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甘棠》是中国早的“送法下乡”吗?
你可知道“明镜高悬”的来历及其神圣与凡俗意义?
包公只断过3个案件吗?又何以成为“文曲星”?
《水浒传》,一部“政治”或“犯罪”小说?
搞活动的时候购买的,京东买书,停不下来。
评分好书,值得好好学习,值得一看,不同声音
评分京东购物,方便快捷省心!
评分文学对图像的关注,在中国来说,历史也算悠久了。李山《诗大雅若干诗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伏俊琏《先秦两汉“看图讲诵”艺术与俗赋的流传》等在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把时间推到先秦两汉,对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多有精辟的探讨。而敦煌变文往往与图像并行出现这一结论,现在也是作为常识为学界所认可。就《索象于图》一文驾驭的明清小说插图等材料,其实早已受到关注,并有诸多角度的解读,赋予多元的文化意义。但作者从法律文化史的角度,锚定明代小说中有关“听审”情节的插图,采取图文互证的研究策略,由此带出的对明代文化资源的整体下移,通俗读物的商业出版,底层读者的接受心理,法律知识的社会传播,尤其是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与文学的互动关系,都做了比较深入的考掘。比如在“听审:司法空间的意义展现”和“角色:听审谳狱的权力演示”这两大主体部分,无论是对若干图像之所以如此格式化制作的解读,还是对诸如官员、衙役、胥吏等角色空间位置和文化意义的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这是文学研究者天然的盲点,但作者显然是游刃有余的。
评分为了孩子.你一定要读的一本书,每一位家长和老师!
评分挺好的。
评分好评,就是越来越贵了,活动不好了。
评分作者徐忠明教授近年来思考和写作的结集。全书分五个栏目,从“核心观念”、“器物与图像”、“档案虚构”、“人物与制度”、“诗与小说”几个切入点对我国古代法律进行了跨学科考察。所涉内容,既有概念解读、人物考证、文化解释,也有制度梳理、司法实践考索、律条档案分析等。如通过对古代司法建筑中“明镜高悬”匾额和古代典籍中听审插图的考释和解读来考察司法意义,还原古代司法实践的场景,深入探究司法权力背后的运作机制,解释司法官员与诉讼两造的心态模式和行为策略,评估司法实践之于社会秩序形成的作用与意义。本书作者通过勾勒和描述中国法律史图像,冀以改变目前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格局。
评分价格合适,配送迅速,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