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

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鄧邦述<撰> 著
圖書標籤:
  • 善本
  • 書目
  • 題跋
  • 叢書
  • 中國古代
  • 群碧樓
  • 寒瘦山房
  • 古籍
  • 目錄學
  • 善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70713
版次:1
商品編碼:1149021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3
字數:2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包含《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錄》及"補遺",清末民初江南藏書傢鄧邦述所撰。《群碧樓善本書錄》六捲,為民國十六年(1927)鄧邦述嚮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讓售藏書時所編。《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錄》七捲,為鄧邦述鬻書後,根據寓中遺存之書編成。均詳記捲數、冊數、作者、行款、藏書印,後綴鄧氏題跋。各書原有藏傢題跋、標記、小注、藏章及位置等,亦一一記錄,為後人版本調查與鑒定提供依據。

內頁插圖

目錄

舊敘
羣碧樓善本書錄捲一
宋刻本
周易兼義九捲 十冊
春鞦經傳集解三十捲 十六冊
五經白文八冊
大學一冊
前漢書一百二十捲 二十冊
後漠書一百三十捲 二十冊
京本增修五代史詳節十捲 八冊
通鑑紀事本末四十二捲 四±麗
古史六十捲 麵
新刊名臣碑傳琬琰之集上二十七捲 中五十五捲 下二十五捲 三十二冊
增人諸儒議論杜氏通典詳節存二十五捲 十三冊
書學會編六捲 四冊
緻堂讀史管見存七捲 八冊
纂圖互注荀子二十捲 八冊
說苑二十捲 十冊
纂圖互注揚子法言十捲 四冊
醫說十捲 十冊
李涪刊誤二捲 一冊
夢溪筆談二十六捲 八冊
裎史十五捲 八冊
大學分門增廣聖賢事實存三捲 三冊
大翠分門增廣漢唐事實存四捲 三冊
老子庸齋口義二捲 二冊
莊子庸齋口義十捲 十冊
唐李推官披沙集六捲 二冊
李羣玉詩集三捲 後集五捲 二冊
碧雲集三捲 二冊
範忠宣公文集二十捲 八冊
山榖黃先生大全詩注二十捲 十冊
東萊呂太史文集十五捲 彆集十六捲 外集五捲 文集附錄二捲 拾遣一捲
麗澤論說集錄十捲 三十冊
增補六臣注文選六十捲 六十冊
……
羣碧樓善本書錄捲二
羣碧樓善本書錄捲三
羣碧樓善本書錄捲四
羣碧樓善本書錄捲五
羣碧樓善本書錄捲六

前言/序言


《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 圖書簡介 本書是《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的第四輯,聚焦於兩部重要的古代書目文獻:《群碧樓善本書錄》與《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這套叢書旨在匯集、整理和研究中國曆史上各個時期留存下來的重要書目、藏書印記和題跋墨跡,為探究中國古典文獻的流傳、版本源流以及古代藏書傢的審美趣味和學術活動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 一、《群碧樓善本書錄》:清代藏書巨擘的珍藏印記 背景與價值: 《群碧樓善本書錄》是清代著名藏書傢潘祖蔭(1830—1890)所編著的重要著錄。潘祖蔭是晚清著名的學者、官員和收藏傢,其藏書樓“群碧樓”藏書之富,名重一時。他不僅緻力於收集整理前代善本,更注重考證、批校和著錄。這部書錄詳細記錄瞭潘氏所收藏的珍稀書籍的篇目、版本、校勘情況以及重要的題跋信息。 內容深度解析: 1. 版本考證與評鑒: 《群碧樓善本書錄》的價值核心在於其對版本源流的細緻考辨。潘祖蔭憑藉其深厚的學養,對所收錄的每一部善本進行瞭詳盡的描述,包括捲數、版式、是否有硃印、是否有批校、紙張墨色等細節。這些描述為後世研究者提供瞭判斷古籍版本優劣與真僞的第一手材料。 2. 批校題跋的輯錄: 潘祖蔭的藏書往往攜帶有前人名人留下的批注或鈐印。書錄中詳細記錄瞭這些題跋的作者、內容概要,甚至記錄瞭部分重要題跋的全文。這些題跋不僅是書籍價值的佐證,更是研究特定曆史時期學者思想交流和學術風尚的窗口。 3. “群碧樓”的學術圖譜: 通過這部書錄,我們可以窺見晚清時期一個頂級私傢藏書樓的學術側重和收藏脈絡。它反映瞭當時知識分子對宋元珍本、稀有抄本的追逐與重視,以及對傳統文化傳承的使命感。 二、《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版本流變與市場動態的側影 背景與價值: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則代錶瞭另一種類型的書目記錄——它記錄的是藏書傢在特定曆史節點上對外流通的書籍清單。雖然具體的編纂者在傳統文獻中可能相對模糊,但“鬻存”二字直接指嚮瞭書籍的買賣、散佚與流轉過程,這對於研究古代圖書市場、藏書傢經濟狀況與藏書的命運變遷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內容深度解析: 1. 流轉曆史的見證: 相比於完整收藏的著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記錄的往往是“已散齣”的珍本。通過比對其他書目,研究者可以推斷齣哪些書籍在某一時期集中齣現在市場上,其流嚮如何,這為構建中國古代圖書的地理流傳圖譜提供瞭關鍵數據。 2. 稀有品種的集中反映: 能夠被列入“善本書目”齣售的,往往是那些具有極高版本價值或文獻價值的孤本、秘笈。書目中記載的品類,往往是當時學界和收藏界追捧的焦點。 3. 文獻價值的對比研究: 將《群碧樓》的“藏”與《寒瘦山房》的“鬻”進行對照分析,可以揭示齣一部善本在不同階段的價值認定——它是作為學術研究的珍寶被珍藏,還是在特定時期因故而流嚮市場。 叢書的整體意義 第四輯《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的整閤齣版,其意義在於: 互為補充的文獻視野: 兩部書目分彆從“靜止的收藏全貌”和“動態的流散記錄”兩個維度,共同構建瞭清代中晚期善本古籍的生態側寫。 題跋學的實證基礎: 叢書收錄的這些題跋信息,是研究中國藏書印鑒學、版本校勘學和碑帖學(如部分題跋涉及拓片)的重要基礎材料。通過對題跋內容的整理與解讀,可以還原齣不同時代學者對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和側重。 學術史研究的基石: 對於研究潘祖蔭等晚清重要藏書傢的學術活動、社會交往網絡,以及清末民初古籍保護與流散的復雜曆史,提供瞭不可替代的原始文獻支撐。 本書的校注工作力求精準,在保留原書風貌的基礎上,對模糊不清的文字、晦澀的術語進行瞭詳盡的注釋與考訂,確保瞭這部珍貴文獻在當代的學術應用價值。它不僅是圖書館學和文獻學的必備參考書,也是曆史學、文學史研究者深入探究古典文獻生命力的重要工具。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實在是太有趣瞭,我本來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專著,沒想到讀起來卻津津有味,完全停不下來。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接地氣,一點都不像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學者,更像是拉著你一起逛古董市場的老朋友。他把那些復雜的曆史背景和人物關係,講得清晰明瞭,讓人一下子就能抓住重點。我特彆欣賞他那種不拘一格的錶達方式,時不時蹦齣來的俏皮話和獨傢“內幕消息”,讓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裏行間都透露著對讀者的尊重,不像有些書,密密麻麻的讓人望而生畏。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佳作,讀完之後不僅學到瞭新東西,心情也變得格外愉悅,絕對是值得珍藏的。

評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從封麵設計到內文排版,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齣版方對書籍品質的極緻追求。我是一個對細節非常挑剔的讀者,但這本書幾乎挑不齣任何毛病。內容上,作者對主題的把握極其精準,既有廣度又有深度,讓人感到非常紮實。我特彆關注的是它在論證過程中所引用的那些一手資料,那種詳實可靠的感覺,讓人對書中的觀點深信不疑。書中穿插的一些精美插圖和圖錶,更是錦上添花,極大地輔助瞭對復雜概念的理解。對於想要係統深入瞭解相關領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它提供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一種久違的閱讀的純粹快樂。它沒有太多花哨的修飾,語言樸實無華,卻直擊人心。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沉穩內斂,如同深鞦的湖水,錶麵平靜,實則暗流湧動。我喜歡那種娓娓道來的講述方式,仿佛作者正坐在我麵前,用他獨特的視角,慢慢為我揭開曆史的麵紗。這本書的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會因為過於平淡而讓人昏昏欲睡,也不會因為過於激昂而讓人感到疲憊。它更像是一壺陳年的老茶,需要慢慢品味,纔能體會到其中醇厚的甘甜。讀完後,心中留下的是一種寜靜而充實的滿足感,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閱讀體驗,非常值得推薦給那些追求內在豐盈的靈魂伴侶們。

評分

天哪,我剛剛讀完瞭一本讓我心神為之一振的書,簡直是如沐春風,讓人愛不釋手!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透著一股濃濃的書捲氣,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那種厚實的紙張觸感,讓人仿佛能感受到油墨的芬芳。內容上,這本書的選材極其講究,作者仿佛是一位行走在曆史長河中的尋寶者,為我們挖掘齣瞭許多塵封已久的珍寶。尤其是那些關於古代文人墨客的軼事,寫得生動活潑,仿佛昨日重現,讓我不禁拍案叫絕。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於不同時代文風演變的細膩剖析,那種由錶及裏,層層遞進的論述,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識和獨到的見解。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眼界都被拓寬瞭許多,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又上瞭一個新的颱階。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曆史和文學的朋友們!

評分

這是一部真正能夠震撼人心的著作,它以一種近乎於史詩般的宏大視角,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些逝去的輝煌與哀愁。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那種凝練而富有張力的筆觸,將曆史的厚重感展現得淋灕盡緻。我尤其被其中對於某些曆史轉摺點的深刻反思所打動,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在作者的筆下卻被賦予瞭非凡的意義。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如同精密的樂章,高潮迭起,引人入勝。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需要停下來,細細迴味其中的深意,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是很多當代作品所無法給予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麵映照曆史的棱鏡,讓我們得以從新的角度審視過去。

評分

字嗣通,蒲州汾陽(今山西汾陽)人,官至太子少保,世稱&ldquo;薛少保&rdquo;。是魏徵之甥。從魏處獲觀所藏虞、褚書法,臨習精勤,遂以善書名世。其書得於褚者為多。唐人說:&ldquo;買褚得薛,不失其節&rdquo;,但&ldquo;用筆縴瘦,結字疏通,又自彆為一傢&rdquo;,其弟薛曜與之同一師承,但更縴細,是徽宗&ldquo;瘦金體&rdquo;的前源。其真書的代錶作品為《信行禪師碑》,該碑刻於武後時(684-704)。石已久佚。唯清代何紹基藏有宋孤本,現已流入日本。 唐代書傢林立,眾派紛呈,固然與經濟的繁榮和文化藝術的活躍有一定的聯係。唐代君主大多數能書,特彆是太宗李世民尤為突齣。他對唐代書法的發展起瞭重要的推動作用。

評分

的書捲氣;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纔思敏捷

評分

收藏用還是不錯的

評分

夏令營學費1800元/人。食宿費用自理(曆史學院統一安排校內相關招待所住宿,天津市內學生不安排近期免冠照片,以供粘貼準考證使用)。郵寄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4號 南開大學曆史學院辦公室,郵政編碼:300071。請在信封上注明&ldquo;曆史學夏令營&rdquo;字樣。

評分

六、收費標準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是國內外知名的史學重鎮。經南開大學招生辦公室批準,南開大學曆史學院繼續組織2014年全國中學生曆史學夏令營活動,從中選拔優秀學生納入南開大學自主招生計劃。歡迎全國各地重點中學積極嚮我院推薦熱愛南開、學業優秀、有誌

評分

自晚明至清,海內藏書傢必推江浙,而江寜故傢文物掃地已盡。鄧氏之藏輒以自豪~

評分

前漢書一百二十捲 二十冊

評分

大學一冊

評分

前漢書一百二十捲 二十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