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
《西方古典学丛书:古典历史研究(下卷)》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地论述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的专古希腊罗马文化一直被视为西方文明的源头,被视作是了解和研究西方当代文明的一把密钥。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就兴起了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热潮,古典学也被当作绅士修养的基本要求。与此相应,随着考古、铭文等资料的丰沛,古典历史学的研究也开始勃兴,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西方古典学丛书:古典历史研究(下卷)》是我国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的专著。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世界尤其是英、法、德、意、美等国,以及苏联、东欧和中国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进行研究的情况及相关著述作了系统的梳理、阐述,涉及史家九百余人,史书千余部,具有拓荒价值和史料价值。
《西方古典学丛书:古典历史研究(下卷)》作者在初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基础上有较大篇幅的修订。作者调整了结构,并补充完善了原有的论证,增加了篇幅,由原来的一册,增至两册。
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文明。
“西方古典学丛书” 总序
第一章 战后三十年英美等国古史研究的繁荣
一 古史研究基础的扩大
二 芬利对现代化派古史学的批判
三 线形文字B的释读与早期希腊史研究
四 古典时代希腊史研究的繁荣
五 雅典与斯巴达
六 马其顿与希腊化史
七 罗马共和国史研究
八 罗马帝国史研究的深入
第二章 战后西欧大陆国家的古史研究
一 战后法国的古史研究
二 联邦德国古史研究的复兴
三 意大利与罗马史研究
四 西欧其他国家的古史研究
第三章 20世纪最后二十年英美等国的希腊罗马史研究
一 史料整理步伐的加快
二 考古学的变化与经济史研究的新尝试
三 对雅典的赞美与对斯巴达的批评
四 马其顿与希腊化史研究的新趋向
五 马克思主义古史学影响的扩大
六 整体与个体,深度与广度
七 罗马社会经济史研究
八 对罗马扩张史的新认识
九 早期罗马与罗马共和国史研究
十 罗马帝国及其行省
第四章 近三十年来西欧大陆国家的希腊罗马史研究
一 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
二 希腊史研究(上)
三 希腊史研究(下)
四 早期罗马与罗马共和国
五 罗马帝国史研究一览
第五章 新世纪、新取向
一 古代史:从国之大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
二 新世纪、新民主?
三 希腊化世界
四 罗马共和政治:有关政治文化的辩论
五 家庭、性别与社会
六 古典世界的自我与他者
七 晚期古典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对古代事件的简单回顾。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权力运作逻辑”的深度解析手册。无论是共和制下的权力制衡,还是元首制下的集权过程,作者都将其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我发现,许多关于制度设计、利益集团博弈的分析,放在今天的国际政治环境中,依然能找到惊人的对应之处。它并非在预言未来,而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在面对大规模组织和复杂治理难题时,某些核心矛盾的恒定性。对于任何一个对政治哲学或社会演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看待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工具箱。它拓宽了我对“历史研究”边界的理解。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学术深度令人印象深刻,但其叙事节奏的把控则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在描绘重大历史转折点时,例如共和国向帝国的过渡期,作者运用了排山倒海般的论据和宏大的结构,将历史的必然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热血沸腾,有一种历史洪流不可逆转的震撼感。然而,在深入探讨某个特定时期的地方行政改革时,篇幅又会突然变得内敛而克制,如同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细节。这种抑扬顿挫,使得即便是跨越数个世纪的史诗叙事,也始终保持着阅读的张力,防止了传统通史容易出现的“平铺直叙”的弊病。这证明了优秀的史学著作,不仅需要扎实的学问,更需要高超的叙事技巧。
评分初翻此卷,一股扑面而来的学院气息,厚重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它显然不是为那种寻求快餐式知识的读者准备的,每一章的论证都严密得像一座精密的机械装置,充满了对一手资料的苛刻引用和旁征博引。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充满矛盾的史料时的那种审慎态度——他从不轻易下定论,而是将所有可能的解释并置,让读者自己去权衡。这种“不偏不倚”的立场,虽然让阅读过程慢了下来,但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对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某些关于战争策略和财政体系的章节,读起来确实有些晦涩,需要反复对照地图和注释才能勉强跟上思路。但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最终豁然开朗的瞬间显得格外珍贵,仿佛亲手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窥见了过去世界的真实面貌。
评分这部厚重的典籍,与其说是史书,不如说是一扇通往逝去时代的棱镜,折射出古希腊罗马文明那光辉又复杂的光影。我着迷于作者那种近乎考古学家的细致,他并非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从零散的铭文、残缺的文献甚至艺术品的残骸中,重建起那些宏大叙事背后的社会肌理与人心浮动。尤其在探讨城邦政治的衰亡与帝国初期的权力交接时,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进步”观念。它迫使我跳出当下的框架,去理解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语境中,是如何做出那些我们后人看来充满争议的决定的。读罢,我常常合上书本,陷入沉思:真正的历史,是否永远只能是某种程度上的“最佳重构”?这种对历史本质的拷问,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学术享受。
评分这本书真正展现了“历史的温度”。它没有停留在对凯撒、亚历山大之流的伟人崇拜上,反而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被主流史学常常忽略的群体——行会成员、边疆的退伍军人、以及受灾的农民。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我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古罗马街道上尘土飞扬的炙热,能听到市集里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作者成功地将那些冰冷的时间线和枯燥的法律条文,重新注入了人性的血液。这种对“小历史”的挖掘,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古典世界的整体认知,它不再是教科书上那种高高在上的雕像群,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矛盾重重、有着普通人烦恼与快乐的真实世界。读完这一部分,我对古人的同理心油然而生,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连接。
评分2003年第6期。4.“理想还是暴政——希腊化时代与罗马时代的雅典民主观”,《世界历史》
评分出版社如果不拆成两本就最好了
评分书真的非常好了 晏绍祥长江学者的书 写的非常详实 做的学问也很扎实!非常好!
评分~2009.7)。i获奖情况1.2003.6,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2003.12,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二等奖。3.2007.5,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
评分是正版,纸质好速度快,推荐哦
评分出版社如果不拆成两本就最好了
评分好书啊好书,这真是一本好书。。。
评分这个系列的书都很值得收,断货了就难买了。
评分京东快递神速,包装整体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