而这本书的专业性,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前期构图、后期调色”的基础教学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在高反环境下维持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精准度。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讲解了在极寒条件下电池的保护和镜头起雾的处理方法,这些都是实战中非常宝贵的经验。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展示了许多“非常规”的视角,比如如何利用冰雪反射来柔化光线,或者如何捕捉到高原动物(如藏羚羊、野牦牛)在特定光线下毛发的质感细节。这些技巧的传授,绝非纸上谈兵,处处体现了作者常年驻扎在那片土地上的实战智慧。对于追求技术突破的摄影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含金量极高的“武功秘籍”。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徒步爱好者,我对西藏那种高海拔的壮阔和原始生命力充满了向往,这本书恰到好处地满足了我对“深度”的探索欲。它没有停留在布达拉宫或大昭寺这些耳熟能详的景点,而是带着我们走进了那些地图上都难以清晰标注的小村落,展示了极其罕见的转山道上的风物志。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细致观察。比如,书中对雅鲁藏布大峡谷不同河段的水流形态,以及不同海拔植被过渡的记录,都非常专业且富有诗意。这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指导手册,更像是一本结合了地理考察笔记的影像志。每次看到那些被风霜侵蚀的岩壁和顽强生长的沙棘,我都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深度”在于对细节的挖掘和对环境的敬畏,它教会我如何放慢脚步,去聆听高地上的风声,去感受那份来自地球之巅的寂静与宏大。

评分

我通常对旅游摄影类的书籍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内容无非是换汤不换药的“到此一游”记录。然而,这本《西藏深度摄影之旅》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更像是一部艺术家的创作札记,重点不在于“去了哪里”,而在于“看到了什么以及如何看待”。作者在处理那些宏大叙事时,懂得适时地切入一个微小的、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比如一朵盛开在高山上的不知名野花,或者一位老者手中转动的念珠。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墨”的叙事结构,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张弛有度,既有令人屏息的史诗感,又不失触动人心的亲切感。它真正做到了将摄影艺术与地域文化进行高度融合,极大地激发了我走出影棚,去探索世界中那些尚未被过度解读角落的勇气和热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