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工伤预防知识普及丛书:工伤预防之事故应急与救护知识》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与救护培训,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掌握最基本的应急处理、避灾与急救知识。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工伤预防基础知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现场急救概述及重点行业的意外伤害与应急处置等内容,所选题目典型性,通用性强,文字编写浅显易懂,版式设计新颖活泼,漫画配图直观生动,可作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和广大基层从业人员增强工伤预防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素质的普及性学习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工伤预防基础知识
1.为什么要做好工伤预防?
2.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当你遇到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时怎么办?
4.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能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吗?
5.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的义务主要有哪些?
6.生产作业中,从业人员为何必须遵章守制与服从管理?
7.为什么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8.为什么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
9.发现事故隐患应该怎么办?
10.做好工伤预防,要注意杜绝哪些不安全行为?
11.做好工伤预防,要注意避免出现哪些不安全心理?
第二章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
12.完善的事故应急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13.应急救援的支持保障系统有哪些内容?
14.什么是事故应急预案?
15.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和地位?
16.应急救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7.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建立?
18.开展事故应急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19.应急培训与教育应遵循哪些工作原则?
20.应急培训与教育的基本任务和范围是什么?
21.普通员工应通过应急培训与教育掌握哪些基本技能?
22.事故应急演习的目的是什么?有哪几个阶段?
23.应急演习有哪几种形式?
第三章 现场急救概述
24.现场急救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5.如何对现场伤员进行分类?
26.现场急救区如何划分?
27.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8.事故现场,如何进行紧急呼救?
29.事故现场,如何对伤员的伤情进行评估判断?
30.灾害事故发生后,如何进行现场救护?
31.如何进行现场紧急心肺复苏?
32.实施心肺复苏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33.急救者何时可以停止对伤员心肺复苏?
34.心肺复苏有效有哪些表现?
35.常用的现场骨折固定技术有哪些?
36.现场止血方法有哪些?
37.用绷带如何对伤口进行包扎?
38.用三角巾如何对伤口进行包扎?
39.如何对伤员进行搬运?
40.急性中毒急救应遵循什么原则?
41.如何快速判断中毒物质?
42.发生急性中毒时,如何急救?
43.刺激性气体中毒时如何急救?
44.发生化学性眼灼伤时,如何急救?
45.发生化学性皮肤灼伤时,如何急救?
46.发生酸灼伤时,如何急救?
47.火灾现场如何急救?
48.人身上着火时怎么办?
49.火灾中烧伤时如何急救?
50.触电时如何急救?
51.雷击时,现场如何急救?
52.如何躲避雷击?
53.淹溺时,现场如何急救?
54.中暑时如何急救?
55.冷冻伤时如何急救?
56.高空坠落时如何急救?
57.发生坍塌事故时,如何急救?
58.车祸现场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第四章 建筑施工的意外伤害与应急处置
59.建筑施工的特点与常见事故伤害有哪些?
60.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1.建筑施工有哪些常见的高处坠落事故?
6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置与救治?
63.施工中有哪些常见的触电意外伤害?
64.建筑施工中有哪些常见的物体打击意外伤害?
65.建筑施工中物体打击事故后如何进行应急救治?
66.施工机械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7.施工机械意外伤害后应怎样进行应急处置?
68.施工坍塌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9.发生施工坍塌事故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70.施工坍塌事故抢救行动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五章 煤矿生产意外伤害与应急处置
71.我国煤矿生产与作业环境有哪些特点?
72.发生煤矿事故应如何报告?
73.煤矿瓦斯的性质和特点有哪些?
74.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75.煤矿瓦斯爆炸应怎样进行应急处置?
76.处置瓦斯爆炸事故有哪些注意事项?
77.煤矿火灾事故有哪些类型?
78.发生煤矿井下火灾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79.煤矿火灾事故后怎样进行现场救护?
80.煤矿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1.发生煤矿透水事故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82.煤矿冒顶事故如何分类?怎样预防?
83.发生冒顶事故后应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第六章 冶金生产意外伤害与救治
84.冶金企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85.冶金企业事故特点有哪些?
86.冶金企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有哪些?
87.冶金企业发生煤气泄漏应如何处置?
88.冶金企业发生人员煤气中毒时如何处置?
89.冶金企业煤气泄漏引发火灾、爆炸时应如何处置?
90.冶金企业发生高温液体喷溅意外伤害时应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91.冶金生产火灾爆炸意外伤害应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第七章 化工企业意外伤害与应急处置
92.化工企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93.化工生产事故的特点是什么?
94.化工企业常见事故原因有哪些?
95.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般对策是什么?
第八章 机械制造意外伤害与应急处置
96.机械设备的主要危害因素是什么?
97.机械设备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98.机械加工设备的事故特点与原因是什么?
99.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00.金属切削加工常见机械伤害有哪些?
101.操作机械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102.金属切削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有哪些?
103.机械加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104.机械加工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有哪些?
105.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置与救治措施有哪些?
106.发生起重伤害的原因及应急处置与救治有哪些?
前言/序言
图书简介: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副标题:超越合规,构建韧性组织 作者: [此处留空或填写虚构作者名] 页数: 约 650 页 开本: 16 开 定价: 暂定 188.00 元 --- 内容概要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本深度剖析当代商业环境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并提供一套系统化、前瞻性风险管理框架的专业著作。本书超越了传统上侧重于财务和运营风险的狭隘视角,将风险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层面,旨在帮助组织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不仅能“幸存”,更能“茁壮成长”。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风险是实现更高回报的必要条件,但必须通过主动、结构化的管理来实现目标。 面对地缘政治动荡、技术颠覆、气候变化压力和日益严苛的监管环境,单纯依赖合规已不足以保障企业的长期生命力。本书致力于为企业高层管理者、风险官(CRO)、战略规划师以及高级业务线负责人提供一套整合了前沿理论与实战案例的解决方案。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 --- 第一部分:新常态下的风险全景图(The New Landscape of Risk)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当前商业环境中风险的特征变化。我们不再处于一个“可预测的时代”,而是进入了“高维不确定性时代”。 第一章: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结构性分析 VUCA到BANI的演变: 详细解析“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向“脆弱性、焦虑性、非线性、不可理解性”的转变,及其对传统风险评估模型带来的挑战。 黑天鹅与灰犀牛的再定义: 区分和识别那些具有极高冲击力但出现频率相对较低的事件(黑天鹅),以及那些已经显现但常被忽视或低估的系统性威胁(灰犀牛),例如供应链的结构性脆弱性或技术债务的累积。 第二章:战略风险的崛起与边界扩展 治理与声誉的关联性: 探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如何直接转化为财务和市场风险。阐述“漂绿”(Greenwashing)的法律和市场后果。 技术颠覆风险: 聚焦于AI伦理、量子计算潜在的加密风险,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主权和跨国数据流动的合规壁垒。 地缘政治风险的具象化: 分析贸易保护主义、技术脱钩、关键资源获取限制等因素如何影响企业的全球运营韧性。 --- 第二部分:整合性风险管理(ERM 3.0)框架构建 本部分是全书的方法论核心,提供了一套超越COSO模型的、更具操作性和前瞻性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ERM 3.0。 第三章:从控制到赋能:风险文化的重塑 领导层对风险的态度: 如何通过高层沟通,将风险厌恶型文化转变为“审慎的风险承担者”文化。 三道防线的动态协作: 明确界定业务部门(第一线)、风险合规部门(第二线)和内部审计(第三线)在价值创造中的角色,强调数据驱动的实时反馈机制。 激励机制与风险行为: 设计与风险指标挂钩的绩效评估体系,避免“为了增长而承担不可知风险”的激励偏差。 第四章:风险识别与情景规划的先进技术 弱信号捕捉与预警系统: 介绍如何利用文本挖掘(NLP)和社交媒体分析来识别早期、非结构化的风险信号。 压力测试的深度与广度: 探讨如何设计超越历史数据的“反事实情景”,例如“关键供应商同时破产”或“核心技术被开源颠覆”的情景模拟。 风险地图的动态可视化: 教授如何利用集成仪表板,实时展示风险敞口、当前控制效率与战略目标的关联度。 --- 第三部分:构建运营韧性与供应链安全 本部分专注于保障企业核心运营的连续性与适应性,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 第五章:弹性供应链的设计原理 从“效率优先”到“韧性优先”的转变: 分析过度集中的“精益供应链”在面对中断时的脆弱性,引入“冗余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 “地理分散”与“池化资源”策略: 探讨如何在不同地域之间平衡生产能力,并利用第三方物流(3PL)和数字孪生技术优化库存和物流决策。 合同与法律的韧性: 审视关键采购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退出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在危机中谈判地位的稳固。 第六章:关键信息系统与网络韧性 超越灾难恢复(DRP)到业务连续性管理(BCM): 强调BCM应聚焦于快速恢复核心业务功能,而非仅仅技术系统的恢复。 零信任架构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假设所有内部和外部访问都是潜在威胁的安全模型,来最小化数据泄露和内部欺诈的风险。 --- 第四部分:战略整合:风险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本部分将风险管理与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结合。 第七章:气候风险的财务量化与机遇识别 TCFD报告框架的深度应用: 不仅是合规披露,而是利用气候情景分析(如2°C情景)来评估资产的“搁浅风险”(Stranded Assets)。 转型风险与实体风险的联动: 分析碳税、消费者偏好转向等转型风险如何影响企业未来十年的资本支出决策。 绿色创新作为风险对冲: 探讨投资于可持续技术如何成为抵御未来监管和能源价格波动的有效战略。 第八章:并购(M&A)中的风险深度尽职调查 整合“软风险”: 强调在并购过程中,文化冲突、关键人才流失和技术栈兼容性(技术债务)的评估重要性,这些往往是交易失败的主要隐形原因。 估值模型中的风险折现率调整: 教授如何根据目标公司面临的特定地域政治、监管不确定性,科学地调整贴现率,以得出现实的收购价值。 --- 第五部分:治理、监管与未来展望 第九章:董事会的风险监督责任 “理解风险”与“承担风险”的界限: 明确董事会应监督风险偏好声明(Risk Appetite Statement),而非陷入日常运营细节。 新兴监管的预判与应对: 关注数据隐私(如更严格的GDPR式立法)、反垄断审查的常态化趋势,以及它们如何重塑跨国企业的运营模式。 第十章:迈向预测性与自适应的组织 人工智能在风险洞察中的角色: 讨论如何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风险事件的概率和潜在影响,实现风险管理的自动化和前瞻化。 建立“学习型组织”: 强调每次风险事件(无论大小)都应成为组织改进流程和决策模型的学习机会,形成持续优化的闭环。 --- 本书特色 1. 战略高度: 将风险管理视为企业战略制定的工具,而非仅仅是成本中心或合规负担。 2. 实战导向: 包含大量源自全球顶尖企业的案例分析(涵盖金融、制造、科技三大行业),展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3. 前瞻视野: 深度讨论了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和AI治理等新兴风险领域,帮助读者超越当前热点,布局未来。 4. 框架清晰: 提出的ERM 3.0框架易于理解、模块化设计,便于企业根据自身规模和行业特点进行定制化实施。 目标读者: CEO、CFO、CRO、董事会成员、战略规划部门负责人、内部审计团队、企业高级管理者,以及所有致力于提升组织韧性和可持续竞争力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