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吴甘霖、邓小兰工作素养书系:工作重在到位》是针对职场“浮躁病”、工作打折扣问题的一剂良方。它讲述了人在职场为什么需要工作到位,以及确保工作到位的3大要点、5大心态、4大思维、5大准则。它从工作到位的原因、关键点、心态准备、思维调整、行动要求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职场中人该怎样塑造“做事做到位”这一重要的工作素养。
希望得到快速发展的企业员工、希望创造zui佳业绩的职场人士、希望团队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领导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方法、获得力量!
作者简介
吴甘霖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培训师、畅销书作家。历任香港中华文化传播集团副总裁等职,现任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理事长、国资委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认证及考评委员会主任委员。
服务对象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航天、长虹集团、王老吉等著名企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院校各类高级总裁培训班;财政部等38个政府机构。众多媒体以“甘霖智慧旋风”等为标题,纷纷报道。
近年来主编了“甘霖智慧培训文库”系列丛书,出版著作30多部。其中《方法总比问题多》一书名列2005年全国图书排行榜人力资源管理类第yi名,并被评为“2006年十大经管图书”,累计发行上百万册,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原创方法学著作。
邓小兰
著名培训师、畅销书作家。历任《中国青年报》记者、全国妇联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主任等职,现为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副理事长、高级培训师。
拥有多年管理经验和企业培训经验,对管理者和员工的职业化问题有深入研究。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为其制作专题报道。
目录
序言:向最损害工作业绩的“浮躁病”宣战
第一单元 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 1
要想发展快,工作先到位 3
破译职场快速发展的密码 3
工作越到位,越有超级机会 9
到位的力度与发展的速度成正比 15
要想没问题,工作先到位 18
每个事故的背后,都有“不到位”的影子 18
要想“不误事”,避免“想当然” 26
以“3不要”远离问题 32
要想效益高,工作先到位 39
工作不到位,煮熟的鸭子都会飞 39
行动差一寸,效果差一丈 43
工作一到位,加倍提升生产力 46
第二单元 确保工作到位的3大要点 51
确定最佳工作标准 53
要么“第一” ,要么“唯一” 53
标准往上比,待遇往下比 58
不仅满足要求,更要超乎期望 63
完成任务不打折扣 66
接受任务不走样 66
紧咬目标不松劲 71
求真务实不“忽悠” 74
细节务必做到完美 79
小事放光就是大事 79
不仅要无可挑剔,更要使人难忘 83
将细节打造为“最佳行为准则” 89
第三单元 确保工作到位的5大心态 95
责任心态:改“以我为重”为“以工作为重” 97
绝不推诿,从管好自己开始 97
只要心中有责任,“分外事”也是“分内事” 102
“负责”不够,还得“负责到底” 106
称职心态:改“一定努力”为“一定得力” 111
“努力”不够,“得力”才行 112
只有一流的挑战,才有一流的称职 115
称职不称职,考验见分晓 120
主动心态:改“要我到位”为“我要到位” 124
充分认识到“主动到位”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 124
主动以“到位”最高标准要求自己 127
绝不因他人不到位而降低对自我的要求 129
专业心态:改“差不多”为“零缺陷” 133
要想工作“零缺陷”,多用“找错”放大镜 133
要想圆满,多想“万一” 138
向海尔的“绝不放过”精神学习 143
空杯心态:改“自大自满”为“时刻归零” 146
止步者难以胜利,胜利者绝不止步 147
只有彻底放得下,才会完全拿得起 150
把抱怨当提升工具,把批评当成长补品 153
第四单元 确保工作到位的4大思维 157
结果思维:做好了,才算做了 159
到手的才是真实的 159
“做了”未必“做完”,“做完”未必“做好” 164
从结果倒逼流程与方式到位 168
“刨根”思维:打破砂锅问到底 171
问透才有大效益 171
透过表象找本质 176
让“正反合”思维帮你把关 179
系统思维:通过有机性达到最优化 182
秒钟走得准不准,决定分钟走得好不好 182
养成统筹兼顾的好习惯 185
高度重视“连锁反应” 188
换位思维:假如我是他,我会怎样 192
“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192
站在使用者位置去体验效果 195
站在感受者角度去体验心情 198
第五单元 确保工作到位的5大准则 201
最好的时机是“马上” 203
现在不做等于永远不做 203
日清日毕 205
日清日高 208
准备是胜利之母,总结是成功之父 214
一日之计在于昨天晚上 214
做好“多层防火墙” 217
在总结中不断提升 220
聪明人更要下笨功夫 224
信聪明信自觉不如信流程 224
“管理的要点是规范聪明人” 229
让“火炉定律”说话 231
写下来,问清楚,说明白 235
“复述”避免“白忙乎”,“确认”保证“不走样” 235
多些“手写备忘录”,少些“脑写备忘录” 239
把握“说明白”的三大要点 242
培养工作做透的习惯 247
与其四处“蜻蜓点水”,不如一处彻底做透 247
拒绝浮躁,学会“深耕” 251
放弃是唯一的失败 254
前言/序言
向最损害工作业绩的“浮躁病”宣战
如果说什么是一个单位里最损害业绩的“病症”,那毫无疑问是遍布中国职场的“浮躁病”以及与此相关的“工作打折扣”现象。这正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最深感受,也是我们写作此书的初衷。
多年以前,我们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昂贵的中国人力资源”,作者是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也是和他的几个兄弟共同名列中国富豪榜的著名企业家刘永行。这篇文章很使我们好奇,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国人向来是以廉价劳动力打造自己优势的。
但是,看完刘先生此文,我们恍然大悟,他讲的观点绝非危言耸听。他说自己参观韩国的一家饲料企业时,发现其生产力竟然是国内同类企业的10倍。在谈到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距时,韩国人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人做事不到位。”
刘永行先生还是不解:同类的企业,就算每个韩国人比中国人在“到位”方面超过一点点, 也不至于总体超过10倍啊。但仔细一分析,原来和团体的生产力有关系,这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一个乘积关系。就算每个中国人在“到位”方面只比别人少一点,但乘起来就是整整10倍的差距了。
这个现象,在我们机构的培训中,得到无数次的印证。我们在清华、北大多家总裁班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单位里往往有5种员工,根据其受欢迎的程度分别为——
第一种:自动自发的员工
第二种:执行力强的员工
第三种:打折扣的员工
第四种:混日子的员工
第五种:“烂苹果员工”
不仅如此,大家都认为,在当今社会,混日子的员工是越来越混不下去了,而总是制造问题和事端的“烂苹果员工”,更是难有立足之地。企业里执行力强的员工并不多,而不要单位和领导安排,能根据单位战略要求主动找事做的员工更是少之又少。
那么,单位里最多的是哪类员工呢?是打折扣的员工。他们总是要推三步才走两步,甚至只走一步,或者他们虽然不要推,但是做出来的结果总是要比标准差那么一截。
事实上,“打折扣”的员工不仅大大阻碍了自己的发展,更如刘永行先生指出的那样,大大损害了团队的业绩与生产力。而且值得提出的是,“打折扣”的员工,并不只是基层员工,也包括了单位和部门中的中高层管理者。正是由于这些管理者位置重要,假如他们工作不到位,就必然带来更大的损害。今年来频频发生的各类事故背后,都能看到有关人员工作不到位的影子。
工作中的“打折扣”现象,其实暴露的是工作中浮躁的心理。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节奏在加快,竞争的压力也在增加,各种过分的欲望也在膨胀。这样,原来我们一直提倡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在不少单位被忽视甚至被抛弃,而急功近利、玩忽职守的行为,却被不少人奉为行为准则。这样,无论是对员工本人,还是对单位甚至对社会都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假如我们不向这种不良的心态与现象挑战,不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单位,更可能对不起这个时代与社会!
于是,我们先写作并出版了《执行重在到位》一书。该书出版不到一年就销售10多万册,长虹集团、“中国鞋王”奥康集团等都请我们开设上千人的论坛和讲座,共同探究“到位”的话题。由此可见“到位”已经形成一种社会共识,正越来越受到社会上有识之士的重视。
之后,我们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作了这本《工作重在到位》。从一定角度讲,这是《执行重在到位》的姊妹篇, 继承了《执行重在到位》的不少优点。与此同时,这本书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前者:这本书面对的读者更广,是所有工作中的人;这本书对问题的针对性更强。此外,本书在操作性方面,更强调人们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在本书的一些标题上,如“准备是胜利之母,总结是成功之父”“让‘火炉定律’说话”“写下来,问清楚,说明白”等都能体现出来。
至于这本书的要点,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
向职场浮躁病狠下杀手,
让工作打折扣无处立足。
中国电力出版社的有关领导以及编辑人员为本书的出版做了许多工作,还帮助提供了电力系统不少典型材料,深表感谢!
甘霖智慧培训机构的编辑辛志娟、张生翠、祁巍为本书做了一定的材料收集和文字整理工作,格外感谢!
“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正如刘永行指出,中国的市场竞争已经拼过了好几个阶段,胆量、技术、规模、宣传都拼过了,现在该是大家共拼“到位”的时代了。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只要是自己做的工作,就要力求将它做到位。这样,不仅每个人会有更大的发展、每个单位有更好的业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会更有活力和希望!
吴甘霖 邓小兰
2014年5月于北京
《卓有成效的思考者:洞悉问题本质,驱动卓越成果》 核心价值: 在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决策的难度不断攀升。仅仅埋头苦干已不足以应对,更需要的是一种能够穿透迷雾、直抵核心的思考能力。本书旨在培养读者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思考者,赋能您深入洞察问题本质,构建严谨逻辑,形成清晰判断,最终驱动工作和生活的卓越成果。它不是一套简单的技巧手册,而是为您量身打造的思维训练营,让您在学习中掌握一套系统化的思考方法,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内容深度解析: 本书的精髓在于其结构化的内容编排,从认知基础到实际应用,层层递进,引导读者构建坚实的思考能力体系。 第一部分:认知升级——重塑你的思维地图 第一章:打破思维定势,拥抱批判性思维的黎明 揭示思维的“盲点”: 我们常常陷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不自觉地受到偏见、经验和情绪的影响。本章将深入剖析这些常见的思维陷阱,例如确认偏差、可用性启发式、锚定效应等,并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您清晰地认识到这些“隐形”的限制。 批判性思维的基石: 批判性思维并非否定一切,而是理性地审视信息、观点和论证。本章将详细阐述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要素:质疑精神、证据导向、逻辑一致性、开放心态和自我反思。您将学会如何提问,如何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如何辨别逻辑谬误。 思维定势的“破壁术”: 学习识别和挑战自己的预设前提,跳出舒适区,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我们将提供一套实用的方法,帮助您主动地打破思维定势,培养灵活多样的思考方式。 第二章:洞察事物本质,解锁“为什么”的力量 追根溯源的艺术: 许多问题表面看似复杂,但其根本原因往往隐藏在深层。本章将引导您掌握“五问法”(5 Whys)等经典分析工具,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挖掘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 系统思考的视角: 世界并非孤立的元素组成,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您将学习如何用系统思考的眼光看待问题,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反馈回路和动态变化,从而更全面地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您将体会到如何从纷繁的表象中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核心驱动力,为后续的解决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工具赋能——精炼你的逻辑武器 第三章:逻辑严谨之路——构建滴水不漏的思维链条 演绎、归纳与类比: 本章将系统梳理三大基础逻辑推理方法。您将学会如何从一般原理推导出具体结论(演绎),如何从具体事实中总结出普遍规律(归纳),以及如何通过相似性进行推理(类比)。 识别与避免逻辑谬误: 虚假两难、稻草人谬误、滑坡谬误……这些常见的逻辑漏洞会悄无声息地削弱您的论证。本章将一一揭示这些谬误,并教授您如何识别和避免,确保您的思考过程无懈可击。 论证结构的艺术: 一个好的论证应该清晰、有力、有说服力。您将学习如何构建有效的论证结构,如何运用证据支持论点,如何组织语言使您的逻辑清晰易懂。 第四章:结构化思考——将复杂问题化繁为简 金字塔原理的实践: “金字塔原理”是结构化思考的经典模型。本书将详细解析其核心思想,并提供大量实践练习,让您学会如何先总后分,先论点后论据,层层递进地组织思路。 MECE原则的应用: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是结构化思考的关键原则。您将学会如何在分析问题、梳理信息、制定方案时,确保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 思维导图与流程图: 这些可视化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展现复杂的关系和流程。本书将指导您如何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和流程图,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具象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第三部分:实践运用——将思考转化为行动 第五章:决策的艺术——如何在不确定中做出最优选择 决策前的审慎分析: 在决策前,您需要清晰地界定问题、分析关键因素、识别潜在风险。本章将提供一套系统的决策分析框架,帮助您做到“知己知彼”。 情景分析与风险评估: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如何预测未来,评估风险?本章将引导您学习情景分析的方法,预设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并提前做好应对方案。 权衡利弊与优化方案: 多数决策都涉及多重因素的权衡。您将学习如何运用决策矩阵等工具,系统地评估不同方案的优劣,最终做出最适合您的选择。 克服决策瘫痪: 面对过多的信息和选项,我们有时会陷入“选择困难症”。本章将提供克服决策瘫痪的策略,帮助您果断行动。 第六章:创新思维的驱动——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飞跃 发散性思维的激发: 创新始于大胆的联想和新颖的观点。您将学习各种激发发散性思维的技术,例如头脑风暴、SCAMPER法等,打破常规,产生更多可能性。 聚合性思维的筛选: 创意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筛选和优化。本章将指导您如何运用聚合性思维,对发散出的想法进行评估、组合和完善,最终提炼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的实践: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方法。您将了解其核心理念,并学习如何在解决问题时,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进行迭代式创新。 从“有什么”到“能做什么”的转变: 创新往往源于对现有资源和条件的重塑。本书将引导您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出新的价值。 第七章:沟通中的思考——让你的观点掷地有声 清晰表达的原则: 好的沟通源于清晰的思考。您将学习如何围绕核心观点组织表达,如何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避免歧义。 倾听与理解的艺术: 有效沟通并非单向输出,而是双向的交流。本章将教会您如何积极倾听,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 论证与说服的技巧: 如何让你的观点更具说服力?您将学习如何运用事实、逻辑和情感,有效地影响他人,达成共识。 适应不同沟通场景: 无论是会议发言、邮件撰写还是团队讨论,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沟通策略。本书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您在各种场合游刃有余。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书不仅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更融入了大量实用的案例、练习和工具,让您在学习中就能掌握并运用。 结构清晰,循序渐进: 内容编排严谨,从基础认知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确保您能够系统地掌握思考能力。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枯燥: 摒弃学院派的晦涩术语,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以丰富的图表和案例,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强调可操作性: 每一章都提供了具体的思考方法和实践建议,您可以立即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培养终身受益的能力: 思考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的素养。本书将为您打下坚实的基础,助您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成长。 目标读者: 渴望提升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所有职场人士。 希望在团队中发挥更大影响力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面临复杂决策,需要做出明智选择的决策者。 对自我成长有强烈追求,希望成为更具价值个体的人。 任何希望提升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 结束语: 在这个信息洪流奔涌的时代,唯有具备卓越思考能力的人,才能乘风破浪,抵达成功的彼岸。《卓有成效的思考者》将是您披荆斩棘、洞察一切的得力助手,助您在复杂的世界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解决更棘手的问题,实现更非凡的成就。拿起这本书,开启您的思维升级之旅,成为那个真正能“到位”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