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包装结构设计大全 艺术 书籍 |
| 作者: | (美)乔治·L.怀本加,(美)拉斯洛·罗斯著 |
| 定价: | 260.0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ISBN: | 9787558603396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包装设计资料库出版至今已有近30年,是本具有性的包装结构图形集。多年来,它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更新补充,至今仍提供着全面而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实用方案,是设计师的宝典。 本书提供了600多张包装图形,涵盖了纸板包装的图形及结构设计、售点产品陈列盒还有其他三维包装盒的平面设计图,远远多于同类书籍。这些包装图形的旁边都配备了说明,就使用材料、方法和历史渊源,技术演变做了简要的介绍。 书中每一个模型都经过结构测试以确保立体图形的正确性,经过描摹、扫描或复印就可以直接使用。设计师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按比例缩放这些结构,或稍加改动,即可用到自己的产品设计当中。 本书内容详尽,类目齐全,查阅方便,是一本成熟完善的模型图册集,可供设计师、设计专业学生、包装行业从事者随时使用,大大节约研究和设计包装结构的时间,准确并且轻松地实现设计项目的目标。 |
| 目录 | |
前言???IV 序???V 1. 绪论???1 2. 折叠纸箱???19 盘式盒???25 管式盒???99 套盒、包裹盒及纸板夹???291 3. 组合式或固定纸盒???421 4. 瓦楞纸包装容器???461 5. 售点陈列盒???588 术语表???687 参考书目???690 索引???691 |
| 编辑 | |
·收录超过600张包装结构设计模型图。 ·包含多种盒型的平面图和效果图,如折叠纸盒、托盘盒、管式盒、套盒、包裹盒、纸板夹、瓦楞纸箱、售点陈列盒等。 ·标示清晰,图像一目了然,并附有使用材料、方法、技术演变等方面的文字说明。 ·品类详尽,查阅方便,可作为设计师、设计专业学生、包装行业从事者随时使用的实用工具书。 点击购买设计力系列的其他书籍: |
这本《艺术包装设计精粹》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是那种枯燥的理论教材,更像是一场视觉盛宴。书里对色彩的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深浅冷暖的搭配、高饱和度与低饱和度的对比,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感觉到设计师在每一个选择上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尤其是一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比如烫金、UV、浮雕这些质感处理,书里都有非常细致的图解和案例分析,让你能直观地感受到材质如何影响最终的呈现效果。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留白”的章节,它阐述了如何通过克制来表达极致的奢华感,而不是一味地堆砌元素。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美”的感知度都提升了一个层次,不仅仅是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开始理解设计背后的逻辑和情感连接。对于任何想在包装领域深耕的同行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它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设计习惯,并尝试去突破它们。
评分我是一位品牌策划人,对包装的“故事性”要求很高,而《叙事包装:从概念到实现的旅程》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跳出了单纯的“好看”或“结构合理”的范畴,而是着重探讨了包装如何成为品牌故事的载体。书中许多案例都围绕着如何通过特殊的开启方式或隐藏信息来创造“惊喜感”和“仪式感”,从而延长了消费者与产品互动的过程。例如,如何设计一个需要“解谜”才能打开的包装,从而强化产品背后的文化背景或稀有性。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流畅,像是听一位资深创意总监在分享他的实战经验,充满了实用的技巧和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把握。它让我意识到,包装不应该仅仅是保护产品,它更应该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剧目,让消费者在拆封的那一刻,就完全沉浸到我们想要传达的品牌世界观中去。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大全”类的书籍是抱有一点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内容会比较泛泛而谈,缺乏深度。但《设计之维:包装的形态与语言》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把重点放在罗列大量的成品图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包装结构本身的功能性和象征意义。比如,它详细对比了不同开合方式(如抽屉式、翻盖式、天地盖)在用户体验、运输安全以及品牌调性上传达出的差异。书中对材料科学的探讨也颇具启发性,探讨了新型环保材料如何重塑包装的未来,这对于当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背景来说,无疑是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用非常哲学的角度去解读“盒子”这个载体,探讨了它如何作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第一道物理接触点,其几何形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后续的使用行为。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它要求你不仅仅用眼睛去看,更要用手去触摸、用脑去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本身就说明了出版方对“包装”主题的尊重。我购买了它之后,最先被吸引的是它对“极简主义”在包装应用中的阐释。很多设计师一谈极简,就陷入了“什么都不做”的误区,但这本书清晰地展示了,真正的极简主义,是通过对每一个元素的精准控制来实现的——文字的字距、留白的比例、线条的粗细,无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用大量的横向对比案例,展示了“少即是多”如何在不同的产品品类(从高端美妆到日常食品)中得到有效实施。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版式构成和视觉平衡的理论,这些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美学概念具象化为可操作的设计指南。坦白说,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设计冗余”的容忍度降低了,总会下意识地去审视作品中哪些部分是必要的,哪些只是多余的装饰。
评分这本书的专业性让我有些意外,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浮华的画册,而是非常扎实地从工程学角度切入包装设计。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结构稳定性与成本控制”的章节,这对于批量生产环节至关重要。它详细分析了模切刀版的优化、不同瓦楞纸板的受力分析,以及如何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几何优化来降低材料浪费。对于我这种需要对接生产部门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救命稻草”,因为它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可以用数据说话的语言来与工程师沟通设计可行性的方案。它强调了设计与制造的协同作用,而不是让设计部门闭门造车。阅读过程虽然需要一定的专注力,但收获是巨大的,它帮助我把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地到可执行、可量产的现实方案中去,真正实现了设计价值的最大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