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太美好了,你能用它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就算再微小也是属于你的美好。
  摄影太特别了,你能通过它进行表达,就算再普通的题材也能彰显你的观念。
  摄影太神奇了,观众能通过你的作品体会你拍摄时的思想,就算不能完全理解,也能引起思考。
  《找到最美的拍摄角度》适合喜欢摄影,特别是想快速提高摄影水平的爱好者阅读。摄影,已经不只是摄影家、摄影师谈论的话题,而成为了普通大众对美的一种追求。从拿到相机只会按快门开始,到拍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好照片,不仅是器材因素起作用,更需要的是拍摄者对技术的完全掌握,以及对场景的认知与解构。
  这固然不易,但非遥不可及,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多练习,精彩照片一定会从你的相机中诞生。爱美的朋友,拿起《找到最美的拍摄角度》吧,读完《找到最美的拍摄角度》,你的照片展现的不仅是摄影技术,更是你对生活的深刻诠释。
  《找到最美的拍摄角度》是掌握摄影技能的助推器,例如“拍摄漂亮自然风景的技巧”“拍摄可爱氛围场景的技巧”“拍摄生动街道风景的技巧”“拍摄真实生活场景的技巧”“利用虚化晃动拍摄的技巧”等,这些摄影技巧能使你完成从摄影爱好者向摄影专业人士的过渡和蜕变。
引言
相机使用技巧
拍摄您所想要表现的明暗程度与ISO感光度调节要点 
拍摄出您所想要表现的色彩的要点 
通过焦点表现主题的要点 
突出镜头特点的拍摄手法 
想要模仿、能够拍摄更加漂亮的照片技巧
第一章 拍摄漂亮自然风景的技巧
01?简洁的背景衬托出奔跑的狗狗动感十足 
02?捕捉如同梦幻一般的水中树影 
03?使用长焦镜头突出压缩效果,拍摄农夫在农田耕地 
04?黑暗的背景融合略带蓝色的色调,突出花朵的妖艳 
05?大胆尝试拍摄夕阳中多变的阴云 
06?拍摄出如同明镜一般没有波纹的湖面 
07?抓住时机拍摄波涛拍岸的瞬间 
08?捕捉日出前后天空绚烂的表情 
09?拍摄下雨中暗色的早晨较低的曝光营造氛围 
10?选择较为黑暗的背景突出花朵的颜色 
第二章 拍摄可爱氛围场景的技巧
11?拍摄身体的一部分体现照片的动感和可爱 
12?可爱场景剪裁得当表现怀旧复古风格 
13?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出花朵的抽象效果 
14?将狗狗的脸庞充满画面使得照片更具震撼力 
15?使用微距镜头拍摄特写背景虚化强烈,可爱效果凸显 
16?故意远离被拍摄物体,通过背景显示花朵的情绪 
17?捕捉小狗的无辜表情表现柔和氛围 
18?选择白色的背景强调水杯和鱼缸的透明感觉 
19?用照明灯光强调花朵的可爱氛围 
第三章 拍摄生动街道风景的技巧
20?在日光的照射下凌乱的街道显示出一种柔和的自然美 
21?将薄雾笼罩的风景拍摄得梦幻绝伦 
22?逆光拍摄表现城市中孩子们天真玩耍的生动场景 
23?清晰地拍摄包括远方景色的城市强调杂乱的感觉 
24?等待合适的时间段使得光源和月亮都能够清晰可见 
25?捕捉疾步前行人们的足迹体现城市的活力 
26?从高处俯拍街道营造一种微缩模型的氛围 
27?使用低曝光度营造出阴暗氛围的小巷 
28?使用大胆的颜色拍摄简洁明朗的摩天轮 
第四章 拍摄真实生活场景的技巧
29?使用高光表现清晨人物的倦怠之感 
30?故意模糊孩子奔跑的样子突出速度的感觉 
31?拍摄欣赏樱花的情侣身影表现一种叙事的效果 
32?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捕捉孤独寂寞的感觉
33?通过具有设计感的构图表现平时的景象 
34?对焦点选择在远处传达给人一种深远的室内感觉 
35?将拍摄想象成一个故事描绘生动人物 
36?在边缘的位置加入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物件体现真实的生活场景 
37?将排列在一起的物品当做一幅图景来拍摄 
第五章 利用虚化晃动拍摄的技巧
38?将马路纳入构图表现建筑物的宏伟 
39?虚化近景表现人物的存在感 
40?掌握人流通过的时机增加适当的模糊 
41?拍摄房间内的烟雾缭绕体现不一样的诡异氛围 
42?通过模糊效果表现飞机的速度感 
43?使用黑白片强调对比度凸显照片的诡异色调 
第六章 拍摄灯火辉煌的夜景技巧
44?使用小光圈强调夜晚灯光营造梦幻的效果 
45?灵活运用荧光灯绿色的效果拍摄具有印象效果的照片 
46?拍摄左右对称的照片使得延伸的道路更具冲击力 
47?通过白平衡的设定表现华灯初上的色彩 
48?从不同的角度捕捉都市的喧嚣繁华 
49?提高对比度使得黑暗的道路与明亮的街道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七章 拍摄黑白照片的技巧
50?使用小光圈表现光芒,描摹树木和人物轮廓 
51?在阴天拍摄黑白照片通过强对比表现氛围 
52?抓拍奔跑的小猫完成完美构图 
53?使用强烈的对比和背景虚化表现人物 
54?以黑白照片的形式拍摄大型机械具有震撼效果 
55?通过背景元素表现场景氛围 
第八章 拍摄艺术照片的技巧
56?有意识地运用线条表现人物在假日休闲的场景 
57?使得具有透明感觉的影子显示出一种柔和的空气感 
58?在色调较为统一的画面中使用一些小物件进行点缀 
59?拍摄太阳伞表现光影的感觉
60?阳光透过建筑物描绘光的骨感,具有一种故事效果 
术语表
我一直对“留住时光”这个概念非常着迷,总觉得照片的意义就在于凝固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过多强调器材的昂贵与否,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情绪”和“故事性”的表达。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捕捉情绪瞬间”的探讨,比如如何观察人物的眼神、肢体语言,以及如何通过环境光线的变化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我记得有一张照片,作者只是简单地抓拍了一个孩子在窗边看雨的侧影,但那份宁静和一丝丝的忧郁,通过光影的处理被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这让我反思自己以前拍的照片,大多是呆板的“到此一游”式记录,缺乏灵魂。这本书教会我,真正的摄影是心与心的对话,是情感的投射。它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等待,去观察,去捕捉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实情感,让我的作品不再只是图像的堆砌,而是有了温度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完全体现了它所倡导的“清新”理念。印刷质量也十分精良,色彩还原度极高,很多原图在书中的呈现效果比我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还要舒服,那种纸张的质感搭配精美的图片,让人爱不释手。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解完技术点之后,总会穿插一些关于摄影理念和生活哲学的思考。比如,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最好的相机,是你一直带在身上的那一个,最好的镜头,是你观察世界的那双眼睛。” 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对摄影的初心。它提醒我,技术是为人服务的,不要被器材所奴役。这种发自内心的鼓励和对摄影本质的回归,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技术指导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位老友在耳边轻语,指导我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用镜头去珍藏那些值得被铭记的瞬间。
评分坦白讲,市面上关于摄影技巧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重复。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于“清新感”的定义和实现路径有着非常清晰且自洽的理论体系。它不仅仅是教你调高饱和度或降低对比度那么简单,而是从色彩心理学、光线投射角度、以及后期的色彩校正逻辑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解构。例如,书中关于“冷暖色调平衡”的讲解,非常精辟地指出了如何在保持画面的明亮度的同时,避免色彩过于“假”或“失真”。我尝试用书中推荐的特定色温和白平衡设置去拍摄我日常见到的街道场景,原本平淡无奇的画面,立刻变得通透而富有空气感。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美学高度的追求,让这本书脱颖而出。它不是教你复制别人的风格,而是给你一套工具,让你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清新美学”。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业术语堆砌感。很多摄影书读起来都像是在啃教科书,晦涩难懂,但这本书就像是邻家那位摄影高手在跟你娓娓道来他的心得体会。尤其是讲解景深和虚化的部分,作者竟然能用生活中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物理原理,让我这个摄影初学者一下子就茅塞顿开。我试着按照书里讲的方法,把手机或者相机的光圈稍微开大一点,去拍我家的那盆绿萝,背景的虚化效果立刻就有了那种奶油般化开的感觉,照片的层次感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真的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和受用。它不是强迫你记住多少数值,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置,从而形成自己的拍摄直觉。这种由内而外的提升,远比死记硬背参数来得扎实和持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那种淡雅的色调和简洁的排版,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我本来就喜欢那种日系清新风格的摄影,所以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拿到手之后,翻开目录,发现内容排布得很有条理,从基础的光线运用到构图技巧,再到后期处理的思路,都讲得非常细致。作者似乎非常注重引导读者去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复杂的参数设置。书里有很多实景拍摄的案例分析,光影的捕捉和色彩的搭配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让我对“清新”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关于如何利用自然光来营造氛围感的章节,对我启发很大。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照片总缺点什么“灵气”,看完这本书后,我开始留意清晨和傍晚那转瞬即逝的柔和光线,试着用更细腻的心思去捕捉那些日常中小小的确幸。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美学指南,它教会了我如何用镜头去“感受”世界,而不是仅仅“记录”世界。
评分东西正品,物流超快,现在网上购物的第一选择就是东东自营。
评分学习
评分给朋友没买的。还不错。
评分好用!!!!!!!!!!!!
评分不值得购买,上当感觉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书的纸质很好,介绍也很详细。
评分印刷比较次,毕竟价格在那里,内容还算凑合,不过出发点还是比较赞同的!
评分永远支持京东商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