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高科技”时代要看“低科技丛书”
什么叫“低科技”?
“低科技”只是相对“高科技”而言,绝非科技含量低的意思。“低科技”运动的主要宗旨是把被高科技“绑架”的人们解放出来,回归“原始”的生活,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动手劳作、阅读、品茶以及户外运动等真正的生活情趣中去。其实,“高科技”在我们普通的生活中只应作为一种工具,为生活增添色彩,为生活服务,但绝不能控制我们的生活节奏,甚至主宰生活的质量。
今天,我们的孩子们生在高科技盛行的年代,从小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高科技教育”。他们的乐趣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电子产品、网络世界占据,但我们都知道,高科技产品对儿童身心方面的影响并非都是正面的。这些所谓的“高科技”虽然一定程度上会让孩子提高智商,但绝对无益于情商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还会让他们变得十分自我。在美国,很多从事高科技行业的父母们,如今也热衷于把孩子送到没有电脑、没有Pad的“低科技”小学去接受教育,在他们看来,过早接触高科技,会影响孩子的读写与计算能力。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青年出版社从美国引进出版了这套由著名科学杂志《大众机械》编著的“低科技丛书”,包括《少年工程师》《环保小专家》《少年科学家》《户外活动手册》《玩具DIY》《少年魔术师》。
众所周知,孩子的创造力与学习能力是极其强大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在“高科技”的世界中,却没有人告诉他们“低科技”的好处。这正是这套“低科技丛书”的价值与意义。它能告诉孩子们,那些好看的花、好吃的菜,不是只能买,也可以自己种;玩具不仅只有从商场里买到的那些,自己做的可能更好玩;科学知识也没有那么可怕、枯燥,它们真的很有趣;魔术其实没那么离奇,普通人也可以做到;户外运动不仅仅是到景区走走,我们还能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所有这一切,“低科技丛书”不但让你知道,还可以带着你去做到。它将一些并不太“高科技”但饱含智慧与精巧技艺的方案整合起来,让孩子运用原始的材料和简单的技术,去劳作、去创造,去收获快乐——一把椅子和一根足够结实的绳子,就可以做出一个秋千椅;两只手握成拳头对在一起,就可以算出每个月有多少天;借助一根细细的黑丝线,就能让帽子漂浮起来等等。
你看,其实低科技的世界是那么有趣。但更为关键的是,“低科技丛书”不仅仅引起了孩子的兴趣、教给孩子制作的方法,它还让孩子在动手“玩儿”的同时,学会了动脑思考。这个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那个怎么做才能效果更好(飞得更高、跑得更快、更加坚固)?无形中,孩子们就会用科学逻辑去考虑问题,就会用创造性思维去应对科学知识的学习。
中国对儿童的素质教育在这个方面是有缺陷的,我们太注重考试、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做不出瑞士那样的手表、日本那样的相机,而只能“山寨”到底的原因了。我们的孩子们,就是我们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所以必须尽快找出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正确方法。
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低科技教育”也会盛行起来,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低科技丛书”正是中国低科技教育的试金石。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技术精英特意把孩子送到没有电脑的学校接受“低科技教育”。他们认为,重视手工劳作、户外活动的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我国孩子们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却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有些父母因繁忙甚至把平板电脑当作减少孩子吵闹的玩具。静不下心来读书、用笔写不出好字、爱宅在家里上网,似乎已成为被“高科技”产品陪伴的孩子们的通病。
基于此,我社特别引进了由美国著名的科技类杂志《大众机械》编著的这套“低科技丛书”。《低科技丛书(套装共6册)》收录了《大众机械》杂志历年的精华,包括许多看起来不太“高科技”却饱含精巧技艺的项目。这些优秀的方案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启发他们用智慧、原始的材料和简单的技术去创造并获得快乐。而这,正是美国精神的发展源泉。
《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一本美国的科技类杂志,创办于1902年1月,曾有9个国际版本,包括拉丁美洲、南非版。《大众机械》的内容囊括了汽车、DIY、技术、户外和科学5个主题,图文结合,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不同层面的读者。
《低科技丛书·户外活动手册:给孩子们的157个户外活动方案》
《低科技丛书·环保小专家:给孩子们的236个动手保护环境的小点子》
《低科技丛书·少年工程师:给孩子们的189个经典制作方案》
《低科技丛书·少年科学家:给孩子们的155个科学实验和制作方案》
《低科技丛书·玩具DIY:给孩子们的114个动手制作的娱乐项目》
《低科技丛书·少年魔术师:给孩子们的147个神奇戏法的表演方案》
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现代人似乎把“复杂”等同于“高级”,却忽略了事物本真的美感与效率。这套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追求速度和便利的过程中,逐渐丧失的那份与自然和物质的深度连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植物染料制作的部分,那些关于采集、熬煮、固色的漫长过程,简直就是一首关于耐心的颂歌。现在的新衣服颜色鲜艳,但总觉得缺少了那么一丝生命力。书里介绍的用浆果和树皮提取色彩的过程,充满了仪式感,每种颜色背后都有一个关于季节和土地的故事。这不只是科普,更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验。书中对传统技艺的描述充满了敬意,没有使用任何高深的术语,而是用非常口语化、带有地方色彩的语言来讲述,让人感觉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在娓娓道来。它让我开始珍惜衣物,思考我穿在身上的东西是如何诞生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关注“它看起来怎么样”。
评分阅读这套书的体验,更像是收到了一份来自祖辈的、充满智慧的遗产。它没有过多地渲染“艰苦奋斗”的口号,而是以一种非常平静、近乎于记录事实的方式,呈现了人类祖先是如何在不依赖电力和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构建起一个功能完善的日常生活系统的。我记得其中关于食品保存和发酵技术的那几册,信息量巨大,但讲解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关于天然乳酸菌和酵母菌作用的阐述,清晰得让我这个从未在厨房多逗留过的人都能理解。这种知识的传递,摒弃了现代科学的冰冷公式,而是侧重于长期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去验证的,它不是即时推送的信息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慢生活”的知识体系,让我们明白,有些效率的提升是以牺牲理解深度为代价的。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带我穿越回了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复杂电子设备的年代,每一个故事都像是在提醒我,最简单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最深邃的智慧。我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利用自然材料搭建简易水车的章节,那种专注和动手实践的乐趣,是我在屏幕前玩游戏时完全体会不到的。作者的文字很朴实,却充满了画面感,让我仿佛能闻到木屑的味道,感受到水流的清凉。尤其欣赏的是,它并没有刻意去贬低现代科技,而是巧妙地展示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类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书里详细描绘了用麻绳编织工具、用石头和木头制作简易取火装置的过程,每一步都写得清晰易懂,即便是像我这样一个平时对动手实践不太热衷的人,也忍不住想跃跃欲试。读完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家里的那些旧物件,思考它们最原始的用途和构造,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比书本上的知识本身更有价值。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制造”某个东西,而是“如何思考”一个问题。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套书带给我的影响,那就是“踏实感”。在这个一切都在追求“云端化”和“虚拟化”的时代,它坚定地把我的目光拉回到了坚实的土地和触手可及的材料上。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本土材料运用的章节,比如如何识别不同种类的黏土,如何用稻草和泥巴混合来建造隔热墙体,这些知识的地域性非常强,让我开始对我们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扎根于脚下的力量。它没有使用花哨的排版或炫目的插图,而是选择用清晰、准确的线条图和详尽的文字描述来支撑内容,这种克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表达。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一种对物质的尊重感,让我学会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用,这无疑是培养未来可持续生活观的绝佳读物。
评分这绝对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明书合集,相反,它有着非常迷人的叙事节奏。作者的笔法非常细腻,总能捕捉到那些微小的、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生活细节。比如,书中有一段描述如何利用太阳的轨迹来确定方位和时间,那段文字写得诗意盎然,完全没有教科书的刻板。它把一个非常实用的生存技能,提升到了一种哲学层面:认识你所处的环境,你就拥有了自由。我发现,当我开始关注天空中的云层变化、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时,我的内心变得异常平静。这本书成功地将“实用技能”与“审美情趣”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它没有强迫你去成为一个“野外生存专家”,而是鼓励你去成为一个更敏感、更具观察力的生活者。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引导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种与当前主流价值观不同的、注重内在构建和环境互动的思考路径。
评分尚未阅读,内容不好评价,应该是正版吧
评分尚未阅读,内容不好评价,应该是正版吧
评分京东读书节买的,优惠了很多
评分在高(伪)科技遍地开花的当下,这个系列太给力了!现在的小孩五谷不分,但分得清iphone、ipod,法拉利、保时捷。编辑用心了......
评分秃鹤看了父亲一眼,低下头哭了。
评分挺开阔视野的童书,虽然可操作性不强。
评分不错的套装书。希望有帮助
评分不错,京东加油哦!!!
评分低科技丛书一共包括六本,有少年工程师少年科学家少年魔术师环保小专家,户外活动手册玩具diy。书中的方案,均来自美国著名的科技杂志大众机械这些项目方案,看起来并不太高科技,却饱含智慧和精巧技艺,能启发孩子们开动脑筋,用最原始的材料和最简单的技术去创造,并获得快乐。书中收集了自20世纪初以来的众多经典项目,其中有些项目可能并不太符合我国国情,或者现在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本套丛书的重点在于开阔读者的思路以及实际动手创造的能力所以书中并未对这些传世的经典项目做任何更新是读者尽享低科技之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