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影视动画制片与项目管理/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系列教材》结合我国动漫产业的特点和现状,系统地叙述了影视动画创作、生产的制片过程,以及项目策划、管理和经营开发的基本内容。《影视动画制片与项目管理/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系列教材》整合了动画产业的清晰概览和影视动画项目从创意到出片过程,以及包括预算、周期和人员等完整的项目计划的细节,让学生对动画行业和动画项目以及动画制片人在每一阶段的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树立起市场的意识,为有志于动画制片管理及市场营销的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作者简介
邢国金,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动画学会动画教育专业委员会首任秘书长,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动画电影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分会秘书长;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参与拍摄的主要影片有:《新花迎春》,《艺苑屺英》,《邋塌大王奇遇记》等;获奖影片有《雏鹰在行动》。《金山小画妹》;策划拍摄的动画电影有《海岛冰轮》,《钟馗外传》等。
项建华,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副教授;影视动画专业带头人.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动漫实训基地主任。长期主持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和实训,并获的“江苏省高职教育园区重点示范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等多项荣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管理与制片管理
第一节 制片管理概述
一、什么是产业
二、什么是文化产业
三、什么是电影产业
四、什么是动画产业
五、影视制片与制片管理
第二节 管理概述
一、什么是管理
二、什么是管理学
三、影视动画制片管理
第三节 影视制片管理的岗位与职责
一、影视出品人
二、影视制片人
三、执行制片人
四、制片主任
五、制片
六、剧务
本章思考题
第二章 电影和动画电影
第一节 学习动画要从了解电影开始
一、电影的基本概念
二、视觉残留
第二节 电影是一种技术形态
一、电影的诞生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
二、电影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三节 电影的根本是艺术
一、电影艺术形式的出现
二、电影艺术涵盖的艺术形式
第四节 动画与动画电影
一、动画的起源
二、动画电影的概念与特征
三、动画和电影的联系和区别
本章思考题
第三章 项目与策划
第一节 项目的组织策划
一、什么是策划
二、影视项目的策划是制片管理工作的首要内容
三、影视项目策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第二节 策划方案的制定
一、策划方案的制定要求
二、策划方案的基本内容
三、精彩的策划方案需要有好的创意支持
第三节 团队组建
一、影视作品拍摄备案
二、团队的组建
第四节 项目与资金
一、项目投资
二、投资主体
三、资本性质
四、投资形式
第五节 成本及管理
一、生产制作成本
二、成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三、影视动画生产成本的构成
四、生产制作成本的控制
本章思考题
第四章 影视动画的制作管理
第一节 电影和动画电影的制作流程
一、电影的基本制作流程
二、动画电影的基本制作流程
第二节 项目预算与制作计划
一、预算
二、制作计划的种类、作用和制定
第三节 影视前期创作管理
一、剧本创作常识
二、剧本的管理
三、美术设计
第四节 动画制作的中期管理
一、动画制作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动画制作的技术形式
三、制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四、电影数字制作技术
第五节 动画制作的后期管理
一、影视后期制作
二、剪辑
三、声音的录制和合成
四、后期制作管理
本章思考题
第五章 动画产品与媒体
第一节 动画产品的基本特征和产业属性
一、动画产品的基本特征
二、动画产品的产业属性
第二节 动画的产品构成
一、直接产品
二、衍生产品
三、应用服务产品
第三节 动画产品的宣传发行与销售
一、影视动画的发行宣传
二、影视动画的发行销售
第四节 媒体与新媒体
一、传统媒体
二、新媒体
本章思考题
第六章 动画的产品营销与开发
第一节 动画产品的营销
一、动画营销的概念
二、动画营销案例
第二节 动画衍生产品的开发
一、动画衍生产品的概念和特征
二、动画衍生产品的开发模式
三、动画衍生产品的发展
第三节 著作权的保护
一、我国动画产业版权现状
二、盗版
三、著作权
四、著作权保护
五、作品著作权登记
第四节 衍生产品开发案例
本章思考题
第七章 动画产业与人力资源
第一节 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第二节 动画产业的人才培养
一、影视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
二、人力资源管理
三、动画教育与培训
四、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附录部分
附录一 影视、动画的行业组织
附录二 国际动画电影节、艺术周
附录三 相关政策法规
后记
参考书目与资料
精彩书摘
三、什么是电影产业
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从事电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形式。
电影产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系统内和系统外两大环节。系统内,是其自身所形成的产业链。系统外,是以电影产业为主,与其他相关行业交融、衍生而产生的综合开发形式,即我们所说的产品授权与开发。
电影产业可以吸收众多相关产业的参与支持,同时可以开发和带动与之相关门类的产品,为自己争取更多商业机会。而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影视动画,具备了电影所有的基本特征,包括市场形式和产业样式,但同时影视动画又具有自身的产业特征。四、什么是动画产业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十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这个文件里,对动漫产业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那就是:
“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经营的产业。”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动漫产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有多种载体或表现平台,而作为产业,又和其他产业有很大的不同。
《意见》中所提动漫概念包含了动画和漫画,这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形态,本教材主要针对影视动画而言,因此以下文中统一以“动画产业”论之。1.动漫作为一个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
首先从动漫的本体产业形式来看,它包括了漫画出版、影视动画、音像制品、网络、多媒体播放等。从动漫的衍生产品来说,则包含了玩具、游戏、服装、食品、日用品等。
其次从涉及的行业领域来看,动漫产业涵盖了出版、影视、广告、网络、软件、教育、生产制造、演出、销售等多个领域。从动漫产业的范围可以基本看出其生存发展所应有的运行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链”。
动画产业链有几个基本环节,如原创生产和发行营销、衍生产品开发等。当然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划分,各个国家根据各自具体情况,都有自己的产业链模式。但按照市场投入产出的规律,动画产业上述几个环节都是不能缺少的,缺了哪一个都会影响到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世界上动画产业发展最早、做得最好的当数美国迪士尼。尤其是1937年推出了世界首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后,更是一举确立了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迪士尼是一个“动画乘积型”企业,它用自己的动画电影本身做基数,在后面乘上各种经营手段(衍生开发)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据说当年米老鼠刚问世,沃尔特·迪士尼在一家餐厅偶遇一位家具商,这位商人要求将米老鼠形象印在写字台上,沃尔特·迪士尼很高兴地同意了,很快迪士尼便收到了家具商送来的300美元。这是迪士尼公司从形象授权上获得的第一笔报酬,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奠定了迪士尼产业化的模式。从此迪士尼在衍生产品开发道路上,凭借其大量艺术性高、娱乐性强的主体动画,成功地占领了动画产业的所有领域。
据“中国动画网”报道,截止到1999年,迪士尼的专卖店已达728家,分布在九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每年光顾专卖店的孩子和家长就多达2.5亿人次。同时迪士尼品牌的种类涉及面多达2400多种。2002年消费品收入约24.5亿美元,约占集团总营业收入的14%。
……
前言/序言
动画制作与技术探索:从概念设计到数字实现 第一部分:动画叙事与视觉语言构建 章节一:动画的核心——故事的结构与节奏 本书深入剖析动画叙事的独特魅力与挑战。我们将探讨经典叙事结构(如三幕式、英雄之旅)在动画语境下的具体应用与变体。重点内容包括: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视觉化的情节冲突?如何通过角色动机驱动故事发展?此外,我们将详细分析动画节奏的掌控艺术——如何运用剪辑、场面调度和关键帧的间隔来营造悬念、幽默或情感张力。不同动画类型(如儿童向、科幻史诗、成人剧情片)在节奏处理上的差异与共性也将被一一解析。 章节二:角色塑造的深度与广度 一个成功的动画作品往往依赖于令人难忘的角色。本部分聚焦于角色设计的心理学基础与美学表达。内容涵盖角色概念发展流程:从人物小传、性格侧写到外观设计的迭代过程。我们不仅关注角色的视觉符号系统(色彩、轮廓、动态特征),更强调其内在驱动力与情感弧线。探讨如何通过肢体语言、面部微表情(特别是针对非写实风格)来有效地传达复杂情绪,并阐述如何运用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来丰富世界观。 章节三:视觉风格的確立与设计原理 动画的风格即是其灵魂。本章系统梳理了不同艺术流派对动画视觉风格的影响,从早期的木偶戏、剪纸动画到当代的赛璐珞风格、低多边形(Low Poly)美学。内容涉及色彩理论在动画中的应用(情绪渲染、焦点引导)、光影布局对场景氛围的塑造,以及线条运用(粗细、动态)如何界定角色的生命力。读者将学习如何为特定故事量身定制一套连贯、具有辨识度的视觉语言体系。 --- 第二部分:技术流程与数字工作坊 章节四:二维动画制作的精细工艺 尽管三维动画占据主流,二维动画制作的原理和技法依然是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石。本章详细介绍传统手绘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原画(Keyframes)与中间画(In-betweens)的绘制标准、动画表的填写规范、以及动态捕捉的原理应用。重点讨论“运动规律”在二维环境下的实现——如弹性、跟随与挤压(Squash and Stretch)在不同质量要求下的精准控制。此外,也涵盖了数字绘图工具(如Toon Boom Harmony)在现代二维流水线中的集成与效率优化。 章节五:三维动画的建模、绑定与动画基础 本部分是通往现代三维制作领域的技术桥梁。内容从基础的多边形建模开始,讲解拓扑结构(Topology)对动画变形的影响。随后深入到“绑定”(Rigging)的艺术与技术,包括骨骼设置、权重绘制、以及控制器的逻辑设计,确保角色能在动画师手中灵活表现。动画基础部分将详述关键帧动画的制作流程,强调曲线编辑器的重要性,解析时间重映射(Time Remapping)和动画曲线的优化,以避免“数字僵硬感”。 章节六:场景与环境的构建:从概念到渲染 环境设计不仅仅是背景的堆砌,它与角色和叙事紧密交织。本章探讨环境的层次感构建,包括前景、中景、远景的视觉处理。在三维流程中,本章将详细介绍贴图绘制(Texturing)、材质创建(Shading)以及UV展开的技巧。重点内容还包括灯光设置在三维空间中的模拟与氛围营造,以及环境特效(如烟雾、水体、火焰)的基本原理和在主流渲染器中的实现方式。 --- 第三部分:后期精修与跨媒介应用 章节七:合成、特效与声音设计 动画制作的最后一道关卡是合成与声音的完美融合。本章侧重于后期处理技术,讲解如何通过图层管理、色彩校正(Color Grading)和镜头光效(Lens Effects)来统一不同环节输出的画面素材。特效(VFX)部分将介绍粒子系统、布料模拟等动态元素的集成,并讨论如何使特效服务于叙事而非仅仅是视觉炫技。声音设计部分,我们将分析音效(SFX)、对白与音乐在动画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如何精确地将声音与画面事件对齐,以最大化情感冲击力。 章节八:动画在不同媒介中的拓展与应用 动画的生命力远超院线电影。本章探讨动画技术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与挑战。内容将覆盖: 1. 游戏动画系统: 实时渲染管线中的动画优化、状态机(State Machines)与混合树(Blend Trees)的应用。 2. 信息可视化与动态图形(Motion Graphics): 专注于信息传达的效率与设计的简洁性。 3.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动画: 探讨空间叙事和用户交互对动画时间与动作设计的特殊要求。 4. IP衍生品与跨媒体联动: 讨论如何保持角色在不同平台和媒介上形象的统一性与生命力。 章节九:动画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实践法则 本部分从技术实现转向流程控制。内容聚焦于高效的项目管理框架,包括预制作(Pre-production)阶段的蓝图绘制、生产(Production)阶段的迭代与沟通机制,以及后期(Post-production)的交付标准。重点讲解如何运用时间表工具、资产管理系统(DAM)来确保数以千计的素材有序流转。此外,质量控制(QC)环节的检查清单、技术规格的制定与团队协作中的跨部门沟通技巧,将作为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阐述。