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觀察是攝影構成的綜閤因素
1.1 攝影觀察的意義
1.2 觀察之功在攝外
1.3 觀察需要情感的物化
1.4 觀察的心理因素
1.5 觀察、體味、創造
1.6 觀察的準則
1.7 觀察中的多路思維
1.8 藝術直覺與瞬間敏感
1.9 觀察的眼光
1.9.1 激情不等於看得準
1.9.2 觀察的眼光重在攝影功底
1.9.3 觀察的眼光需要實踐的對照
1.9.4 用攝影傢的眼光看問題
第2章 攝影觀察的美學修養
2.1 觀察中的審美意識
2.1.1 觀察美感
2.1.2 審美觀
2.1.3 審美能力
2.1.4 觀察中的審美直覺
2.1.5 觀察中的審美想象
2.1.6 觀察中的審美判斷
2.1.7 觀察中的審美價值
2.1.8 觀察中的審美意象
2.1.9 共鳴
2.2 觀察中的審美對象
2.2.1 美感
2.2.2 醜
2.2.3 美的規律
2.2.4 真、善、美
2.2.5 自然美
2.2.6 生活美
2.2.7 社會美
2.2.8 心靈美
2.2.9 行為美
2.2.10 語言美
2.2.11 環境美
2.2.12 人體美
2.2.13 藝術美
第3章 觀察攝影中的形式美
3.1 綫形構成的形式美
3.2 形態重復構成的形式美
3.3 節奏構成的形式美
3.4 對角綫構成的形式美
3.5 三角形構成的形式美
3.6 “S”形構成的形式美
3.7 圓形構成的形式美
3.8 “L”形構成的形式美
3.9 十字形構成的形式美
3.10 框形構成的形式美
3.11 “V”形構成的形式美
3.12 多種形式構成的形式美
第4章 提高你的眼力
4.1 練就一雙慧眼
4.2 做攝影的有心人
4.3 激活觀察力
4.4 激發聯想
4.5 提高觀察力的5個方法
4.5.1 用“攝影眼”觀察事物
4.5.2 提高分析力
4.5.3 提高判斷力
4.5.4 提高鑒賞力
4.5.5 提高審美力
外在美
內在美
主觀情感
第5章 攝影觀察方法
5.1 奇異觀察法
5.2 特徵觀察法
5.3 無意觀察法
5.4 細節觀察法
5.5 直接觀察法
5.6 霧天觀察法
5.7 雨天觀察法
5.8 脈絡觀察法
5.9 俯仰嚮背觀察法
5.10 參差均衡觀察法
5.11 日齣日落觀察法
5.12 風光攝影觀察法
5.13 自然生態攝影觀察法
5.14 長焦距鏡頭觀察法
5.15 廣角鏡頭觀察法
5.16 微距攝影觀察法
5.17 光與影的觀察法
5.18 宏觀觀察與微觀觀察
5.19 倒影的觀察法
第6章 從不同側麵觀察
6.1 從不同方位觀察
6.2 從不同距離觀察
6.3 從不同角度觀察
6.4 在觀察中尋找趣味點
6.5 觀察景物之間的對比元素
6.5.1 觀察物體的動與靜
6.5.2 觀察物體的大與小
6.5.3 觀察物體的明與暗
6.5.4 觀察景物間的色彩對比
6.5.5 觀察景物的虛實對比
6.5.6 觀察拍攝對象的新舊對比
6.5.7 觀察景物的剛與柔
6.5.8 觀察景物的麯與直
6.6 觀察景物的繁簡統一
6.7 觀察景物的連續與豐滿
6.8 觀察景物的簡潔
6.9 觀察景物的疏密關係
6.10 觀察景物的呼應關係
6.11 觀察景物的空間美感
6.12 觀察景物的節奏與韻律
第7章 觀察構圖元素
7.1 看景物的綫形透視
7.2 看景物的立體空間
7.2.1 觀察方位對立體感的影響
7.2.2 光綫對立體感的影響
7.2.3 背景對立體感的影響
7.3 看物體的形狀
7.4 看物體的形態
7.5 看物體的質感
7.6 觀察先從點入手
7.7 觀察景物的綫條造型
7.8 觀察景物的圖案
7.9 觀察景物的影調
第8章 光綫的觀察與思考
8.1 順光觀察與思考
8.2 前側光觀察與思考
8.3 側麵光觀察與思考
8.4 側逆光觀察與思考
8.5 逆光下觀察與思考
8.6 直射光觀察與思考
8.7 日齣日落的光綫觀察與思考
8.8 天光的觀察與思考
8.9 散射光綫的觀察與思考
8.10 霧天攝影觀察與思考
8.11 雪天攝影的思考
8.12 雨天拍攝觀察與思考
第9章 觀察色彩變化
9.1 觀察色彩明度
9.2 觀察色彩飽和度
9.3 選擇消色來突齣主體
9.4 觀察色彩的冷暖對比
9.5 觀察色彩的輕重
9.6 用色彩的象徵性錶達創作意圖
9.6.1 觀察紅色的性格與錶現
9.6.2 觀察黃色的性格與錶現
9.6.3 觀察藍色的性格與錶現
9.6.4 觀察橙色的性格與錶現
9.6.5 觀察綠色的性格與錶現
9.6.6 觀察紫色的性格與錶現
9.7 觀察需要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9.8 觀察兩色屬性--簡潔的色彩
第10章 創造性觀察
10.1 培養創作個性
10.2 不斷超越自我
10.3 從觀念上提升
10.4 從思維中超越
10.5 從視野上拓寬
10.6 從形狀上追求
10.7 從形態上求變
10.8 從視角上創新
10.9 從動態上追意
10.10 從畫意中取材
10.11 從情感上突破
10.12 從空間中尋找突破口
10.13 從事物的對立中求和諧
10.14 超越視覺經驗
後記
老實說,我剛翻開這本書時,內心是抱著一絲懷疑的,因為市麵上太多聲稱能“改變你的觀看方式”的書籍,讀完後發現不過是重新包裝的陳詞濫調。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和論證邏輯卻齣乎意料地嚴謹且富有張力。它成功地將現象學的美學理論巧妙地融入到對具體攝影作品的分析之中,那種哲學思辨與實踐操作的完美結閤,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被觸發新的思考點。比如,作者對“凝視”(gaze)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權力運作的論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精彩。他沒有停留在對既有大師作品的歌功頌德,而是大膽地挑戰瞭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覺慣例,迫使讀者去反思自己接收信息時的主體性和被動性。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極其剋製而精準的,沒有多餘的煽情或渲染,每一個論斷都像手術刀一樣精確地切入問題核心。它帶來的不是瞬間的震撼,而是一種持續性的、需要時間去消化的智力上的愉悅,絕對是攝影理論傢中少有的清醒之聲。
評分坦白講,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齣瞭我對於一本攝影藝術理論書籍的預期。它沒有陷入對器材的迷戀,也沒有陷入純粹的藝術史梳理,而是將焦點牢牢地鎖定在瞭視覺信息處理的底層邏輯上。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觀察者的參與性”的論述,作者清晰地闡明瞭攝影不是一個單嚮度的記錄行為,而是一個由觀看者共同完成的、動態的建構過程。書中對不同流派——從紀實到觀念藝術——在“真實性”錶達上的策略進行瞭非常細緻的比較分析,這種橫嚮的、批判性的梳理,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攝影可能性的認知邊界。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停下來,迴味那些略帶思辨色彩的句子,它們如同被精心打磨過的棱鏡,能將一個簡單的視覺現象摺射齣復雜的維度。對於那些想跳齣“拍漂亮照片”的初級階段,真正想理解圖像背後的驅動力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不可多得的指路明燈。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需要一些耐心的,它要求讀者不能帶著功利性的目的去速覽,而是需要沉浸其中,去體驗那種緩慢而深邃的思辨過程。它不像一本手冊那樣立竿見影地告訴你“這樣做”就能成功,它更像是一份邀請函,邀請你進入一個關於視覺哲學的廣闊空間。作者對時間性和空間性在攝影畫麵中的交織關係的探討,尤其具有啓發性。他提齣瞭一種“時間切片”的觀點,論證瞭一張靜止的圖像如何能夠承載超越其曝光瞬間的、豐富的時間信息。我感覺自己過去所接受的那些關於攝影的碎片化知識,在這本書的體係中得到瞭一個有力的整閤和升華。特彆是對於那些從事視覺設計或媒體傳播工作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分析工具是極其寶貴的。它教會我們如何去解構信息流中那些看似無害的圖像,從而更清醒地駕馭我們自己的視覺錶達。這是一本需要反復閱讀,並在每一次重讀時都能發現新大陸的硬核佳作。
評分我是在一個咖啡館裏,對著窗外不斷變化的光綫,斷斷續續地讀完這本書的。它給我的感受,更像是一場與作者進行的漫長而深入的智力對話,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缺席”與“在場”這兩個概念在攝影中的處理。作者是如何通過對照片邊緣、景深之外的留白,來構建一種比畫麵內容更強烈的敘事感的,這本書提供瞭非常豐富的案例和詳盡的解讀框架。我發現,自己以前隻是“看”照片,現在開始“解碼”照片瞭。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十分考究,那些精選的插圖和作者的論述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形成瞭微妙的張力,讓你無法跳過任何一個部分。它不僅僅是關於攝影的,更是關於我們如何在這個被圖像淹沒的時代裏,保持獨立思考的銳利度。讀完後,我拿起手機隨便拍瞭一張東西,那種下意識的構圖和取捨,已經和以前完全不同瞭,多瞭一份審慎和敬畏。
評分這本攝影理論讀物真是給瞭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它沒有像市麵上大多數攝影書籍那樣,一頭紮進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或者純粹的圖像展示裏。相反,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老到的策展人,牽引著我的目光,讓我重新審視“觀看”這件事本身。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光影的細膩捕捉和解讀,他似乎總能穿透影像的錶層,直抵作者創作時的心境與意圖。那種對“決定性瞬間”的探討,不再是老生常談的復述,而是結閤瞭當代視覺文化語境的深入剖析,讓我對按下快門那一刻的意義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書中對不同媒介——從傳統的銀鹽到底層的數字像素——在信息傳達上的差異對比分析得鞭闢入裏,讓人在品味一張照片時,不再僅僅關注內容,而會下意識地去思考“它是如何被構建”的。這本書無疑是提升攝影審美素養的一劑猛藥,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拍齣“好照片”,而是如何成為一個更具洞察力的“觀看者”,這對我後續的創作方嚮産生瞭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感覺自己的視覺語言一下子開闊瞭許多,不再局限於模仿和追逐熱點。
評分印刷精良,內容很豐滿。
評分書不錯,服務也好,一切均好!
評分圖書很不錯,還會在買的
評分圖書很不錯,還會在買的
評分印刷精良,內容很豐滿。
評分書不錯,服務也好,一切均好!
評分還好…
評分書不錯,服務也好,一切均好!
評分書不錯,服務也好,一切均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