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假如宗教反对轻浮的玩世态度,它也同样反对沉重的恨声和怨言。在有些宗教内,世界是够像悲剧的;但它们悟到这幕悲剧是有涤荡瑕秽的能力的,并且相信有一个解脱的途径。在后来的一篇演讲中,我们将要提到不少的宗教的忧郁;可是普通语言所谓忧郁,假如忧郁者,如马喀斯·奥勒略(Marcus Aurelius)帝所形容,只是像一头牺牲的小猪似的,躺在那里乱跳,大叫,那么,这个忧郁就完全失了被称为宗教的权利了。一个叔本华(Schopenhauer)或是一个尼采(Nietzsche)的心境——我们有时可以说喀莱尔“具体而微”地也这样——虽然往往是一种提高人品的忧郁,但也往往只是好像把一小块咬在牙齿中间而跑走之时的悻悻心态。这两个德国作家的讥刺,有一半时候,使人觉得它像是两个要死的老鼠的叫痛之声。这种讥刺缺少了宗教的忧郁所发出的涤荡瑕秽的调子。
评分经典著作,大家风范,推荐大家读读。
评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第一章(第一讲)大意说从神经学观点来论宗教,不能定宗教之价值。第二章(第二讲)说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讨论的范围限于个人的宗教心理。第三章(第三讲)说从好些人经验看来,实有个无形者(精神界)的存在。第四章(第四第五讲)论心态健全的人的宗教经验。第五章(第六第七讲)论“灵魂”带病态的人的宗教经验。第六章(第八讲)论这种分裂的人格如何恢复统一。第七第八章(第九第十两讲)论未信教者转而皈依宗教之心理过程。第九章(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讲)论宗教中所谓圣徒之特质。第十章(第十四第十五讲)论圣徒性行之价值。第十一章(第十六第十七讲)论神秘经验。第十二章(第十八讲)论宗教的哲学。第十三章(第十九讲)论宗教的其他特色,如美感成分,牺牲与忏悔,祈祷及其与潜意识的心之关系。第十四章(第二十讲)为结论,最后是后记,是作者对于结论的补充声明。
评分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人们对于叔本华所熟知的是他是一个悲观论者,在他的伦理学中,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所见都是表象,而表象背后的终极驱动力是意志,这个意志贯彻寰宇,任何事物都是意志驱动的,在自然界,意志表现为自然力,诸如引力、电磁力等,而在人类,驱动力则称为生命意志,生命意志亦即人类的欲求。而只要生命不熄,欲求就不止,欲求得不到满足,则产生痛苦,欲求得到满足,则欢愉一时便又陷入无聊,遂产
评分纸张 墨味 都不及老版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帮朋友买的,他很满意,一般人看不懂!
评分挺好的,一个系列的书,值得一看啊。学习传统文化。
评分这本书还是这个版本最好,商务印书馆翻译的不会有大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