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印度毁灭述略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印度毁灭述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西] 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 著,孙家堃 译
图书标签:
  • 历史学
  • 殖民主义
  • 美洲史
  • 西印度群岛
  • 欧洲殖民史
  • 文化史
  • 社会史
  • 15-19世纪
  • 学术著作
  • 译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11204
版次:1
商品编码:11448466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8-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印度毁灭述略》的作者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神父一直是西方史学界,尤其是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史学界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的《西印度毁灭述略》一书公布以后,更是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震动了西班牙宫廷和整个美洲大陆。在以后的四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印度毁灭述略》和作者毁誉不一,殖民者及其辩护士对此书大加讨伐,说它满纸谎言,诬蔑作者无中生有,扩大事端,背叛西班牙祖国,是所谓黑色神话的制造者,等等。严肃正直的人们则为其人其书竭力辩护,不少史学家广征博引,论述这部著作的可靠性和严肃性,对作者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思想倍加赞扬。迄今,辩论仍未结束。当然,由于社会的进步、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日趋没落,也由于时代久远,人们更能平心静气公正地评价这段史实,《西印度毁灭述略》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拉斯·卡萨斯神父为保护印第安人的正义活动也被更多的人所承认,他的《西印度毁灭述略》和其它著作已成为研究美洲征服时期历史不可缺少的第一手重要史料。

内页插图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向至尊至上、强大无比的
西班牙王储、吾人之君主唐费利佩呈递的奏章
西印度毁灭述略
西班牙岛的毁灭
西班牙岛上诸王国的毁灭
圣胡安岛和牙买加岛的毁灭
古巴岛的毁灭
大陆的毁灭
尼加拉瓜省区的毁灭
新西班牙的毁灭(一)
新西班牙的毁灭(二)
危地马拉省区和王国的毁灭
新西班牙、帕努科和哈利斯科的毁灭
尤卡坦王国的毁灭
圣玛尔塔省区的毁灭
卡塔赫纳省区的毁灭
珍珠海岸、帕里亚海岸和特立尼达岛的毁灭
尤亚帕里河地区的毁灭
委内瑞拉王国的毁灭
位于大陆的佛罗里达各省区的毁灭
拉普拉塔河地区的毁灭
秘鲁诸大王国和省区的毁灭
新格拉纳达王国的毁灭
美洲恰帕斯教区主教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教士
生平

精彩书摘

  西班牙岛的毁灭
  如上所述,西班牙岛是基督徒首先定居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刚一登陆,他们便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吞吃他们用汗水换来的食物。结果,西班牙岛全部被摧毁,整个岛屿一片荒凉。西班牙人从不满足印第安人按自己标准——一般说来,这种标准确实不高,他们总是用少许劳动生产出仅供一天所需的食物就满足了——所自愿提供给他们的东西,因为足够印第安人3户10口之家享用1个月的食物,还不够一个基督徒1天的食用和挥霍。
  西班牙人的暴行和对当地居民的蹂躏使印第安人开始明白这些外来者并非下凡的神祗。于是,他们有人藏起食物,有人把妻子隐蔽起来,还有人逃进深山老林,躲避那些穷凶极恶的入侵者,断绝与他们来往。基督徒对印第安人动辄拳打脚踢,棍棒交加,连村中的头人也不放过。他们真是胆大妄为,无耻至极。一个探险队长身为基督徒却把当地最有权威的国主、全岛最高头人的妻子强奸了。于是,印第安人开始设法把基督徒驱逐出自己的家园。他们拿起既不能用于进攻,也不能用于自卫的原始武器(他们的战争很像孩子们用杆子玩耍)进行自卫,而基督徒则用他们的马匹、利剑和锐矛对印第安人进行前所未闻的屠杀,犯下了种种暴行。他们闯进村庄,见到老少、孕妇和产妇便挑破他们的肚皮,然后剁成碎块,犹如宰割畜栏中的羔羊。歹徒们还打赌,看谁能一刀把人从中间劈开,谁能一下子砍掉人头或开膛破肚。他们还从母亲怀中把吃奶的婴儿夺走,提起孩子的双脚往石头上摔。还有一些人从背后将孩子推下水,一面狞笑,一面戏弄地叫道:“狗娘养的,下去吧!”西班牙人还用利剑把母亲连同怀中的婴儿一起刺穿,用力之猛,如果他们前面还有别人,也会一起被刺伤的。暴徒们还做了一些长架,把印第安人每13个一排,吊在一个架上,双脚稍离地面,在脚下放上柴草,点上火,以上帝和其十二使徒的名义把他们活活烤死。另一些西班牙人则把印第安人全身捆上千草,然后点火把他们活活烧死。对那些企图逃跑的人,暴徒们便砍掉他们的双手,然后把手挂在肩上,对他们说:“这就是信,快给那些逃跑的人送去吧!”意思是叫那些已逃进山里的人感到恐惧。
  一般说来,西班牙人是这样屠杀头人和贵族的:在框架上装上柱子,把他们绑在柱子上,然后在下边点上文火,慢慢炙烤。在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酷刑下,头人和贵族们发出阵阵惨叫,他们的灵魂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躯壳。
  一次,我看到在柱子上炙烤着四五个大头人(我记得,在其它五六根柱子上还有其他人在受难),由于他们的哀号声使队长难以忍受或影响了他的睡眠,他便吩咐绞死这些人,但是那个比刽子手还坏的警吏(我知道他的名字,我还认识他在塞维利亚的亲戚),懒得动手,为了省事,他把棍子塞进受难者的嘴里,使他们叫喊不得。同时加大火力,直到把这些头人、贵族全部烤焦为止。上述事实千真万确,均为我亲眼所见。此外我还看到无数其它暴行。
  为了躲避这群惨无人道、狠如豺狼、人类不共戴天的敌人,凡有机会逃跑的人都躲进了深山老林,为此西班牙人训练凶残的猎狗,使它们一见印第安人就猛扑乱咬,一瞬间就能把人撕成碎块。这些狗吃掉一个人就像吃掉一头猪那样容易。它们就这样到处干这种惨不忍睹的勾当。当然,印第安人由于愤怒,有时也会正当合理地杀死一些基督徒,但极为少见,即使如此,基督徒仍定下条例:印第安人每杀一个基督徒,就要用100名他们的同胞抵命。
  ……
好的,请看以下图书简介: 《帝国崛起与文明交锋:一部跨越时空的全球史考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宏大叙事下的全球史著作,致力于梳理自史前时期至今,人类文明在不同地理空间中的互动、冲突与演变。它摒弃了传统的民族国家中心叙事,转而以权力结构的转移、知识体系的碰撞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均作为核心线索,探讨了“世界体系”的形成与重塑过程。 第一部:文明的源起与区域体系的建立 本书开篇追溯了人类文明的初期形态,聚焦于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谷、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长江流域这四大古文明的独立发展轨迹。我们深入分析了农业革命如何催生出早期国家的雏形,以及文字、律法等基础社会工具的发明如何构建起早期的“秩序”。 随后,重点转向“轴心时代”的哲学与宗教革命。从古希腊的理性思辨,到印度的奥义书思想,再到孔子的儒家伦理,探讨了这些思想体系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为后续的帝国扩张提供了内在的意识形态基础。本部分特别强调了早期贸易路线(如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雏形)在文化传播和技术扩散中的关键作用,即便是尚未形成统一的“世界”,区域性的联系网络已初具规模。 第二部:帝国的扩张与全球连接的初步形成 此阶段,本书聚焦于古典帝国,特别是罗马、汉朝、孔雀王朝及后来的伊斯兰哈里发国的兴衰。我们不仅考察了这些帝国在军事、行政管理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分析了它们如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道路、运河)和统一的货币、度量衡体系,强行将广阔的地域纳入单一的权力框架。 一个核心的议题是“帝国的信息传输效率”。通过分析信鸽、驿站系统以及官僚机构的运作,揭示了帝国维持其庞大疆域所需的管理难度与成本。同时,本书详细描绘了连接东西方的贸易网络,如香料之路和茶叶之路的兴起,以及这些商品交换背后所隐含的权力动态——哪些群体从流通中获益,哪些地区则因依附于中心而被边缘化。 第三部: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权力重构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全书的转折点,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开端。不同于传统的英雄叙事,本书将地理大发现视为一次由技术进步(航海技术、火器)驱动的、以欧洲为新兴中心的权力投射过程。 我们细致考察了欧洲列强如何利用新的航海技术,绕开既有的陆地贸易中介,直接进入亚洲和美洲的资源地。对美洲的征服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生态灾难与文化断裂。本书详述了“哥伦布大交换”对全球生物圈的深远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如何重塑了非洲、美洲和欧洲的人口结构与经济基础。重点分析了贵金属(特别是白银)如何通过贸易逆差,从美洲流向亚洲(特别是明清中国),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货币体系与通货膨胀。 第四部:工业革命与新的中心与边缘 工业革命被视为一个加速器。本书分析了煤炭、蒸汽机和工厂制度如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力和社会组织方式。我们探讨了工业化如何导致了对原材料和新市场的空前渴求,进而催生了“新帝国主义”。 不同于古典帝国,19世纪的帝国主义是系统性、制度性的剥削,其核心在于将世界分割为提供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明确的“中心”与“边缘”。我们考察了英国在印度推行的铁路与棉花种植政策、法国在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园,以及它们如何系统性地摧毁了当地原有的手工业体系,使这些地区在经济上完全依附于宗主国。这一时期的思想冲突——自由贸易的意识形态与殖民统治的现实之间的张力——是本部分着墨的重点。 第五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重塑与当代挑战 本书的收官部分处理了20世纪的剧变。两次世界大战被视为旧有帝国体系的崩溃与新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的全面爆发。我们分析了非殖民化运动的复杂性,指出许多新独立的国家继承了殖民时期划定的边界和经济结构,这为后来的地区冲突埋下了伏笔。 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虽然在意识形态上对立,但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延续了“中心对边缘的控制”的逻辑,只是控制的工具从直接的殖民管理转变为经济援助、意识形态渗透和代理人战争。 最后,本书展望了当代:全球化的深入、信息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分配不均、跨国公司的权力扩张。作者认为,理解当前世界格局的关键,在于持续审视历史上的权力转移轨迹、不平等的累积效应,以及不同文明区域之间知识与财富流动的非对称性。 本书特色: 本书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旨在提供一个关于人类社会互动模式的综合性框架,挑战读者对“进步”与“文明”的传统理解。它不是一部孤立的历史记录,而是对权力、不平等和全球连接本质的持续追问。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文本的流畅度来看,这次的译本绝对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很多以往阅读相关主题译著时会遇到的“翻译腔”——那种生硬的、机械式的词汇堆砌感——在这本书中几乎完全消失了。译者似乎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者,更是思想的再创造者,他成功地捕捉到了原作者那种特有的、略带激昂的历史批判口吻,并用一种既符合现代中文阅读习惯,又保留了原著时代感的语调表达了出来。阅读时,我几乎可以“听见”作者在为那些逝去的文明和被遗忘的篇章发出不平的呼喊。这种高质量的语言转译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使得复杂的历史叙事和哲学思辨能够如涓涓细流般渗入人心,让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对所涉猎的议题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和反思。这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是阅读体验上的巨大飞跃。

评分

这本书的译丛系列名号果然名不虚传,它精准地定位了目标读者群体——那些不满足于通俗历史读物,而渴望深入到学术前沿进行探索的求知者。它像是一扇坚固的门,将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引入了专业研究的殿堂,并且没有关上门让我们迷失在晦涩的术语中。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尽管这是一部严肃的学术作品,但其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偶尔穿插的那些关于地方风土人情的细腻描写,如同沙漠中的绿洲,极大地调剂了阅读的严肃氛围,也让读者得以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抽离出来,感受到个体生命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坚韧。这种文笔上的刚柔并济,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也具备了作为一本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价值,完全可以作为对普通读者进行史学普及的绝佳入门材料。

评分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完全消化完这本书所涉及的那些宏大叙事和繁复的历史脉络。坦白说,它对读者的知识储备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但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最终的收获显得如此充实和令人满足。作者似乎有一种将看似零散的史料编织成一张巨大而严密逻辑网的能力,每一个论据的提出都像是为了支撑起一个更宏伟的结构。这种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体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缜密的思维过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充满争议性的历史片段时所展现出的平衡感,他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细致地呈现了多方观点,最终引导读者自己去建构理解的框架。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而在于提供了一套看待历史和文明兴衰的全新、且极具穿透力的分析工具。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都因此拓宽了不少,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线性叙事。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那种带着些许年代感的纸张触感和古朴的字体排版,让人一上手就感觉像是捧着一本穿越时空的珍宝。内页的留白恰到好处,使得阅读过程非常舒适,即便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译者的注脚处理得非常精妙,既保持了原文的严谨性,又对晦涩难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让一个对该领域背景知识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学术名著”的尊重,不仅仅是内容的搬运,更是一种文化产品的精心雕琢。我可以想象,为了达到这种质感,编辑和设计团队在纸张的选择、印刷的工艺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完全对得起“丛书”的名头,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对实体书的敬畏感,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泛滥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让人愿意坐下来,沏一壶茶,慢慢品味。

评分

每次合上这本书,内心都涌动着一股复杂的情绪,其中夹杂着对逝去文明的深深惋惜,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它不仅仅是对某个地理区域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录或分析,更像是一面映照着人类文明共性与局限性的透镜。作者的视角是如此的宏大和超脱,以至于他讨论的那些具体事件和人物,仿佛都成为了更深层人性、权力结构以及文化张力冲突的缩影。这种将个案提升到普遍性哲学思考高度的能力,是真正伟大的学术著作的标志。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看待“衰落”与“新生”的全新哲学框架,它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社会结构中那些看似稳固的基石,是否也潜藏着走向终结的基因。这是一次耗费心力但绝对值得的智力投资,其带来的思考的余温,会持续很久很久。

评分

很好,一直信赖京东购物。

评分

没读过,慢慢看吧

评分

好评!好评!这类史书,总能勾起阅读的欲望。

评分

《西印度毁灭述略》一书的作者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神父一直是 西方史学界,尤其是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史学界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的《西印 度毁灭述略》一书公布以后,更是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震动了西班牙宫廷和 整个美洲大陆。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东西很好,就是太贵啦!便宜点就好啦

评分

在2007年夏天,Ferguson在公众戏院参演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他最近出演的影片是在2008年上映的惊悚片《网络杀机》。现在Ferguson正在出演ABC的情景喜剧《摩登家庭》。就像他在剧中扮演的角色一样,他是一名公开的同性恋。他因这个角色被提名为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配角。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殖民者及其辩护士对此书大加讨伐,说它满纸谎言,诬蔑作者无中生有,扩大事端,背叛西班牙祖国,是所谓"黑色神话"的制造者,等等。严肃正直的人们则为其人其书竭力辩护,不少史学家广征博引,论述这部著作的可靠性和严肃性,对作者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思想倍加赞扬。迄今,辩论仍未结束。当然,由于社会的进步、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日趋没落,也由于时代久远,人们更能平心静气公正地评价这段史实,《西印度毁灭述略》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拉斯·卡萨斯神父为保护印第安人的正义活动也被更多的人所承认,他的《西印度毁灭述略》和其它著作已成为研究美洲征服时期历史不可缺少的第一手重要史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